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步入平價乃至競價時代
從去年的“風能的數字化時代”,到今年的“迎接平價新時代,拓展發展新空間”,不難感受到這一充滿前景的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所面臨的焦灼,光伏行業一紙新政對于指標及補貼規模的收緊,對于同處于可再生能源成長期的風電行業也敲響了一記警鐘。
風電產業已經長大,在去除不合理的非技術性成本情況下,風電整體上已經具備了與火電等傳統能源競爭的能力。除個別地區和特定資源條件下的風電項目還要繼續努力之外,風電行業做到發電側平價是‘十三五’末可以實現的目標。
在步入平價乃至競價時代的過程中,風電行業如何度過從替代能源發展為主流能源的關鍵期,怎樣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等,成為風電行業不得不直面的現實問題。
風電行業快速發展
從最開始的歐洲風電技術輸出,并通過贈款以及貸款的方式尋求發展,到中國風電從技術吸收、消化,進而自主研發,本土化勢力崛起,行業進行規模化發展。現如今,中國風電技術全球領先,已經具備多元化輸出的能力。
風電行業的進步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升級貢獻力量。風電設備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出口到33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前十五名整機企業中有七家是中國企業。2017年全球前十風機制造商中有三家為中國企業,分別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集團、明陽智慧能源集團,市場占比分別為10.5%、6.0%和4.7%。
在風電發電量方面,2018年相比去年同期也顯著增加。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8月份風力發電量產量為182.7萬噸,同比增長24.3%。2017年1-8月份產量達1715.7萬噸,累計增長20.5%。2018年8月份風力發電量產量為187.6萬噸,同比增長0.6%。2018年1-8月份中國風力發電量產量達2128.7萬噸,同比增長20.5%。
2018年1-8月中國風力發電量產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風電行業去補貼勢在必行
擺在風電行業面前的問題,一方面是產業規模的擴大,另一方面則是行業補貼的退坡。
從2006年至今,全國用于可再生能源能源補貼資金總計超過了3200億元,其中風電享受到補貼的資金超過了一半。去年總體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的需求約為1250億元(不含稅),其中風電的占比為45%。
要在未來3至5年內基本實現風電不依賴補貼發展。基本思路是,分類型、分領域、分區域逐步退出補貼,在2020~2022年基本上實現不依賴補貼發展。
風電行業若想繼續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去補貼。今天風電行業還是一個小市場,去補貼風電才能做大1000億。風電要成為主流,才能解決碳排放問題,才能應對氣候危機這么迫切的需求。
風電行業想要打開局面,必須完全依靠市場機制,發揮價格競爭優勢,讓投資主體在這個過程中更具理性。預計未來的20年內,風電將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供給方式。而在這一過程中,風能將要回歸市場屬性,則需通過積極的市場競爭不斷進步。
實現低價上網才是行業做大前提
作為風電開發商,要清楚平價或者低價情況下,驅動新能源的關鍵因素到底是什么,一定要從過去的比價格轉變到未來的比電量,重視生命周期。從這個角度來說,競價或平價是會讓風電行業變得更理性的第一步。
在全面競價上網的政策背景下,開發商之間的競爭,變成了發電成本的競爭。發電成本就是建設成本、運維成本減去一些折舊,再除以發電量,在未來的競爭中,發電量的效率將至關重要。風電不僅需要實現平價上網,實現低價上網才是行業做大的前提。
從去年開始,國家能源局啟動了一些風電的平價項目的示范。去年8月份推出的首批13個項目、71萬千瓦的規模,在五個省區,當時我們也是利用去年下半年的數據,對于五個省區是否達到平價進行了相應的測算,可以看出來比如冀北這樣的地區,在目前資源條件和成本條件之下,已經具備實現了平價的條件。
盡管部分區域已經具備平價上網的條件,但著眼全國范圍,實現上述目標,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印度、南美都在做競價上網,歐洲地區的風電產業也已經很成熟。中國的風電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近期內達到平價上網還是有難度的,需要壓縮幾乎所有的成本,來達到風場的收益率。
降低技術成本是關鍵
從目前情況看,2015年到2018年,四類資源區陸上風電的標桿電價是降低了4分錢到1毛1分錢,平價目標度電成本降低僅完成了30%左右,還有三分之二的距離,需要在‘十三五’的后半段來完成。
預期“十三五”的后半段,保守預期的情況下,陸上電價潛力至少能夠達到10%,如果再解決政策實施的問題,電價下降潛力可以達到20%左右,技術關鍵點在整體效率的提升。
技術的創新是降低度電成本的關鍵,走訪展區,不難發現整機廠商紛紛推出下一代的風機產品。其中,金風科技正式發布了最新開發的四款智能風機,其中有三款海上風機、一款陸上風機。
降低技術成本固然關鍵,但風電行業的發展還受到非技術成本的制約。
風電發展進入從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發展的關鍵時期,制約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改變,已經從高成本制約大規模應用,轉變為傳統電力體制機制不能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秦海巖認為,想要化解上述矛盾,必須著眼于電力市場化改革,打破原有的體制機制的束縛,一是推動電力系統由垂直的單向一體化向分散化、網格化方向發展,將電力系統中現存的靈活性資源調動起來;二是建立電力現貨市場及以綠色證書為代表的市場化補貼機制,這些都是為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下一步必須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電力體制改革進程也在不斷推進中。繼今年3月下旬首次征求意見之后,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第二次征求意見稿)》,被業界認為是可再生能源配額制落地在即的信號,而配額制的出臺必將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利好風電的發展。
拓寬發展新空間——智慧風場建設成為行業競逐之地
分布式、海上風電正在成為風電行業新的增長點。此外,開拓全球新興市場,也是風電企業開辟增量市場的重要途徑之一。數字化與智慧風場的建設也是風電行業的競逐之地。
分布式風力發電特指采用風力發電機作為分布式電源,發電功率在幾千瓦至數百兆瓦小型模塊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戶附近的發電模式。
智慧風電場是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技術實現全場范圍各控制系統,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風電場的可視化,綜合運用大數據、智能優化控制、智能決策、支持等技術手段,最終實現全生命周期的資產最優配置,資源的最高利用,成本最少付出,人員的最小強度,效益的最大化實現。關鍵點在于,智慧風場的投入應該遠小于它做智慧風場帶來的綜合效應。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54瀏覽量
61819 -
風電行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8648
原文標題:【關注】風電行業“去補貼”勢在必行 降低技術成本是關鍵
文章出處:【微信號:smartwindnetwork,微信公眾號:智慧風電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