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積電傳出電腦病毒感染事件,導致部分生產機臺與設備宕機,受影響范圍遍及臺積電各廠區。消息一出引發制造業極大震撼,制造業標桿企業,竟然也在資安管理上“栽跟頭”。更引起各界對工業互聯網資訊安全的高度重視。
制造業借鑒臺積電工廠病毒擴散事件
此次事件中,企業調查是“新機臺在安裝軟件的過程中操作失誤”,在未完成病毒掃描偵測的作業前,讓新機臺連網上線,以致發生WannaCry變種病毒擴散,造成了大規模設備停工,預估損失近1.7億美元。
如果,素來以管理精實著稱的臺積電,都會發生生產機臺病毒感染事件,顯見在資安防護工作上,即便建立了密不透風、滴水不漏的資安高墻,卻仍然會有百密一疏之處。對于一般管理不夠嚴謹、資訊防護資源欠缺,或者中小型企業來說,或許就更難以防堵病毒的惡意侵入了。
事實上,愈先進的廠房,使用的設備自動化程度愈高,系統也愈復雜。而高度自動化的設備,意外停機所遭受的影響與損失也會愈大。
從臺積電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理解,在物聯網應用強調Machine to Machine(M2M)設備連網、系統高度連動的自動化環境下,若是遭受了病毒或黑客的攻擊,那么,影響范圍和營運損失,恐怕是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因此,在工廠逐步邁向工業物聯網(IIoT)全面連線生產環境下,企業對資訊防護的作為中,已不單純只是資訊人員的工作。從生產管理到資訊管理、甚至行銷、財務、總務等所有部門,從上到下的全體員工,都必須透過管理制度、觀念學習、制度規范等等手段,推動IIoT資訊安全的正確觀念,規范SOP行動標準,以共同抵御來自四面八方的資安漏洞和可能威脅。
工業物聯網時代 制造業提筑資安防火墻
PC時代,電腦病毒的出現,多是憤世嫉俗的玩家用來證明自己的破壞能力;隨著Internet的出現,有心人士將黑客當成賺錢工具;到了物聯網時代,企業及工廠的生產制造設備陸續連上云端,物聯網設備目前的資安防護技術尚未完備,眾多的設備、閘道連結節點又可能存在許多未發現的漏洞,加上制造業相對缺乏資安保護意識與措施,企業和工廠仿佛就像一臺忘了設定安全機制的提款機,隨時可能被黑客索求。
Gartner預測,到2020年時,全球使用中的連網物件數量將達到204億個,硬件總支出金額預計將達3兆美元。GSMA智庫 (GSMA Intelligence) 預估,2025年全球的工業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將達到138億個,而工業物聯網在工廠的應用產值,預計可達3.7兆美元,而大中華地區的連接數約為41億個,約占全球工業市場的三分之一。對黑客而言,可見有多大的“資安商機”在其中。
目前許多導入工業物聯網的公司并未落實資安防護策略,主要是因為營運科技(Operation Technology;OT)與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連結過程之間,因為二者標準協定的落差,造成整合上的困難,而這也是影響工廠數字轉型的主要因素。
OT與IT原本各司其職,而工業物聯網則促成了OT與IT環境走向融合互通,但因二者的本質、架構、協調標準并不相同,因此在融合過程中,現有針對IT系統設計的資安產品,已無法為工業物聯網的資安需求提供有效的防護。
而資安問題會成為制造業的高度風險,除了企業不了解工業物聯網潛藏威脅的嚴重性,以及OT與IT整合系統的防護技術尚不成熟外,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缺乏資安執行計劃。
傳統工廠中的一些連網設備,例如機器手臂,過去少有資安事件問題發生;而機器手臂的核心操作系統,很多是使用模組化的開源程式碼(Open Source)進行開發,模塊設計時并未考量資安防護,當跟其他裝置連結時,溝通界面就可能產生安全漏洞。
據統計預測,企業在物聯網資安投資部分,隨著威脅的不斷升級,全球資安市場規模未來有上看千億美元的潛力。Gartner最新統計,2018年全球在資訊安全產品及服務支出的費用將超過1,140億美元,較2017年增加12.4%;預計2019年市場將持續成長8.7%,達1,240億美元。
IIOT入侵管道的知己知彼
在IoT時代,萬物聯網背后的意義就是,愈來愈多裝置都會具備IP位置,都擁有連網能力,以辦公室為例,舉凡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像頭、網路電話、印表機、乃至照明系統、打卡鐘…,皆可能成為黑客入侵的入口,進一步擴散病毒。
而在工廠生產線部分,像是自動控制工具機、工業網路設備、數據采集分析(SCADA)系統、物聯網感測端點/傳輸節點…也都可能遭受侵入。
此外,在員工個人的網路安全行為部份,像是個人資通訊設備的使用(包括手機、筆電和US盤等)、網路釣魚、DDoS攻擊、Wi-Fi釣魚式攻擊,也是黑客常用的攻擊手法。
舉例來說,發生在封閉場域環境的臺積電病毒事件,發生的主因是因為新機臺安裝軟件的過程中,未做好防毒隔離措施,因此可能經由U盤導致病毒感染。
