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AR大賽一石激起千層浪,刺激了無人駕駛技術和產業的繁榮,直接受益于此的例子就是誕生了谷歌無人駕駛項目。受其啟發,中國發展了自己的大賽——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目前是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無人駕駛車輛比賽,經過近10年的賽事優化,極大的推動了無人駕駛研發進程。你們的團隊敢不敢來這個競技場PK一下呢?
在自動駕駛領域,對于Sebastian Thrun這兩個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因為Sebastian就是谷歌無人駕駛項目的創始人。
1998年,他成為卡耐基梅隆了助理教授。
2001年升為副教授。
2004年他就加入了斯坦福大學,到2007年的時候正式成為斯坦福的正教授。
2010年,他就放棄了終身教職,加入了谷歌。
而Sebastian之所以能夠加盟谷歌的機緣就來自于DARPA 無人車大賽。
什么是DARPA無人車挑戰賽?
2001 年,美國國會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到 2015年,美軍地面部隊的1/3車輛能夠具備自動駕駛能力。這個目標的重任落到了美國國防部的頭上,專事于“科技引領未來”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簡稱DARPA)決定通過舉辦比賽來刺激無人車技術的創新,這就有了后來的DARPA無人車挑戰賽。
當然,直到今天這個目標還未實現,但是一石激起千層浪,DAPAR大賽的確激發了全球無人車技術的創新,推動了民用的自動駕駛的進步。
2004年是第一屆DARPA無人車大賽,地點選在了美國西部的戈壁莫哈維沙漠,在這樣復雜的地形里,要求是參賽隊伍行駛240公里,獎金是100萬美元,重賞之下,DARPA一共收到了 106 個隊伍的參賽報名表,并從中篩選出了25個符合條件的車隊進入正式比賽。
但是這一屆沒有一支隊伍完成比賽,行駛里程最長的那輛車也只是到了11.78公里的時候,底盤就卡在了石頭上。
因此為了激勵參賽團隊的技術提升,于是第二屆DARPA無人駕駛挑戰賽就將獎金提高到200萬美元。
果不其然,第二屆大賽,23 支進入決賽的隊伍中有 22 支隊伍超越了去年 11.78 公里的最好成績,有 5 支隊伍完成了比賽,雖然那年的賽道難度更大,其中包含了 3 條狹窄的隧道,100 多個急轉彎,還有很多的陡坡,山路等復雜的路況。
也就是說,這一年終于有人能夠領取獎金了。那是誰呢?
第一名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 Sebastian 領導的斯坦福大學隊,他們拿到了200萬美元獎金。
到了2007年,DARPA 又舉辦了城市道路大賽,這一回不是考越野,而是考每輛車能不能識別交通規則,在城市道路上完全自動駕駛。這一次斯坦福大學隊只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卡耐基梅隆大學隊,但是別忘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隊伍其實也是 Sebastian 建立起來的,所以贏得冠軍的是他的同事和學生。
Sebastian 為了城市道路比賽做了一個發明,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在車頂上架設360度攝像頭的人,用來分析周圍環境。這個方法最后就演變成了谷歌街景。
有趣的是,這兩次的 DARPA 大賽觀眾群里混著兩個戴著帽子、戴著墨鏡顯得非常低調的人。他們是誰呢?
就是谷歌的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
這兩個人都對 Sebastian 印象非常深刻,于是拉里·佩奇出面說服 Sebastian 加盟谷歌。當然 Sebastian 也先做了一個實驗,就是把他2007年的時候發明的頭戴360度攝像頭的所謂街景項目兜售給了谷歌。谷歌立即決定開發這個項目,這就是后來著名的谷歌街景。
因為谷歌對 Sebastian 的響應非常積極,所以 Sebastian 干脆也就在2010年加盟了,成了 GoogleX 這個項目的創始人和負責人。
所謂 GoogleX 的意思就是眼前沒有什么收益,但是未來可能改變世界的項目,因為這樣的項目需要非常有眼光,同時需要有投入的決心,也需要有足夠強的能力。
同時最重要的,他也要負責谷歌自動駕駛隊伍的組建,其實這就是谷歌當年自動駕駛的來源。
谷歌無人駕駛項目在2016年12月14日的時候終于分拆出來,重新命名成立一家公司叫做 Waymo。截止到今年8月份,Waymo的無人車路測里程已經突破900萬公里,仿真駕駛測試里程也超過了50億英里。就在不久前的10月,據外媒報道,Waymo已開始向亞利桑那州乘客收取乘坐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費用,這意味著Waymo無人駕駛出租項目正式進行商業化。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遍地開花,火熱異常,連續幾年都登上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頂點附近。
我們雖然不能說自動駕駛技術的繁榮是因為這場比賽,但是這場比賽的確刺激了自動駕駛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中國的DAPAR大賽”——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
因此,受到DAPAR大賽的啟發,為了促進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中國一批有志之士,在2009年促成了第一屆“中國的DAPAR大賽”——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
中國的賽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被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希望通過真實物理環境中的比賽來交流和驗證我國“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研究進展和成果。
中國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無人車技術研究成果不應該只囿于自己的實驗室,中國的企業也不應該閉門造車,究竟是騾子是馬是該拉出來遛遛的時候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便是他們的“表演場地”。你們的團隊敢不敢來這個競技場PK一下呢?
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每年舉辦一屆,今年,“挑戰賽”將舉辦第十屆。
首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在西安舉行,賽事包括指定路線的規定動作測試、挑戰性測試以及特色表演。其中,規定動作測試為無人駕駛車輛基本行駛功能測試;挑戰性測試包含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識別以及障礙物規避等性能測試任務;特色表演為模擬城區道路及高速路上的行駛性能測試以及參賽車輛的自由展示。
2010年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分為基本能力(交通標志識別與基本駕駛能力)測試和復雜環境綜合測試兩部分,測試環境為長安大學校內場地。
2011年挑戰賽又來到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首次從封閉道路走向真實道路環境,在10公里的真實城區道路,設有交通信號識別、障礙物避讓、匯入車輛和U形轉彎等測試內容。
2012年,挑戰賽第一次在真實城區道路和鄉村道路環境中比賽,重點考核無人駕駛車輛的4S性能,即安全、智能、平穩、速度,同時設有霧天模式,以檢驗無人駕駛車輛在復雜路況和惡劣天氣環境下自主行駛能力。
從2013年開始,挑戰賽就來到了江蘇常熟舉行,道路環境更加復雜和多樣化;
2014年比賽內容包括城郊道路與高速公路的綜合道路行駛任務測試和城區道路特定行駛任務測試兩部分;
2015年,與往屆相比那屆挑戰賽還有很多新技術亮相,智能車路協同技術的應用成為大賽的新亮點之一。
2016年增加了對無人駕駛汽車的離線能力測試,首次提供真實高架快速道路、城區道路的測試環境與條件,首次實現了無人機與無人駕駛車輛的協同;
2017年新增了模擬橋洞、信號屏蔽區,更加豐富了無人車的測試環境。
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我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無人駕駛車輛比賽,經過近10年的賽事優化,推動了無人駕駛研發進程。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66瀏覽量
105337 -
無人駕駛汽車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50瀏覽量
37362
原文標題:你們的無人駕駛汽車敢拉到“中國DARPA大賽”遛遛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