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中國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引起了眾多外媒的關注。
著名未來學家、奇點大學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對此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四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了中國將在2030年領導全球AI市場:豐富的數據資源、進取的企業家、不斷積累的人工智能專業知識,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推動。
此外,谷歌前董事長Eric Schmidt也曾表達:“這很簡單。到2020年,他們(中國)就會趕上。到2025年,他們會超過我們。到2030年,他們將主導人工智能產業。”
戴曼迪斯認為,之所以這一論斷正確,是因為數據不會說謊。
據預測,2017年-2019年,中國GDP將達到14萬億美元,將占全球經濟增長的35%以上,幾乎是美國GDP增長預測值(18%)的兩倍。其中,人工智能將對這一增長形成貢獻。
據普華永道最新預測,隨著人工智能的部署,到2030年,全球GDP將增長15.7萬億美元,而僅中國就將貢獻7萬億美元;相比之下,北美地區只有3.7萬億美元。
2017年,中國占全球人工智能創業投資的48%,而美國為38%。
中國對AI、芯片和電動汽車的投資已經達到約3000億美元。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150億美元建立國際研發實驗室,并將美國、中國和以色列的百名技術領域頂級科學家。其它中國互聯網巨頭也在紛紛效仿。
現在,中國各級政府在數十億的引導基金和風險投資的推動下,正在推動人工智能創業與研究。同時,越來越多的AI企業正在基于全球最大的大數據市場訓練AI算法。
1.豐富的數據
也許中國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極其龐大的數據量。
僅騰訊的微信平臺每日活躍用戶就超過8.89億人,這一數字超過了整個歐洲的人口總數;
在移動支付支出方面,中國與美國的比例為50:1;
中國的電子商務購買量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僅在2017年,通過滴滴出行完成的共享出行達到了74.3億次,而美國的Uber和Lyft合起來不到44億次;
在共享單車出行方面,中國公司更是以超過300:1的比例完勝美國;
但中國的數據優勢不僅僅體現在數量上,隨著中國O2O創業公司的爆炸性增長,他們的數據正在創造一個西方無與倫比的新情報層。
在美國,用戶的支付和交通數據在各種平臺上都是分散的,但像騰訊這樣的中國AI巨頭已經創建了統一的在線生態系統,將所有數據集中在一個平臺。
在移動支付數據方面,雖然2016年美國的移動支付金額達1120億美元,但同年中國的移動支付金額超過9萬億美元。
這意味著,從街頭購買食品到抗震救災捐款,微信錢包和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平臺的數據已經全方位覆蓋中國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使他們能夠生成復雜的數據地圖,繪制數億用戶的每一步動作。
隨著ofo和摩拜等共享單車的快速崛起,中國公司可以深度分析人口流動地圖,直觀地了解消費者的工作習慣、購物習慣、娛樂習慣等所有內容。
隨著中國人臉識別能力的爆炸式增長,即使居民不連網,這些數據地圖也會越來越多。
隨著中國科技公司繼續將用戶的在線行為與其現實世界相融合,他們收集的數據為他們提供了超越硅谷同行的巨大優勢。
2.“饑餓”的企業家
雖然中國的“山寨”時代造就了大量品質一般的商品和非原創的模仿,但也打造出了一批世界上最具競爭力、快速反應的企業家。
中國科技企業家無所畏懼地擊敗了競爭對手,超越了其它地區的同行創業者。
谷歌大腦前創始人吳恩達對此表示,“在中國,開展工作的速度比硅谷的大多數公司都要快得多。你在中國發現商機時,通常為你留出的反應時間很短,比在美國要短得多。”
但隨著中國人工智能專業知識的爆發,以及創業公司已經學會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這些企業家終于擺脫了過去的“山寨”名聲,建立了在西方沒有類似商業模式的企業。
在全球七大AI巨頭中,中國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占據三席。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創業生態系統。
就在今年,中國的計算機視覺創業公司商湯科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
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系統能夠識別面部表情、判斷年齡,甚至是潛在的購買習慣。作為人臉識別技術世界級的領導者,目前其AI已經可用于從交通監控到員工授權的各個方面。
今年4月份,公司獲得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6億美元C輪融資;5月份,公司再次宣布完成C+輪6.2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超過45億美元。
而商湯科技并不是唯一的AI巨頭,截至今年4月,中國共有168家獨角獸企業,總價值超過6280億美元。
3.AI專業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仍然是人工智能競賽的新手。
2012年,全球深度學習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該年度的ImageNet競賽中,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提交了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架構AlexNet,將圖像識別準確率提升了10.8%,比第二名高出41%。
而此時,中國幾乎沒有意識到人工智能的革命已經開始了。但在隨后短短的幾年內,中國的人工智能迅速追趕上來。
雖然世界上最精英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仍主要集中在美國,但中國科技巨頭正在迅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在學術界,中國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已經可以與同時代的美國相比肩。在2017年的AAAI(國際人工智能協會)會議上,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相當。
我們還看到中國頂尖科技公司與高校人才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例如,騰訊為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并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微信數據。
與此同時,百度、滴滴和騰訊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實驗室。
中國公司曠視科技Face++在人臉和圖像識別方面領先全球,在2017年的COCO圖像識別競賽中擊敗了谷歌、微軟和Facebook的研究團隊。
語音識別軟件公司科大訊飛不僅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勝過Alphabet的DeepMind、Facebook和IBM Watson的團隊,而且還是以“第二語言”英語完成了這項工作。
現在,科大訊飛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人工智能語音公司,公司的尖端技術有朝一日可以使翻譯機能夠即時將語音翻譯成任何語言。
而中國飆升的人工智能產業背后最大的推動力量是政府部門的強力支持。
4.中國政府的支持政策
2017年,AlphaGo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圍棋選手柯杰,已經成為歷史。在AlphaGo勝利后的兩個月,中國政府發布了將中國打造成全球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1萬億人民幣的人工智能產業。
但是,中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計劃與美國2016年人工智能戰略計劃之間存在著重大差異。
在一年之內,中國風險投資機構向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投入創紀錄的資金,占全球人工智能風險投資的48%,一舉超過美國。
在過去十年中,中國政府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研究的支出同比增長了兩位數。
中國鼓勵地方政府努力通過補貼和優惠政策吸引人工智能企業和企業家。
全國各地,特別是中國東部,已經建立了創新區、孵化器和政府支持的風險投資基金,甚至為AI創業公司提供租金優惠等支持。
北京計劃投資20億美元建設一個人工智能開發園區,該園區將容納多達400家人工智能企業和一個國家級人工智能實驗室,推動研發、專利和社會創新。
杭州推出了人工智能園區,將提供100億人民幣的基金支持。
然而,北京和杭州只是中國大力投資人工智能的眾多城市和省份中的代表。
雄安新區將在未來二十年內建設成人工智能城市,以自動駕駛汽車、嵌入式太陽能電池道路和計算機視覺為基礎。
預計未來20年,雄安新區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將超過5800億美元。
此外,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科大訊飛等公司,以及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組織合作,以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
隨著中國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紛紛崛起,中國政府正全力以赴地向AI市場提供基金支持。
中國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一度被認為只是“模仿”,從硅谷獲取靈感和專業知識,但中國早已擺脫了這個階段。
在豐富的政府資金、智能基礎設施改造、領先的人工智能研究以及一些世界上最具驅動力的企業家的推動下,中國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勢不可擋。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17瀏覽量
9303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042瀏覽量
26939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77瀏覽量
238880
原文標題:這四大因素決定了中國將在2030年領先全球人工智能市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