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科技的不斷發展,近年來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迅速升溫,得到了投資商和消費者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達264.2億元,較2016年猛增42.43%。而根據預測,2018年智能手表的銷量將達到4600萬塊,較上年的3330 萬塊增長38.9%。到2022年,智能手表的出貨量將達到9430 萬塊,漲幅19.5%。
近日,我國企業家,康康血壓的創始人兼CEO曾明發帶著康康血壓最新研制的Kang Watch智能血壓手表高調亮相更是引發了來自全球高血壓防治、臨床醫學和前沿科技企業嘉賓的廣泛關注。
目前我國社會逐漸步入老齡化,且慢性病開始逐漸往年輕人群蔓延,人們的健康觀念由以前被動的治療轉變為主動的檢測與預防。醫療可穿戴設備滿足了能夠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實時采集大量用戶健康數據信息和行為習慣,人們的醫療健康日常檢測需求,讓生理體征檢測變得更加便捷,成為未來智慧醫療獲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Kang Watch:“大數據”才是可穿戴設備的“靈魂”
康康血壓目前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動態血壓數據庫,是我國“大數據+高血壓慢病管理”的開創者,擁有業界最強大的高血壓大數據處理能力。利用Kang Watch ,康康血壓可以為用戶提供基于血壓大數據的個性化的高血壓診療服務,這使得Kang Watch搭載了康康血壓基于大數據的診斷模型,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的高血壓診療方案。
同樣,也是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康康血壓研發了“心血管風險人工智能評估系統”,用來預測用戶的發病風險。這一系統是以心血管領域權威專家推出的“心血管風險預測模型”研發而成,在康康血壓數據庫的基礎上,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高效率的測算用戶的心血管發病風險值,實現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實時監測和準確預防,督促用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醫療可穿戴醫療產品的重點都應放在數據的分析以及提供相應的服務上,只有以科學可靠的大數據作為支撐,才更能夠切實地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現整個系統的智能,給用戶傳輸真正的商業價值。
可穿戴設備的未來:從計步到救命
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曾經融資超過9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Jawbone在今年開始從可穿戴產品轉型至專門的醫療可穿戴設備,再加上蘋果手表近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醫療健康領域將是可穿戴設備將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最初的智能手環設備,只是簡單地通過方向和加速度,來判斷設備是否移動,從而進行計步,后來逐步發展為將透射型光電傳感器的發光管和光敏接收器件放置在手腕的兩側,通過將入射光穿過皮膚進入深層組織,透射至對面被光敏接收器感知,通過測量血管里的血液體積隨心臟泵血的變化,來測算心率。現在更是以大數據為基礎,創造出了重要疾病的變化模型,通過對患者各項數據的檢測,能夠提前告知患者有患病預兆,從而讓患者提前就醫,大大降低了突發急性病所帶來的一系列風險,有時候提前的預警甚至會救患者一命。
未來三年,健康醫療最大的突破來自于血糖、血壓、血氧這一類的檢測,可穿戴設備相比于傳統醫療設備,已經可以實現實時監測,移動監測和準確預測等功能,為患者和用戶的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對早期檢測和患病后的數據監控都有其巨大的科技優勢。預計在2020年左右,這類的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將會大量涌現。
Kang Watch對我國可穿戴醫療市場的意義
雖然近幾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可穿戴設備的銷量穩步上升,但實際上,目前我國的醫療可穿戴設備商場還是以“偽剛需”為主,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尚未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和保持健康的觀念。在這樣的局面下,不少購買智能手環或可穿戴醫療設備的人只是為了嘗鮮。
其次是可穿戴設備技術性不夠而娛樂性過強,目前從事健康醫療類可穿戴設備的企業,大多是國內科技類公司,很多產品是按照工程師思維開發,而沒有醫生或醫學專業出身的專業人士參與開發。這就造成智能可穿戴設備在玩轉科技元素和炫酷概念時,忽略了健康醫療類設備的實用性。
因此,Kang Watch 這種科技含量高,功能較為強大的產品的出現,或許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改變消費者對醫療可穿戴設備的固有印象。醫療設備最根本的還是要為消費者的健康服務,只有產品本身的功能越來越完善,切實地為消費者帶來有利的服務,才能從根本上獲得消費者的信任,甚至進一步改善國民的健康消費理念。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281瀏覽量
113972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14瀏覽量
167007
原文標題:Kang Watch高調亮相,電子可穿戴設備又添新寵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wearable,微信公眾號:OFweek可穿戴設備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