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四個月,沃爾瑪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并購交易,甚至會成為今年全球互聯網最大規模的交易終于敲定。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8月25日消息,沃爾瑪發布聲明稱,對印度電商平臺Flipkart 77%的股權收購正式完成。按照之前的報道,交易金額高達160億美元,開出“天價”。
這筆交易競爭進行地異常激烈。早在 2016 年,沃爾瑪就曾表達過對 Flipkart 的收購意向,但當時并未獲得Flipkart的歡迎。彼時,Flipkart 的董事長還堅持公司要獨立發展,“我們需要你們的資金,但我們不需要你們的公司。”
兩年內,沃爾瑪和亞馬遜持續角力,最終沃爾瑪用160億美元高價取得勝利。不過,這兩個在中國市場失意的零售寡頭,真的可以啃下印度這塊大蛋糕?
一波三折,沃爾瑪拿下“生死一戰”
2018年5月,沃爾瑪宣布斥資160億美元收購Flipkart,目標是將Flipkart轉變為沃爾瑪控股的上市子公司。
沃爾瑪稱,Flipkart缺乏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而這恰好是沃爾瑪的優勢。另一方面,沃爾瑪將受益于印度電商的快速增長和Flipkart的模式,對印度消費者來說,這些都可能導致價格降低以及產品增多。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對此次收購感到興奮。消息一出,沃爾瑪立即變成“門口的野蠻人”,遭到印度100多個小商販團體、農民和工人集體抗議。
在印度的多品牌實體零售行業中,外國直接投資(FDI)受到嚴格限制,有人擔心沃爾瑪正通過收購一家在線零售公司繞過印度FDI法律規定。他們認為這筆交易違背了印度利益,這將導致亞馬遜和沃爾瑪這兩家美國公司的雙頭壟斷。
隨后,沃爾瑪迅速駁回了這些說法。沃爾瑪印度首席企業事務官Rajneesh Kumar表示,“我們近十年來一直在印度幫助小型商店走向現代化。沃爾瑪95%以上的商品都來自印度國內,包括來自印度成千上萬的農民、小供應商和女性擁有的企業。”
為了拿下 Flipkart 這 77% 的股份,沃爾瑪砸下血本。沃爾瑪的現金流狀況算不上充足,為了湊齊這 160 億美金,沃爾瑪出售了旗下子公司英國第三大超市 Asda 的股份,套現 101 美元。
表面上來看,花“天價”收購 Flipkart,是沃爾瑪為了爭奪印度市場不得不走的“蠢”招。但事實上,拿下Flipkart對于沃爾瑪來說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可謂一舉兩得。
首先,作為沃爾瑪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亞馬遜也是Flipkart在印度的主要競爭對手,同時它也參與了Flipkart的收購,沃爾瑪“接盤”,可以避免一家獨大。其次,進入印度也成為沃爾瑪在亞洲更廣泛市場上搶占的堡壘。畢竟在中國的電子商務熱潮中,沃爾瑪已經輸給了阿里巴巴等中國公司。
在收購了印度本土領軍企業之后,印度的電子商務將由兩家外國公司——亞馬遜和沃爾瑪主導。如果錯失了印度,那么沃爾瑪可能不僅會錯過未來世界上最大人口國家的零售市場,還要擔心失去全球零售業巨頭的位置。
盡管小商販、農民和工會對此持強烈反對態度,但通過Flipkart成為數字購物者的消費者卻要接受這樣的事實:這家標志性的消費公司已經從印度“初創公司”變為一家美國公司。
Flipkart十年童話“夢醒”
沃爾瑪和亞馬遜,這對在美國本土打得你死我活的對手,在中國被國內連鎖超市和電商壓著打,日子相當不好過。數據統計,2017 年中國零售市場份額沃爾瑪只分到其中 5%;亞馬遜在電商行業更失敗,2017 年市場份額不到 1%。現在,兩家在中國沒有討到任何好處的大公司必須轉身,去另一個大型發展中國家——印度尋找再造一個“阿里巴巴”的機會。
印度第一大電商當然會是他們的首選。在印度,Flipkart和亞馬遜是兩大頭牌,亞馬遜擁有約30%的市場份額,而Flipkart與其時尚子公司Myntra和Jabong卻占有39.5%的份額。
對于印度而言,Flipkart不僅是印度早期初創公司的成功案例之一,更在過去10年代表著印度企業家的改革“印記”。
2007年,兩名前亞馬遜員工薩欽·班薩爾(Sachin Bansal)和賓尼·班薩爾(Binny Bansal)回印度后共同創立Flipkart,總部位于班加羅爾。在10年的時間里,兩人把它培育成一個受人喜愛的消費品牌,并達到“獨角獸”的估值,然后把它賣給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Flipkart是許多印度人第一次在網上訂購商品(包括書籍、衣服、手機以及禮物)的地方,該公司以“現金支付”聞名,因為所有印度客戶都無法獲得數字支付選項。Flipkart早期的“jugaad”(印度俗語,專門形容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想出創新辦法來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改變了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商業實踐。
