這幾年,很多人都喜歡說PC不行了、硬件不好玩了,其實說白了,PC和硬件行業只是走到了一個十分成熟的階段,整體趨于平穩,而在一些細分市場上則依然活力十足,比如說高端游戲、電競。
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的最新統計,2016年全球PC游戲市場規模超過了300億美元,游戲玩家們也確實舍得花錢,因為高端游戲市場就占了43%,低端才22%。
事實上,游戲從來都是驅動硬件向前發展的最大原動力。如今的高端玩家對于游戲、裝備的要求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不僅僅要能玩,還要玩得爽才行。
正因為如此,目前從處理器到顯卡,從內存到硬盤,從顯示器到鍵鼠外設,廠商們都在拼命“巴結”高端玩家,不惜一切把產品做得高大上。
【什么樣的游戲體驗才叫爽?】
在以往,這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游戲平均幀率超過60FPS就可以啦。事實上很多年來,對游戲、顯卡進行評測時候,我們也都是這么判斷的。
后來我們發現,只看平均幀率是不夠的,因為平均及格不代表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及格的,于是又引入了幀渲染時間、幀延遲等概念,強調每一幀的連續穩定渲染和輸出。
再接下來,幀率、幀渲染都不是問題了,顯卡端都解決了,我們又發現,顯示器上還有毛病。
我們知道,主流顯示器的刷新率一般都是60Hz,再低人眼就能明顯察覺到畫面閃爍或延遲,好一點的顯示器可以達到75Hz,這是VESA組織制定的畫面無閃爍最基本標準。
60Hz就相當于顯示器可以在一秒鐘內刷新60個畫面,75Hz自然就是75個,而在顯卡等系統硬件足夠高端后,游戲的幀率往往會遠遠高于這個數值,甚至超過100FPS。
于是問題就出現了,顯卡輸出的幀畫面,和顯示器所能顯示的,無法完全同步。面對高幀率的游戲輸出,顯示器在單一刷新周期內不得不顯示兩幅或者更多圖像,結果圖像交替時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撕裂線”,這種情況通常被稱作屏幕撕裂。
紅圈處就是撕裂的畫面
傳統的解決方法是開啟垂直同步(V-Sync),把游戲最高幀率卡死在60Hz,強迫畫面輸出和顯示器刷新率相同,也就是迫使GPU顯卡延遲屏幕更新,直到顯示器進入新的刷新周期再提供新的畫面。
但這時候,只要GPU幀速率低于顯示器刷新率(不足60FPS),就會出現卡頓的現象,而且還會增加幀延遲,導致輸入延遲。
對于這個麻煩,顯示器廠商沒有去考慮,顯卡廠商們行動起來了。
2013年10月,NVIDIA率先提出了G-SYNC技術,不再硬性地限制GPU顯卡和顯示器的畫面輸出、顯示能力,而是讓顯示器的刷新率與GPU的輸出幀率保持同步。顯示器只要從GPU那里獲取了新的畫面幀,就會同步刷新,保證畫面可以連貫顯示,從而消除屏幕撕裂、延遲和卡頓現象。
到了2015年3月,另一家顯卡廠商AMD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命名為FreeSync,技術原理和G-SYNC類似。
不同之處在于,NVIDIA G-SYNC是自有標準,通過在顯示器內增加新的專用硬件模塊實現,效果更有保證,但是成本偏高,需要專門的顯示器才能支持。
AMD FreeSync則一如其名,免費開放,基于自由的DisplayPort顯示標準制定,顯示器無需額外改造,只要支持相關標準即可,好處自然是擴展便利、成本低,但效果相對差一些。
兩種技術各有所長,也各有適用的范圍。FreeSync適合要求不是特別高、對價格敏感的主流玩家,G-SYNC則適合要求苛刻、不惜成本也要獲得最佳游戲體驗的高端玩家。
二者都支持低至30Hz、高至200Hz以上的各種顯示器刷新率,選擇空間很靈活,顯示器廠商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打造不同規格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G-SYNC效果演示
目前,G-SYNC、FreeSync都已經有了大量的顯示器產品支持,尺寸、面板、刷新率各式各樣都有,玩家可以盡情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特別是刷新率方面,由于目前的高端顯卡已經可以讓游戲大作在2K這樣的大眾化分辨率下跑得酣暢淋漓,幀率已經遠遠不止60FPS,很多可以輕松達到甚至超過100FPS。
因此,顯示器如果想跟上顯卡的步伐,在支持G-SYNC或者FreeSync技術的同時,刷新率也必須同樣走上去。60Hz早就不值一提了,100Hz對于高端玩家已經是入門級的要求,144Hz正成為標準之選,165Hz、180Hz的甚至也在嶄露頭角。