2016年,NweWorldHacker黑客組織使用Mirai病毒感染了美國東部10萬部監控攝影機,對DNS服務供應商Dyn發動DDoS攻擊,讓許多網站停止服務,影響了近半個美國Internet。
2015年發生的烏克蘭大停電,起因是黑客對電廠員工進行網路釣魚,取得員工登入權,從遠端登入電廠系統后截斷電力,且更改密碼、關閉電話系統,讓員工無法登入重啟系統、也無法互相聯絡。
2014年發生在德國鋼鐵廠的資安事件中,黑客駭入鋼鐵廠的工作網路中,取得鼓風爐控制權,造成巨大的損失;2010年伊朗核電廠發生Stuxnet蠕蟲感染事件,黑客借由視窗作業系統的Ink捷徑檔嵌入惡意程式,對西門子的自動化生產控制系統進行攻擊,所幸未對當時即將上線運作的核能發電系統造成影響。
黑客攻擊企業、工廠的案例不勝枚舉,因此企業除了必須注意網路防護,重視實體裝置與內部設備行為的防護,還要作好員工上網的觀念教育與行為規范,盡速建立從內到外的完整資安防御網。
此外,設備制造商、基礎設施供應商亦應尋借助專業資安業者的協助,共同定義資安威脅的屬性與來源,強化網路架構設計,推出符合物聯網環境的防火墻解決方案。經由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重視,有效降低工業物聯網的資安風險。
鞏固工業物聯網資安 企業制勝之道
推動工業物聯網建制的關鍵之一,就是制造系統與資訊系統要做到完美連接,因此在資安策略的規劃上,不僅是資訊部門的工作,必須由OT、IT相關人員協力合作,重新建立物聯網架構的資安政策。
對于制造業來說,工廠內的生產制造系統就是企業營運命脈,對高度自動化、高度連動的物聯網生產線來說,任何設備一旦無預警故障停機,不止造成整條生產線的停擺,也會造成原物料、半成品的損失,影響到訂單延遲出貨的賠償問題、公司商譽損失…等問題。OT與IT在運作上本來就有明顯差異,各自需要不同的資安處理原則;因此,在推動工業物聯網資安時,不能忽視以制造系統穩定為前提,以及制造部門的管理特性和作業需求。
制造業若要有效推動工業物聯網的資安建制,大致可以注意下列四個重點:
首先,要做好設備資產的盤點工作。盤點項目在于機臺廠牌、型號、韌體、軟件版本型號等等的列表統計,盤點重點則應針對工業控制系統、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資料庫結構等,分析出可能的弱點或漏洞,進行改善。
其次,在完成資產盤點之后,應配合標準生產SOP,檢視生產流程中所有可能遭受攻擊的弱點,預測黑客或病毒的攻擊流程和擴散方式,完成風險評估和威脅場景,建立資安威脅模型,然后進行漏洞掃描、滲透測試、模擬攻擊、完成系統安全性驗證工作、危機處理演練。
第三,病毒技術與病毒變種總是“日新月異”,黑客攻擊手法令人防不勝防,因此在完成資產盤點、資安威脅模型后,也要隨時注意系統安全更新,調整資安威脅模型、并且作好人員的資安觀念訓練及安全作業的SOP、權限管理。因為,唯有隨時保持資安意識與能力的與時俱進,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四,在資安防護的工作上,莫存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企業應與各方資安單位保持互動,掌握專業領域最新的物聯網資安問題與技術,分享學習資安情報與策略作法,例如Critical Intelligence、ICSCERT、Infragard、IoTSF、ISAC、OWASP、SCADAHacker…等組織。
各地積極研擬物聯網資安舉措
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病毒與黑客攻擊的案件頻傳,資安廠商積極布局物聯網資安服務外,產品與設備制造商也開始將資安防護列入技術研發重點。不止如此,各國與國際組織也正視物聯網資安問題,針對個資泄露、殭尸攻擊等問題,推動立法規范。
2017年美國發布“強化聯邦網路與關鍵基礎設施網路安全”命令,要求公私企業及政府單位必須分享黑客攻擊情資,8月再提出物聯網安全強化法案,規定機關單位采購物聯網設備時,必須符合網路安全操作標準安全需求。
歐盟組織在2017年則提出了聯網器材后門加密禁令,要求傳輸端點對點兩端都提供加密程序,并且禁止賣給終端用戶的聯網器材“偷開后門”。
中國于2017年3月,中國聯通聯合眾多企業與研究機構,在ITU-T SG20訂出全球第一個物聯網區塊鏈(Blockchain of Things;BOT)標準,定義去中心化的可信賴物聯網服務平臺框架,用區塊鏈技術為物聯網資安問題提出一道解方。
中國***地區也在2017年年底,公告“IPCAM資安產業標準及檢測規范”正式版,推動網路攝影機的安全驗證工作;并在2018年中發布IoT設備資安驗證標章制度,列為資安采購優先原則。
各地IoT產品規范紛紛上路,在法規要求下,未來廠商生產的設備需具備資安設計。物聯網市場正從功能優先進入實用導向,用戶對資訊安全設計重視度,也將進一步推進到產業標準規范,廠商也更積極重視設備的資安保護設計,及早建構其產品優勢。
-
工業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376瀏覽量
64151
原文標題:【2018工博會專輯】工業物聯網“后盾” 企業與工廠資安威脅與防護策略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