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已于周一(17日)正式宣布,將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而在美中貿易戰日益緊張的壓力下,這可能加快中國在半導體設備的研發進度,但關鍵恐怕仍是在半導體IP智財權難以取得、外商壟斷程度高。
貿易戰的中國痛點:半導體
由于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在設備與材料上,目前仍然高度依賴自美國進口,考量到貿易戰持續激化,若未來美方出手限制半導體設備或材料出口至中國,那么中國半導體產業即可能出現問題,中國半導體產業人士即分析,中方盡快脫離美方在半導體產業上的鉗制,已是至關緊要之事。
中國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商江豐電子首席執行長姚力軍在接受日媒專訪時即表示,中國需要打破以美、日為主導的半導體材料供應地位。姚力軍說道:「不然的話,其他的國家可以輕易地掐緊我們的喉嚨,隨時切斷我們的生命線。」
「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都經歷到了一場慘烈的教訓,就是事實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每個層面都極需要拓展,這包括最冷門的半導體材料也一樣,因為這對我們來說是至關緊要的。 」
姚力軍謹慎地表示,中國想要持續依靠全球的產業鏈供給到半導體產業的方方面面,這可能不再可靠。
中國半導體
進口規模早已超越石油
據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統計,截至2017年止,中國每年進口的半導體相關產品價值已達2600億美元,早已超越在石油方面的進口支出,顯示了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上,仍難擺脫美國制肘。
中國進口的半導體芯片價值,總額已超過石油圖片來源:Natixis
同時中國在全球記憶體市場,更是長期受制于人,以NAND Flash為例,NAND Flash為每年580億美元的市場,但目前全球僅由6家公司獨霸,即三星電子、東芝、威騰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英特爾,技術資源顯著集中在少數企業手中。
而價值710億美元的DRAM記憶體市場,更是被少數公司所控制,根據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數據,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3家公司控制著95%的DRAM市場。
截至2017 年,中國在全球芯片產業的營收占比圖片來源:IEK
中國國家隊砸下重金
此前2014 年9 月在中國工信部及中國財政部的指導下,中國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已正式設立,目標是扶持中國本土芯片產業,以減少對國外半導體廠商的進口依賴,由于半導體產業具有高度資本密集的門檻要求,故北京當時設立該基金,主要是因應高資本密集、投資風險也相對高的產業特性。
中國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目前已大舉進入在設備、制造、封測等領域,其中更可以見到著名的半導體陸企如北方華創、安集微電子等。北方華創在中國地位就像是美股的應用材料( AMAT-US ),安集微電子則像是美股的陶氏化學( DOW-US )。
從中國制造2025看來,中國想要在2025 年之前,達成在國內生產75% 芯片之目標,并希望能挑戰美國、韓國、***與日本等半導體大廠,以在下一代的AI 半導體芯片,能達到技術領先。
一些市場分析師分析,本次美中貿易戰將可能刺激北京政府在半導體產業上的研發腳步,再加上此前的「中興通訊」事件為例,美國監管機構基于國家安全,開始抑制美企與陸企進行半導體芯片貿易,都正刺激中國擴大在半導體產業的資本支出,以加速中國進攻半導體的研發進度。
說要進攻,但仍有困難
由于半導體產業具有高度的技術門檻,并非如鋼鐵、汽車等制造業的入門門檻較低,中國長期無法達成「半導體自給自足」之戰略里程碑,主要就是因為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之技術,仍難超越美國,同時美國半導體產業還有層層的專利權與智財權保護,對中國這個新進者,形成了嚴重阻礙。
IHS 半導體分析師何暉此前也曾對中國進攻半導體之議題發表看法,認為中國芯片無法擺脫進口依賴,就是源于技術很難超越,再加上國外芯片巨頭的技術積累了幾十年,中國在發展半導體的路途上,恐怕仍是有一段漫漫長路。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30瀏覽量
42318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300瀏覽量
218133
原文標題:中國半導體發展的關鍵在于專利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iawbs2016,微信公眾號:寬禁帶半導體技術創新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