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嘀嗒作響的定時炸彈
德國《商報》網站10月18日刊登《嘀嗒作響的定時炸彈》,稱印度人口紅利或成定時炸彈。報道稱,在印度,求職競爭非常激烈。今年夏天,9.35萬人報名競爭北方邦警察部門的62個通訊員職位。申請者中,數萬人擁有大學文憑,甚至有3700名博士愿意騎自行車往返于各個警察局之間傳遞信息。這份全職工作起薪折合約為每月230歐元。
報道稱,印度人口還在飛速增長,每年增加約1500萬人。莫迪曾承諾每年提供1000萬個新的真正的就業崗位,但實際上可能只有幾十萬個。據聯合國預測,最早到2024年印度就將取代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在該國近14億人口中,許多人首先在尋找一樣東西:工作。
報道指出,然而,人們越來越擔心高速的人口增長可能會成為一項重大風險。著名實業家阿南德·馬欣德拉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不能大量創造新崗位,印度將面臨“人口災難”。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印度國家銀行前首席財務官迪瓦卡·古普塔也警告:“人口增長也許會成為定時炸彈。”
中國也有“嘀嗒作響的定時炸彈”,這就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但人工智能的發展,也許可以拆除這顆定時炸彈。
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一種形式,它是能模仿人的某些活動的一種自動機械。一般能實現行走和操作生產工具等動作,可用在人所不能適應的環境下代替人工作。現代機器人都配裝電子計算機,通過編排程序,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如識別語言和圖像,并作出適當的反應等。
二、人工智能將極大地提高人類勞動生產率
9月5日據CNBC消息,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一項模擬顯示,人工智能至少在未來十年內,可能會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額外貢獻1.2 %。總體而言,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能會帶來13萬億美元的額外全球經濟活動,使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與引進蒸汽機等其他變革性技術不相上下。該研究所的模型預計,到2030年,大約70%的公司將采用至少一種人工智能,而且很大一部分大型企業將使用全方位的技術。
FrostData資本創始人、總裁兼首席運營官Stuart Frost表示:“我們現在處在大變革的前夜,人類所做的一切工作,其實都可以由AI(人工智能)負責。”
三、人工智能為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出路
中國由于人均資源不足,在改革開放后采取了計劃生育政策。計劃生育也給中國帶來極大的負面作用,中國已經是未富先老。
就中國的人口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政策應對,《中國新聞周刊》8月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張車偉。張車偉指出:據聯合國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2017年,中國人口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
張車偉擔心中國的生育率下降太快。他說,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990年時達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隨后開始逐漸下降。從200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1.5~1.6之間,屬于嚴重少子化。生育水平之所以下降得這么快,一部分原因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但根本原因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比如收入和教育水平提高,尤其是婦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婦女的勞動參與增加等。他認為,即便是放開生育,中國也很難恢復到生育率2.1的世代更替水平。
中國由于城市化率還不足60%,距離城市化率80%的目標還有空間,因此還可以有農業人口轉移的人口紅利。截止2016年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億8271萬人。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億92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億8973萬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7.35%。也就是說,中國還有3億農村人口可以轉移到城市。
近幾年來,獨生子女政策遭到質疑,認為獨生子女政策將給中國帶來災難性后果,中國將很快面臨勞動力短缺和養老金不足的問題。如果沒有人工智能的出現,這些質疑無疑是正確的。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勞動力短缺問題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反倒是那些生育率高而發展滯后的國家,如非洲大部分國家將會有大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就業問題。
中國勞動力紅利與人工智能銜接還有一個有利之處,是中國文化特別注重教育。中國政府也意識到必須將人口數量紅利轉變為人口質量紅利,加大了基礎教育投入。2015年,我國開始普及高中教育,并逐步分類推進普通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2016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87.5%。教育部2017年4月6日公布的《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適應初中畢業生接受良好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
2018年中國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820萬,其中一半是理工類大學生。2015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為515萬,其中也有一半是培養技術人員的。因此,保守估計,中國每年培養大約60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在數量上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的總合。充足的人力資源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四、中國的人工智能走在世界前列
人工智能使用大型數據集和算法來模擬人類行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都在競相對這項技術進行大量投資。麥肯錫報告指出,特別是北京,已經將人工智能作為其2020年五年計劃的一部分,并希望到2030年成為該技術的領導者。
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日在法國巴黎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說,中國已成為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最積極的國家。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楊立在報告發布會上說,中國成為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最積極的國家的主要原因有五:
一是中國是目前數字技術應用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大量的數據資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提供了關鍵的便利條件;二是市場氣氛活躍,多家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制定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許多初創企業也致力于進行和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或技術研發,期待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競爭力;三是中國政府已將人工智能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推力。四是中國民企對人工智能投入積極,使中國總投入超過美國。五是中國人工便宜,而人工智能要想真正的實現承諾,人工的底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的科技四巨頭中,(百度、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騰訊)投資帝國騰訊是出手最多的一個。騰訊持有特斯拉的股份,并擁有Fortnite開發商Epic Games的股份。自2017年初以來,騰訊參與的交易金額達105億美元。相比之下,在硅谷是最活躍的公司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的投資活動,遠遠落后與騰訊,參與的AI投資僅16億美元。
香港《華南早報》10月8日報道說,在北京郊區的一棟五層蘇式工廠大樓里,一群年輕女性整齊的坐在工位前,每天盯著電腦,進行著重復性的工作。她們需要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圖像,然后匯總成圖表。
報道稱,人工智能涵蓋了廣泛的技術,可以模仿人類執行一些智能性的任務,例如語言理解和物體識別,有時也被描述為機器學習。人工智能與普通計算機編程的區別在于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反復訓練來修正機器的能力,模仿人類思維的認知功能。但最初他們也必須用勺子喂,即對人工智能進行訓練,這便涉及到了人工智能的底層工作。Mada Code的項目經理表示,兼職人員每小時能夠賺取15到20元不等的工資,其中很多人是大學生和全職媽媽。很多人都喜歡這些無需動腦的工作。
清華大學的《2018中國人工智能AI發展報告》顯示,在2013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的AI產業吸引了全球60%的人工智能資金,并且在研究論文的數量和引用量方面排名第一。
參考消息9月20日報道,2018年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徐匯舉行。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申請專利數等指標來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大國,僅次于美國。
晨興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芹表示,進入到大數據和AI的時代之后,中國的創業者和投資者第一次有機會和全世界最好的創業者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來捕捉投資和創業的機會。他說,在AI時代,中國已有幾個獨有優勢:其一是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將帶來巨大的應用場景及蘊含著海量的數據;其二中國是一個教育大國,培養了大量的工程師和數學人才。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284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84瀏覽量
137407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或將能拆除懸于中國頭頂的“定時炸彈”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