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弘前大學的醫工合作組織醫用系統創造開拓組織的研究團隊開發出采血機器人。該機器人利用紅外線攝像頭掌握血管的形狀和位置,尋找適合采血的位置,然后將裝在機器人上的針頭插入血管。研究團隊使用模擬人類手臂的模型進行測試,機器人能夠準確將針頭插入血管。該團隊計劃對機器人進行改良,實現根據針頭的觸感判斷是否正確下針,力爭3年后通過動物實驗來測試效果。
在醫院看病和體檢時,經常要通過抽血調查癥狀和健康狀態。雖然抽血的靜脈較粗,但是由于靜脈位于皮膚之下,不好辨認,正確將針扎入血管并非易事,有時候無法一次成功。目前日本人手短缺、想當護士的年輕人減少,如果能夠實現自動采血,將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研究團隊力爭最終讓人工智能(AI)掌握護士等醫護人員的熟練技術,推出能夠自動采血的機器人。該團隊開發的機器人帶有兩個紅外線攝像頭,能夠結合來自兩個方向的紅外線圖像,立體掌握血管的形狀、位置和粗細等??稍?秒內測定幾十次,即使采血時活動手腕,也能找準下針的位置。為了模仿學習經驗豐富的護士的技術,在約10個人的大拇指上裝上觸覺傳感器,然后讓護士采血,測定護士下針以及為防止損傷血管內壁而把針頭向內推的動作。今后,團隊計劃收集更多數據讓AI學習,從而提高準確度。護士如何選擇容易采血的血管也成為AI學習的數據。之后將學習了數據的AI裝入機器人的控制系統,實現自動采血。如果動物實驗進展順利,計劃5年后用于人類,力爭實現臨床應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日本開發采血機器人,利用紅外探頭可準確找到血管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能夠利用\"思維鏈\"的技術將復雜任務分解為多個子任務,以漸進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不僅提高了任務的成功率,也顯著增強了系統的魯棒性,使得機器人可以更高效地應對復雜環境和多樣化需求
發表于 12-29 23:04
需要理解環境,適應變化的環境。
從國際上來看,已經有不少科技公司發布了自己的機器人產品,大多數應用在安保,物流,制造等場景。
中國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的研發速度相對較慢,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
發表于 12-28 21:12
解決許多技術的和非技術的挑戰,如提高智能體的自主性、處理復雜環境互動的能力及確保行為的倫理和安全性。
未來的研究需要將視覺、語音和其他傳感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相結合,以探索更加先進的知識表示和記憶模塊,利用強化學習進一步優化決策過程。
發表于 12-20 19:17
鴻蒙機器人與鴻蒙開發板聯動演示,機器人的角色為迎賓機器人,開發板負責人賓客出現監聽
發表于 12-02 14:55
機器人紅外避障
發表于 09-19 12:57
?0次下載
簡介
作者在完成碩士論文答辯后,利用空閑時間制作了一個他一直想做的機器人——可愛無用機器人。
無用機器人原理是一個連接到開關的電機,通過邏輯門控制。當開關被推到“開”時,
發表于 09-03 09:34
簡介
作者在完成碩士論文答辯后,利用空閑時間制作了一個他一直想做的機器人——可愛無用機器人。
無用機器人原理是一個連接到開關的電機,通過邏輯門控制。當開關被推到“開”時,
發表于 08-30 14:50
8月2日,日本科技界傳來新突破,立命館大學攜手滋賀縣草津市的“人機一體”機器人創新企業,共同揭幕了一款革命性的人形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以其卓越的自適應平衡能力,在未預先測繪環境的情況下,
發表于 08-02 17:08
?708次閱讀
金航標kinghelm薩科微slkor總經理宋仕強介紹說,薩科微Al大模型機器人有哪些的優勢?薩科微AI大模型機器人由清華大學畢業的天才少年N博士和王博士團隊開發,與同行相比具有許多優勢:語言
發表于 07-05 08:52
近日,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與江蘇亨通集團達成重要戰略合作,共同致力于人形機器人專用線束及相關線纜產品的研發工作。這一舉措旨在推動人形機器人線材和線纜連接器的標準化與產業化,為
發表于 06-19 09:33
?842次閱讀
在醫療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手術機器人已經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工具。然而,如何確保手術機器人在研發過程中能夠穩定、可靠地運行,避免潛在的風險和失誤,是擺在研發團隊面前的一大挑戰。此時,失效
發表于 06-18 11:25
?510次閱讀
、Zynq和攝像頭為硬件基礎,搭建了六自由度機器人視覺平臺。
(2)設計了基于 FPGA的視覺檢測方案。利用 西林提供的 HLS和CV庫對從攝像頭采集到的像素流進行實時處理,并設計了一套識別物塊坐標
發表于 05-29 16:17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團隊歷經15年,成功研發出微尺寸仿生機器——“昆蟲”機器人。這款機器人設計靈感源于蟑螂,外形如同硬幣,重量與相應體型的昆蟲相近,約200毫克。
發表于 05-23 11:39
?736次閱讀
該篇文章的主要撰寫人和通訊作者,東京大學教授竹內昌治表示,生物混合型機器人是生物學與力學的巧妙結合,為機器人領域開辟了全新的視角。運用肌肉做動力源,他們成功創建了一款行動快捷且無聲的緊湊型機器人。
發表于 01-29 11:24
?689次閱讀
紅外熱成像設備是一種在機器人技術中廣泛應用的先進技術。通過利用紅外輻射來檢測和測量物體的熱分布,紅外熱成像設備為
發表于 01-11 17:46
?910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