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內首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廣州大學城上路試運營。好景不長,試運營工作就被番禺區交警和交通局兩部門雙雙叫停。番禺交通局針對在大學城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車試運營回復到,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技術完善之前,該模式牽涉面大,后果難以預料,涉嫌違法違規經營,請相關公司立即暫停在大學城試運營的行為,嚴禁邀請普通群眾參與測試,并立即向市交委、交警部門報告。
對比Waymo無人出租車在美國的成功商業化落地,廣州這次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試運營更像是一場搶占媒體熱點的“鬧劇”,未加過多保護的傳感器,簡易搭建的支架,漏在外面的線束都讓這次試運營顯得倉促。無論是科研水平還是從專利數目上,我們不得不正視與美國自動駕駛水平存在的差距。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測試評價體系就像是一面無人駕駛的鏡子,通過完備的測評了解自動駕駛車輛的真實水平。
無人駕駛車輛的迅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得益于完備的測評體系。上世紀末,國外就提前開展了系統的無人駕駛車輛測試與評價研究,其中美國DARPA PerceptOR評價項目最具代表性。在此項目的影響下,美國DARPA也舉辦了三屆無人駕駛車輛挑戰賽,歐洲也曾舉辦過類似的比賽。目前,由于自動駕駛技術的興起,世界各地關于規范測試無人駕駛車輛的工作都在按計劃開展,使其盡早投入到實際應用中。
美國 DARPA PerceptOR 評價試驗
2001年,DARPA為解決環境感知問題,啟動了PerceptOR項目,其目的是開發新型無人車用感知系統,要求系統足夠靈巧,能夠保證無人車在越野環境中執行任務,并且能在各種戰場環境和天氣條件下使用。該項目事先并不公布測試路線與環境,測試完成之前不允許操作人員看到測試路線與環境,采用保密式測試,給無人車的測試增加了難度。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美國國防部再次敦促下屬部門DARPA加快對無人車技術的研發。2004年3月,在加州和內華達州之間的莫哈維沙漠,DARPA第一次發起無人駕駛挑戰賽:要求參賽無人車在10個小時內橫穿莫哈維沙漠142英里,最先抵達的參賽團隊獲得100萬美金獎勵。就這樣,2004年、2005年DARPA舉辦了兩次Grand Challenge,2017年舉辦了Urban Challenge。
歐洲無人駕駛車輛比賽
歐洲為了驗證地面機器人的性能及起在真實環境的應用,于2006年舉辦了以軍事應用為背景的ELROB比賽,2007年第二屆比賽更側重于民用的機器人比賽。目前歐洲的ELROB比賽已成為系列比賽,軍用與民用機器人比賽交叉舉辦。從2013年開始,歐洲專門針對重大災難救助需求主題開展了新的Eurathlon機器人比賽。
國內無人駕駛車輛測評實踐
2008年8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研究期限:2008年—2015年),研制具有自然環境感知與智能行為決策能力的無人駕駛車輛驗證平臺是該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目標之一。作為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創辦于2009年,其目的就是通過在真實物理環境中的比賽交流和檢驗我國“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研究進展,探索高效計算模型,提高計算機對復雜感知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對海量異構信息的處理效率,以促進重大研究計劃取得更好的進展,促進該重大研究計劃的原始創新。
從2009年開始,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一年舉行一次,無人駕駛車輛的測試內容與測試環境分階段、分層次的設計,體現出從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發展歷程,有力推動了中國無人駕駛車輛技術的發展。
首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在西安舉行,賽事包括指定路線的規定動作測試、挑戰性測試以及特色表演。其中,規定動作測試為無人駕駛車輛基本行駛功能測試;挑戰性測試包含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識別以及障礙物規避等性能測試任務;特色表演為模擬城區道路及高速路上的行駛性能測試以及參賽車輛的自由展示。2010年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分為基本能力(交通標志識別與基本駕駛能力)測試和復雜環境綜合測試兩部分,測試環境為長安大學校內場地。2011年挑戰賽又來到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首次從封閉道路走向真實道路環境,在10公里的真實城區道路,設有交通信號識別、障礙物避讓、匯入車輛和U形轉彎等測試內容。2012年,挑戰賽第一次在真實城區道路和鄉村道路環境中比賽,重點考核無人駕駛車輛的4S性能,即安全、智能、平穩、速度,同時設有霧天模式,以檢驗無人駕駛車輛在復雜路況和惡劣天氣環境下自主行駛能力。從2013年開始,挑戰賽就來到了江蘇常熟舉行,道路環境更加復雜和多樣化,2014年比賽內容包括城郊道路與高速公路的綜合道路行駛任務測試和城區道路特定行駛任務測試兩部分,2016年增加了對無人駕駛汽車的離線能力測試,而在2017年新增了模擬橋洞、信號屏蔽區,更加豐富了無人車的測試環境。
今年是第十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即將于11月17日在江蘇常熟舉行,本次比賽主要分真實道路環境測試(含城市道路、城郊道路和高架快速道路)、復雜環境認知水平能力離線測試兩部分。其中,真實道路環境測試著重考察無人駕駛智能車輛的交通場景識別能力以及不同道路環境中的安全性(Safety)、舒適性(Smoothness)、敏捷性(Sharpness)和智能性(Smartness)等4S性能;離線測試則在大規模真實道路交通場景數據庫的基礎上,通過仿真環境評估無人駕駛車輛各類交通環境感知算法的基本認知能力和水平。與往屆相比,今年的參賽車隊種類將更加豐富多樣,除高校科研院所的車隊外,還將邀請從事無人駕駛智能車研發的創新創業公司、整車制造企業等參與比賽。
此次賽事具有如下亮點:
1、在2017年引入有人駕駛干擾車輛的基礎上,首次開展有人駕駛與無人駕駛混行測試驗證;(多輛無人車與多輛有人駕駛車輛交互)
2、在完善九宮格地區開源數字地圖基礎上,首次引入語義拓撲地圖,開展無人車自然交互導航應用測試;
3、首次以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為背景,全面驗證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的技術成熟度。
參賽隊伍逐年增加,從2009年4支車隊到2018年的25支車隊參加比賽,說明第三方測評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相關科研單位研發無人駕駛車輛的熱情,舉辦了十年的智能車挑戰賽,帶領著中國無人駕駛車輛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智能車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03瀏覽量
76953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54瀏覽量
120448
原文標題:國內無人駕駛圈的“照妖鏡”——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