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工程師在挑戰,分清楚繼電器和接觸器(Relay Contactor),同時也在挑戰不同流派的設計方向,想要把這些每個進行測定、拆解,特別是不同型號的弄出不同應用的最優解還是個大工程呢。
甚至有兄弟提點一些基本的機理區分。
我嚴格意義上也是同意選取這些關鍵點來對直流繼電器將開展失效模式研究,這里有好幾種辦法:
一種是通過通過模擬實際使用環境(如溫度、氣壓、濕度鹽霧、沖擊、振動、外部使用電流條件特別是充放電曲線沖擊),篩選主要失效環境因素。
還有一種是通過對其關鍵組成材料如觸點材料、接觸點設計面積、殼體材料的成分分析驗證,從本征上考慮材料因子的原理性方面的特性,結合這些數據對售后的故障率數據進行分析。
外部的擾動因素其實也有的:包括接觸器的不同滅弧倉結構、驅動線圈的結構(現在都是兩級線圈結構)和驅動控制方式,外部的驅動電路的差異,某些帶節能驅動電路的。
這些都是我們長期做研究和積累數據,然后不斷積累的。
言歸正傳,接觸器和繼電器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斷開的負載情況
接觸器用于具有高電壓,高電流或兩者兼有的負載類型。 一般而言用于通過超過15安培或超過3kW負載的設備。
對于較低的數量,使用普通繼電器。
備注:其實我們用接觸器和繼電器也是看自己的愛好,你不信看看日本人是怎么用的:卷首是這么寫的,這個系列不都是contactor么?
從國內設計上主要有這些區別,我們嚴謹點還是要區分下的
1)觸點帶動電流的差異
一般廠家會給出一個導通電阻的出廠值,我們根據這個數值來評估整個觸點的長期發熱模型。這點也是需要我們仔細去探討的,觸點的實際溫度到底是多少?觸點的對倉體的加熱特別是外部密封結構的情況是否有影響? 實際觸點的大小、材料和接觸情況會對以下類似的絕對特性造成較大的影響。
實際我們拆開接觸器看,觸點都不小。有些接觸器雖然以不同的電流與不同接觸尺寸來區隔,我們在這個地方就需要建立一個真實的數據庫,選樣品來進行線圈老化=》觸點電阻監控和觸點溫度監控
接觸器載流
繼電器載流
這個發熱,主要還是上面進行螺栓連接的連接阻抗和動靜觸點連接阻抗兩部分發熱。
2)接觸器配有電弧抑制機構,而繼電器通常不具備
在非常高的功率負載下,當開關轉換時,電流很可能跨接觸點。 觸電可能對接觸點造成重大損害,導致接觸點的故障早于其預期壽命。 通常使用繼電器的較低電壓下,電弧不太可能發生。這點基本特定決定了區別就是在分斷的特性上面:
圖1 觸點材料的性能就顯得很關鍵了
這個分斷圖,與整個整車動力系統緊急下電的安全分析有關,我們一方面在分斷考慮的時候,需要直接記錄和考慮整車安全在哪些狀態真要這么干,比如碰撞、比如發現電壓跌落、溫度急劇上升,無法輸出功率等熱失控條件的時候。
3)接觸器和繼電器之間區別是維持導通狀態下消耗的功率
接觸器需要設計執行機構切換較大的觸點,因此需要相對大得多的電磁線圈,這個線圈在啟動和維持過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電流。相比之下,繼電器中較小的電磁鐵更容易切換,不需要太多的電流。
在考慮不同的接觸器的時候,需要評估線圈的特性,特別是電壓特性、啟動電流和維持電流,我們設計PWM上下橋的時候需要考慮這個事。
表1 典型的線圈電流和功率情況
在車載狀態下,我們需要考慮一系列環境因素對整個線圈的狀況變化。如果考慮不好,可能會導致在低溫下對于線圈的冷態電阻考慮不足,本身12V鉛酸電池電壓就低,這個時候吸合不上就尷尬了。一方面需要考慮電壓,一方面考慮整個驅動端的電流需求。
圖 溫度對電壓特性的影響
-
繼電器
+關注
關注
132文章
5354瀏覽量
149167 -
接觸器
+關注
關注
63文章
1197瀏覽量
644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