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汽車制造商們一直在研究,如果是一名警覺的司機在駕駛汽車,發生車輛撞擊時車內的人會怎樣?
然而工程師們現在才剛剛開始了解,汽車自動駕駛時,如果“司機”正在查看電子郵件、看電視、甚至睡覺,車里的人會如何被拋來拋去。
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自動駕駛汽車的使用者可能需要大量新的安全技術來保護。
司機和乘客可能根本不會做好迎接汽車撞擊的準備,甚至根本不會面向前方;如果今后自動駕駛休閑空間的未來構想成為現實的話,情況更是如此。
豐田公司剛剛完成對這一問題的最大規模的深入研究,記錄下人們在模擬自動駕駛汽車碰撞時的身體動作。
結論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這項為期一年的研究由首席安全和防撞性研究工程師杰森·霍爾曼(Jason Hallman)負責,他表示:“我們希望,基于人體在自動駕駛環境下展現出的不同以往的身體姿勢,在汽車自動防撞技術方面提供新的技術升級。”
豐田北美工程與制造中心負責安全和防撞性研究
首席工程師杰森·霍爾曼
霍爾曼還稱:“我們有的只是一個假設,那就是人身體姿態會有所不同。在沒有完全弄清我們應該為怎樣的狀況而設計時,我們就無法做出任何新技術或新設計。可我們不知道所謂不同的身體姿勢究竟是怎樣的。”
豐田公司招募了87名志愿者,在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密歇根大學Mcity自動駕駛試驗場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從2016年持續至2017年。豐田將在10月汽車醫學促進會的一次會議上公布完整的研究結果。
測試結果令人驚訝 應對危險乘客反應模式皆有不同
志愿者的體型和年齡跨度都很大,年齡從18歲到65歲不等。在舒適研究的偽裝下,駕駛者載著試乘客行駛在Mcity試驗場上,整個場景完全模擬自動駕駛系統。這些毫無察覺的被試者被要求坐在乘客座位上,然后進行既定的極端避險演練,比如突然改變車道和緊急剎車。豐田的研究人員對被試者們身體運動狀況進行測量。
結果使霍爾曼的團隊很驚訝,研究人員無法找到危險駕駛狀態下人體的反應模式。有些人會做出防撞保護姿勢,其他人只是努力確保安全帶能抓住自己。一些人晃動的方式是這樣的,另一些人傾斜的方式又是那樣的。
霍爾曼說:“我們發現了很大的差異。在此之前,每個人都以為我們已大致弄清楚了,我們確實知道或者可以預測你坐在座椅中時晃動的位置。”
豐田的此項研究沒有得出結論,只意識到需要更多的研究。霍爾曼表示:“所以這給我們留下的結論是:重新開始、另起爐灶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還要再多想想。”
未來將繼續研究“撞車姿勢”和“暈動病”
豐田表示,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明確指出,在安全帶、安全氣囊或座椅結構方面做出哪些改變,才能保證無人駕駛汽車內乘客的安全。
豐田的這項研究是該日本汽車制造商的合作安全研究中心(Collaborative Safety Research Center)正在進行的幾個項目之一。2011年,豐田成立了美國汽車安全研究中心,以應對可能導致大量豐田汽車被召回的危機。而這些年來,該中心的規模和研究范圍都有所擴大。
豐田公司表示,今年將開始計劃展開對撞車姿勢的后續研究。在制定下一輪計劃時,這家汽車制造商將會聽取供應商和客戶的意見。
霍爾曼談到:“座椅供應商對零重力座椅有自己的想法,這種座椅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彎曲,并配有擱腳板。”與此同時,消費者表示,他們希望在操作自動駕駛汽車時可使用電子設備、進行交談或辦公。
霍爾曼表示,另一個需要研究的領域是“暈動病”。這對那些在移動車輛內專注于電子郵件、視頻或文書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霍爾曼說:“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種靜止而非運動的東西上時,似乎會增加暈車的風險。在考慮避撞保護中哪些因素需要額外關注時,這是一個難題。”
整合自動駕駛業務 旗下四家公司組建合資企業
豐田計劃把旗下的四家集團公司組建合資企業,以整合自動駕駛技術業務。新公司將于今年年底成立,主要面向豐田,同時也向歐洲、美國和中國的汽車廠商提供服務。
這家合資公司將由零部件及系統供應商電裝(Denso)、生產變速箱聞名的愛信精機(Aisin Seiki)、主營汽車零部件的捷太格特(Jtekt)和主營汽車制動系統的愛德克斯(Advics)組建。成立后的公司將整合這四家公司的制動、轉向等技術。四家公司攜手合作,旨在為未來車輛開發出“自動駕駛系統集成組件”。這些組件將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指導”方向盤、剎車和油門的控制。
分析人士指出,豐田在自動駕駛方面已經進行了很大投入,其已經擁有了仍處于概念階段的自動駕駛車型e-Palette,另有消息稱他們將會收購Uber的自動駕駛部門。此前該公司已投資多家人工智能企業,今年年初還在東京成立了致力于開發自動駕駛軟件的豐田研究所。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7文章
7980瀏覽量
167247 -
豐田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5瀏覽量
40952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63瀏覽量
166590
原文標題:豐田進行自動駕駛車碰撞研究,助力防撞技術升級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