目前 Flipkart 擁有大約 1 億用戶,月活用戶達 1000 萬。其發展模式和國內的京東相似,主攻自營電商,重視物流和倉儲,但也允許第三方商家在平臺上銷售商品。
單從用戶量來看,Flipkart1 億用戶實在算不上多。對比中、印兩個人口總量相似的國家,印度電商的發展情況遠不如中國成熟。2017 年中國網購用戶人數達到5.14 億,而印度只有 1.3 億;中國電商 2017 年銷售額達1萬億美元,占社會商品總零售額 13.6%;而 eMarketer 數據顯示,印度電商年銷售額只有約 233 億美元,僅占其零售市場的 2.5%。
不過,隨著印度政府逐步放開外商直接投資(FDI)條款,外資的進入使印度電商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根據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數據顯示,預計印度的電商規模將從2017年的385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640億美元,增幅約為66%。
現在的印度市場,有三家較大的電商平臺在競爭,最大的一家便是 Flipkart,亞馬遜排名第二,本土企業 Snapdeal 排在第三。Flipkart 的電商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印度版京東”,Snapdeal 則是“印度淘寶”。
Flipkart 雖然拿下了印度第一電商平臺的位置,卻坐得不安穩。亞馬遜對印度市場可謂是志在必得,一直在不斷地加碼對當地的投資。為了和國際巨頭亞馬遜對抗,Flipkart 的開支也在不斷增加,由于印度國內電商尚處于起步階段,持續的燒錢擴展市場和管理層近兩年的頻頻失誤,目前 Flipkart 的優勢地位不斷縮小。
印度電商上演“中美大戰”
看上印度電商市場的,除了亞馬遜、沃爾瑪外,不乏阿里巴巴、騰訊和一眾資方,他們早已在印度進行投資布局。
投資界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在沃爾瑪注資前,Flipkart 進行了至少 14 輪融資,總融資達 71.5 億美元,但其中 2012 年之前的融資資金不到 500 萬美元,軟銀、微軟、eBay、騰訊、老虎環球基金、Accel Partners、DST Global和Baillie Gifford等投資機構均參投過該公司。
除了Flipkart外,亞馬遜和Snapdeal均為有實力的競爭對手。Snapdeal更是來頭不小,它的投資方包括了軟銀集團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2015 年投資了印度在線支付及市場業務 Paytm——印度當前最大的電子支付平臺,還投資了印度電商 bigbasket 和物流企業 XpressBees。
但是此次沃爾瑪對Flipkart的收購,對阿里巴巴來說或許是不小的打擊。阿里巴巴在成為中國最大電商之后一直都試圖走出去,以在國際市場上與亞馬遜競爭,印度市場由于與中國市場的高度相似性成為它出擊海外市場的最佳戰場。
目前阿里巴巴手中還有兩張“王牌”,那就是它持有部分股權的印度第三大電商Snapdeal和它作為最大股東的Paytm。
Snapdeal目前的銷售模式以C2C為主,類似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不過從中國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C2C模式終究有它的局限。Snapdeal與Flipkart一樣多年來持續虧損,導致投資機構已無意支持它繼續進行燒錢競爭,Snapdeal最大股東軟銀去年曾試圖推動它與Flipkart合并就可以看出投資者的態度。
此前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曾有意投資Flipkart,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成行,不過在去年開始它開始支持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平臺Paytm發展電商業務,阿里是最大股東。Paytm電商以B2B模式為主,有消息指其在阿里巴巴的強力支持下已取得較大發展,或許未來印度電商市場開始逐漸向B2C模式發展之時,Paytm電商會成為贏家之一。
結語
阿里巴巴顯然是不會輕易放棄印度電商市場的,面對當下的局面它最終會如何抉擇顯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
印度電商行業或將在未來的五年內迎來爆發期,這也意味著這段時間將會是市場定局的關鍵。資本的對決更為激烈,但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Flipkart、Snapdeal背后阿里、騰訊的身影,他們的變化很可能會給競爭形勢帶來諸多變數。
-
沃爾瑪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3瀏覽量
13816 -
亞馬遜
+關注
關注
8文章
2675瀏覽量
83499
原文標題:沃爾瑪史上最大并購案敲定:開出160億美元“天價”,拿下印度電商“頭牌”
文章出處:【微信號:pedaily2012,微信公眾號:投資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