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芯片熱潮迭起,國內遍地刮起“芯片風”。IC制造賽道上的玩家紛紛在國內投資建廠,瞄準中國這個巨大市場。
然而,由于分析機構和企業的一致看衰,產業鏈已經開始對半導體的未來有了恐慌性的情緒。日前高盛甚至對工業和汽車的未來,抱有不確定的觀點。這就使得整個產業開始重新審視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和未來方向。
格芯調整投資腳步 取消成都180nm/130nm工藝投資
繼之前格芯取消7nm先進工藝投資后,其又宣布一個重磅消息——將取消對工藝技術(180nm/130nm)的原項目一期投資。
10月26日,格芯與成都合作伙伴簽署投資合作協議修正案。據格芯官方宣稱,基于市場條件變化、格芯于近期宣布的重新專注于差異化解決方案,以及與潛在客戶的商議,將取消對成熟工藝技術(180nm/130nm)的原項目一期投資。同時,將修訂項目時間表,以更好地調整產能,滿足基于中國的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包括格芯業界領先的22FDX技術。
此前,格芯分兩期在成都投資建造12吋晶圓制造廠,一期建設主流CMOS工藝12吋晶圓生產線,產能2萬片晶圓/月,從新加坡工廠轉入;二期建設其最新的22FDX 22nm FD-SOI工藝12吋晶圓生產線。
紫光集團股權轉移調整
前段時間紫光集團掌舵者趙偉國卸任南京紫光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消息引起了業內的猜測,這已是趙偉國半年來的第三次辭職。與此同時,他所入股的紫光集團也在發生股權大變動。
10月25日,紫光股份、紫光國微、紫光學大公告正式了披露清華控股轉讓股權調整方案。清華控股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投控”)及紫光集團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向深投控轉讓紫光集團36%股權,深投控以現金支付對價。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紫光集團的股權結構為:第一大股東北京健坤持股49%,第二大股東深投控持股36%,第三大股東清華控股持股15%。這也意味著清華控股與深投控將成為一致行動人,深投控將成為紫光集團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清華控股與蘇州高鐵新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鐵新城”)、海南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聯合”)簽署協議,清華控股將其持有的紫光集團30%、6%的股權分別轉讓給高鐵新城、海南聯合。
而據紫光集團公告顯示,清華控股于2018年10月25日與高鐵新城和海南聯合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之終止協議》,并共同簽署了《共同控制協議之終止協議》。
中國晶圓廠步入調整期
目前半導體進行“第三次產業轉移”,天時地利人和中國成為半導體產業中心,大量資金涌入半導體市場,國內半導體產業迎來大規模建廠潮。
然而,快錢涌入造成各地項目扎堆,業內開始擔心過熱的半導體產業是否會成為泡沫經濟。事實上,半導體產業的成長開始趨緩。據Gartner預計,在2019年和2020年時,芯片市場將會冷卻下來。
據歐系外資在聯電財報會后對其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聯電財報中釋出的營運展望,包括晶圓出貨將較第三季下降4%-5%,平均美元價格亦較上季下降4%-5%,這也意味著聯電第四季營收可能將季減8-%10%,低于機構內部原預估的季減6%,同時其本季毛利率亦將下滑、機構內部預估約降至14.2 %,同時聯電28納米制程出貨力道亦見放緩;預估其恐將在今(2018)年第四季與明(2019)年第一季面臨營運虧損的局面。
報告中進一步指出,預期聯電與其他二級晶圓代工廠將持續在2019年遭逢產能利用率和利潤率下行的營運壓力;這主要源自于缺乏在先進制程上的突破點,消費者/汽車/PC等需求放緩,2019年至2020年28納米制程恐供過于求,以及加密貨幣ASIC客戶從28納米/14納米制程轉向臺積電 7納米制程等營運挑戰。
在市場驅動力轉折的背景下,此時格芯與紫光的內部調整,也預示著國內晶圓廠逐步進入調整期。如何應對可能到來的衰退調整期,是各大晶圓廠待解決的問題。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90瀏覽量
127934 -
紫光集團
+關注
關注
8文章
253瀏覽量
28998
原文標題:行業急煞?國內晶圓廠步入調整期 格芯成都一期投資喊停!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