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分析
該顯示器的高壓逆變電路是南IC1(BA9741F)控制芯片及Q4、Q6、Q7、Q8、Q9、Ql0及外同元件組成,它是一個兩組共四燈并聯式驅動電路,是由逆變開啟/關閉控制電路;燈管亮度控制電路;高壓發生電路;輸出電路和保護電路組成,有關電路見圖1所示。
開啟/關閉控制電路:在按下顯示器電源開關時,插件CON1的①腳由主電源送來+12V電壓,同時其③腳接收到主板控制電路送來的高電平啟動信號,加到三極管Q1的基極,使Ql導通,Q2也隨之導通。+12V電壓經過Q2的發射極、集電極送到ICl(BA9741F)的⑨腳。IC1得到此電源電壓開始工作,并從10.⑦腳輸出脈寬可控制的驅動脈沖。由⑩腳輸出的脈沖信號經Qll、Q3激勵后,去控制場效應管Q4、+12V電壓通過Q4、儲能電感Ll,二極管D3給后級電路供電。Q7、Q8及變壓器PT1得電后自激振蕩,產生高頻電壓,點亮背光燈A、B燈管。⑦腳輸出的脈沖信號,經Q12、Q5激勵后,使Q6導通,+12V電壓通過Q6、儲能電感L2、二極管D4向后級供電,于是Q9、Ql0、升壓變壓器PT2得電自激振蕩產生高頻脈沖電壓,點亮背光燈C、D燈管。
燈管亮度控制電路:由圖中得知,是由接插件CON1的④腳、IC1的④、(13)腳及外圍元件組成,當需要控制燈管亮度時,由主板送來的控制信號電壓從CON1的④腳輸入,經電阻R33、Rl、R2分別加至IC1④、(13)腳,用以改變IC1④、(13)腳的直流電壓,從而調整PWM脈沖寬度,來改變后級高壓形成電路的供電電壓,以達到改變其幅度實現亮度調節的目的,調整圖中VR501即可改變燈管亮度。
高壓發生電路:燈管A、B高壓發生電路由Q7、Q8、R23、R36、R35、R37、C12及升壓變壓器PT1組成。燈管C、D高壓發生電路由Q9、Ql0、R24、R38、R26、R39及升壓變壓器PT2組成。上述元器件組成變壓器耦合自激振蕩電路,PT1、PT2次級繞組感應的高頻電壓,經過電容C14、C19和C15、C20分別供給燈管A、B、C、D點亮燈管。
輸出電路和保護電路:從升壓變壓器PT1、PT2輸出的高壓分別由插座CON2的①、②腳和CON4的①、②腳輸送給燈管A、B、C、D,電流從插座CON3的①、②腳及Rll、R43和CON5的①、②腳及R12、R42分別與地之間形成回路,使A、B、C、D燈點亮。為使背光燈的亮度穩定,在Rll、R43和R12、R42上產生的高頻電壓,分別經D7、R32、C16、C15、R5和D8、R31、C17、R15、R6等元件整流濾波后,作為反饋信號送到IC1的(14)腳和③腳,自動穩定]Cl相應放大器的工作狀態。此電路還設置有過壓、過流保護電路。
過壓保護電路:當由于某種原因造成高壓發生電路電源電壓超過設定值時,會損壞A、B、C、D燈管,這時Q4、Q6輸出端外接穩壓管D5或D6擊穿導通,電源電壓信號送入IC1的(11)腳和⑥腳,其IC1內部保護電路啟動,PWM脈沖無輸出,高壓發生電路停止工作。過流保護是通過A、B和C、D燈管在Rll、R43及R12、R42上產生隨工作電流變化的交流電壓,電流越大,在上述電阻上端產生的電壓越高,此電壓經整流濾波后加至IC1的(14)腳和③腳。背光燈電流超過設定值時,IC1內部定時電路工作,IC1(15)腳外接的電容C18開始充電,當C18上的電壓達到0.6V時鎖定式短路保護電路啟動,停止輸出PWM脈沖信號,在電流未達到保護值時,Rll、R43和R12、R42上端電壓還用作誤差放大器的取樣,以調整IC1輸出脈沖寬度,給背光燈提供較穩定的電流。
-
電源
+關注
關注
184文章
17704瀏覽量
249965 -
顯示器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970瀏覽量
139927 -
驅動電路
+關注
關注
153文章
1529瀏覽量
1084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