值得一提的是,FreeSync、G-SYNC最近還不約而同地都發展出了第二代,分別叫做FreeSync 2、G-SYNC HDR,均強調對HDR高動態范圍色彩的顯示,可以帶來更寬色域、更豐富色彩、更高對比度的顯示效果。
不過它們都和游戲流暢性問題無關了,而且都是剛剛誕生,支持的顯示器還不多,這里不再做深入討論了。
【顯示器有了 顯卡怎么選?】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顯卡的優劣往往是第一位的,多少年來顯卡總是和游戲緊緊捆綁在一起,互相推動著前進。在整體PC發展遲緩,CPU處理器都年年擠牙膏的情況下,GPU顯卡仍然在飛速發展著,每一代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誠為可貴。
很多時候,游戲玩家們都會因為哪款顯卡更好而吵得面紅耳赤,甚至分化成不同的陣營,堪稱這個行業多年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過坦白地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不管A卡N卡能玩好游戲就是好卡。
經過前些年的積淀,NVIDIA、AMD兩家顯卡廠商在2016年不約而同地爆發了,紛紛進入了全新工藝和全新架構,產品線也是相當豐富,著實是游戲玩家的福音。
NVIDIA方面率先行動,2015年5月份拿出了“Pascal”(帕斯卡)新架構,并采用臺積電16nm FinFET工藝制造。
帕斯卡家族已經先后有三種消費級核心(GP104/GP106/GP107),五款不同產品,擔當旗艦的是GeForce GTX 1080,面向高端玩家。
它擁有多達2560個流處理器(CUDA核心),核心基礎頻率1607MHz,可自動加速到1733MHz,同時搭配256-bit位寬的8GB GDDR5X顯存,等效頻率10GHz,整卡功耗180W。
GTX 1080以及整個帕斯卡家族在架構上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頻率可以拉的非常高,1.5GHz是最起碼的,極限超頻的時候甚至可以突破2GHz,而功耗依然控制得非常好,這也是GPU歷史上的一個新突破。
另外,GTX 1080首發并且獨占新一代GDDR5X顯存,它是目前流行的GDDR5的進化版,執行效率更高,等效頻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GHz,配合256-bit位寬可以提供320GB/s的高帶寬。
GTX 1080之下還有GTX 1070、GTX 1060、GTX 1050 Ti、GTX 1050等四款產品,再往上其實還有個GP102大核心的Titan X,但因為太過稀缺,一般甚至高端玩家都接觸不到,這里我們就不考慮它了。
AMD 2015年6月就拋出了自己的“Polaris”(北極星)架構,第四代GCN,采用GlobalFoundries 14nm FinFET工藝制造。
北極星家族目前有兩個核心(Polaris 10/11)、三款產品,最高端的是Radeon RX 480,號稱第一款200美元以下能玩VR游戲的顯卡,不過它并非旗艦產品,而是定位于中端性能級市場,性能甚至不如GTX 1060,高端還得等過幾個月的大核心“Vega”(織女星)。
無論是NVIDIA GTX 10系列,還是AMD RX 400系列,其實都是非常優秀的顯卡產品,都有各自鮮明的特點,無所謂誰好誰壞。
最關鍵的,是作為用戶的游戲玩家們喜歡哪個品牌、需要玩什么檔次的游戲、自己的預算如何。
NVIDIA GTX 10系列的優勢是整體性能更高,能耗比出色,而且擁有更好的生態環境,尤其是和顯卡廠商、游戲廠商、渠道經銷商、網吧業主等的合作關系更親密,玩家可以輕松買到更豐富的產品,而且現在很多網吧都正在與NVIDIA合作升級為全新的電競館,很多廠商也與NVIDIA合作打造各種電競比賽,專門為高端游戲玩家服務。
AMD RX 400系列的好處則是性價比突出,非常適合需求不是特別高的主流級別玩家,可以不需要太大的預算享受最新游戲,而且AMD這些年與游戲廠商的合作關系越來越好,硬件技術正得到越來越多游戲的支持,驅動優化也很及時,甚至還有不少獨家合作的。
很巧的是,兩家顯卡目前的態勢,和各自的顯示器技術也是相對應的。
GTX 10系列定位較高,G-SYNC也是同樣走高端路線,如果希望沒有后顧之憂地享受游戲,GTX 1080、G-SYNC/144Hz顯示器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RX 400系列走主流路線,FreeSync也很平民化,RX 480、FreeSync顯示器的組合可以讓大眾玩家獲得良好體驗。
【高端電競專用顯示器:AOC AG271QG賞析】
說了這么半天,那么到了實際游戲里,怎樣才能獲得最酣暢淋漓的體驗呢?正好最近我們收到了一臺AOC AG271QG高端顯示器,支持2K分辨率、G-SYNC技術、165Hz高刷新率,就拿它來試試。
