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5年,中國集成電路基本上能把腳跟站穩了,2028年到2030年左右,中國集成電路在全世界會有一席之地,什么叫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19日于南京舉行的“中國芯片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盡管中國集成電路發展困難重重,但是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發展起來。
此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在會上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任重道遠,當前國內“高端芯片基本上仍依賴進口,包括CPU、儲存還有高端的通信、視頻芯片等,目前還是以中低端為主,差距還是很大。”丁文武說道。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機遇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占全球份額一半以上。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5411.3億元,同比增長24.8%。
發展勢頭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已被列入到國家發展戰略。從2000年的“18號文”到2006年的“4號文件”,再到2014年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的出臺,以及設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丁文武表示,“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隨著物聯網和5G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移動芯片、物聯網芯片等領域的發展。趙偉國認為,5G的到來,給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對此,丁文武也表示,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包括人工智能、智能電網、軌道交通、高鐵、無人駕駛等智能終端,工業控制的領域對芯片的大需求都為集成電路提供巨大的市場。“這是我們芯片發展的最好的機遇。”丁文武表示,“我們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思路方面,要補短板、增長板、上規模、上水平。集成電路作為高度全球化的產業,發展集成電路需要強調自主創新,也要強調開放與合作。”
趙偉國:國內IC產業挑戰前所未有
盡管國內集成電路的發展機遇巨大,但挑戰也前所未有。趙偉國表示,目前國內IC產業受到資本的追逐,呈現出過熱的現象,然而大部分集成電路正在低水平層次上惡性競爭,缺乏真正技術創新,“中國90%以上的芯片設計公司都是不賺錢的”。趙偉國同時表示,國外某些國家還對中國企業嚴防死守,這些都是中國發展集成電路業所面臨的挑戰。
丁文武也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與世界存在差距。“我國每年集成電路進口額巨大,對外依存度非常高。”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需要進口超過2000億美元的芯片,而且連續多年位居單品進口第一位,2017年更達到歷史新高——2601億美元,進出口逆差達1362億美元。“高端芯片基本上依賴進口,包括CPU、儲存還有高端的通信、視頻芯片等,目前還是以中低端為主,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丁文武說道。
“前段時間我對三個業態進行了一次比較,每個業態第一名的企業和國際第一名的企業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說在制造業,我們的第一名企業和全球第一名企業相差近10倍。”丁文武認為,除了國內產業規模和企業規模的差距外,企業在研發投入、人才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迎風破浪 “中國IC產業將在世界占據一席之地”
“挑戰再大也要發展,我們沒有選擇,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就注定要發展集成電路。”趙偉國說。他還指出,國內的存儲公司雖然在積極努力,但在整個儲存領域是屬于“邊角”地位,大概市場占有率只有3%,不到5%。在主流的存儲領域,在此之前中國是空白。
據趙偉國介紹,紫光已于2017年研發出3D的芯片,2018年進行了小規模的量產。同時,U盤中所用的國產儲存芯片,已經在開始量產,規模為2000片。趙偉國還表示,新廠房的建成,將會帶來大規模的量產。
在中國集成電路發展雖然很難,但是從紫光這五年的歷史看,盡管道路非常艱辛,但是努力去做會有所成就。趙偉國估計再有5年,中國集成電路基本能在世界上站穩腳跟。
“目前國內的集成電路了產業非常脆弱,2023年左右,能比今天強一點,到2028年到2030年左右,中國集成電路在全世界會有一席之地,什么叫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趙偉國說道。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8文章
11554瀏覽量
361918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70瀏覽量
211880
原文標題:【供應鏈】紫光趙偉國:再有5年 中國集成電路在世界站穩腳跟!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