AG271QG是一款專為高端電競玩家設計的高端顯示器,造型棱角分明,冷酷的黑紅色調,拉絲工藝處理加鋁合金底座,人體工學四相調節。
它采用27寸2560×1440 IPS-AHVA廣視角面板,支持G-SYNC技術,刷新率最高達165Hz,8-bit色彩,4毫秒相應, 最大亮度350尼特,對比度1000:1,支持藍光過濾還不閃技術。
該顯示器隸屬于AOC旗下電競專用子品牌“愛攻”(Agon),2016年才新鮮誕生,但是新品推出速度很快,已經在各大電競顯示器品牌中占有了重要位置。
↑↑↑正面看簡潔大氣,黑色邊框搭配V形的銀色底座。
↑↑↑邊框沒有刻意做的特別窄,但也相當優秀了,工藝處理也很到位,手感舒適。
↑↑↑底部邊框中央印著子品牌AGON的標識,而支架采用V字造型,銀色鋁合金材質。
↑↑↑厚度也控制的尚可,最窄處還不到一枚1元硬幣的直徑。
↑↑↑支持人體工學四相調節,可垂直/水平旋轉,仰/俯角度和13cm高度升降,甚至有刻度顯示,相當的罕見。
↑↑↑背部就是濃濃的電競范兒了,棱角分明,尤其是大紅色的V字造型裝飾,還做了拉絲工藝處理。
↑↑↑拆掉支架后是這個樣子的,造型并不規則,V字裝飾一側還有些突出(強迫癥能忍嗎)。
↑↑↑V字造型裝飾部分其實是凸出來的,大部分接口都在它的底部,包括HDMI、DisplayPort、三個USB 3.0(其一為Type-B)。
↑↑↑側面有一個USB 3.0、一個USB 2.0和音頻輸出、麥克輸入,耳機掛架的設計更是十分貼心。
↑↑↑產品銘牌。
【高端游戲體驗:G-SYNC+144Hz+GTX 1080】
AOC AG271QG支持G-SYNC技術,刷新率最高達165Hz,還有2K分辨率,顯然就是讓高端玩家來打游戲的,而和它搭配的也必須是高端平臺,尤其是顯卡。
這里我們找來了一臺高端主機,顯卡采用GTX 1080,而在測試中,我們將顯示器的刷新率設置為144Hz,開啟G-SYNC。
作為對比的是一臺23寸普通顯示器,不支持G-SYNC,刷新率60Hz。
游戲方面,我們選擇了《守望先鋒》、《英雄聯盟》、《NBA 2K16》三款不同類型的作品,重點看看開啟G-SYNC、144Hz之后的對比效果。
普通60Hz
G-SYNC 144Hz
《守望先鋒》中,60Hz普通顯示器上可以明顯看到畫面虛影,尤其注意槍械邊緣和字體,在劇烈戰斗場面中長時間如此,很容易導致視覺不適。
G-SYNC 144Hz刷新率下,虛影不見了,畫面十分銳利,人物的移動和槍身的動態也體現得更細膩、連貫。
這證明,60Hz模式下的畫面刷新等待時間更長,144Hz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內刷新出比60Hz更多的畫面,再加上G-SYNC的加持,畫面切換也更流暢。
同時由于畫面刷新更加頻繁,G-SYNC 144Hz下的游戲角色位置、動作執行顯示也較60Hz刷新率下更加實時,玩家的鼠標點擊和技能釋放操作相應更加精準。
普通60Hz
G-SYNC 144Hz
《英雄聯盟》也不例外,即便在激烈的戰斗場景中,G-SYNC 144Hz顯示器也可以保證畫面連貫、銳利,不會拖累戰術發揮。
普通60Hz
G-SYNC 144Hz
《NBA 2K6》中同樣體驗得十分明顯,尤其是球員狂奔時,60Hz普通顯示器下會出現畫面虛影和跳躍,G-SYNC 144Hz下則十分完美。
GTX 1080顯卡平臺對付這三款游戲很輕松,使用FRAPS分別記錄三款游戲在超高畫質、2K分辨率下運行一段時間的幀率,結果分別為63.685FPS、103.506FPS、135.19FPS。
按理說,這樣的幀率對于保證游戲流暢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60Hz普通顯示器上,正因為幀率多數時候都大大超出60Hz的刷新率,很容易出現不同步,尤其是在戰斗或者對抗激烈的時候,雖然沒有極為明顯的卡頓,但玩的時間長了,有時候就能夠感覺出一種略顯粘滯的感覺,畫面虛影也十分明顯。
而在換上G-SYNC 144Hz顯示器后,幾乎全程都是非常順滑的感覺,鼠標點擊和游戲反映幾乎完全同步,畫面虛影更是完全不見了,感覺明顯不同。
GTX 1080、G-SYNC的組合是目前最高端的游戲配置,也逐漸成為很多高端游戲網吧、國內國際電競比賽的標配,特別是在NVIDIA和各家顯卡廠商的支持下,不少網吧已經開始轉型為“電競館”,無論平民玩家還是電競戰隊都有了更好的競技基礎。
AOC AG271QG顯示器目前在京東上售價5999元(好評率95%),不是很便宜但畢竟是針對高端電競玩家的,對游戲體驗有苛刻要求的值得考慮,尤其是N卡玩家。
-
顯示器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971瀏覽量
139938 -
AOC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4瀏覽量
182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