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相機是每一家相機制造商的標志性產品,是其集先進技術大成者,可沒有一家廠商像富士一樣采用同一套電子系統、同一卡口發展出兩款旗艦相機。在新旗艦X-RPO2發布半年之際X-T2接踵而來,二款產品時間差之小,為了實現產品差異化,富士在X-T2上采取了“加壓超頻”+硬件強化方式,讓其真正一只腳邁入專業市場。
革新關鍵:CIS
在X-PRO1起富士微單相機一直沿用索尼16MP、APS-C格式CMOS傳感器,富士不停對該傳感器進行定制改造,把拜耳陣列改為X-Trans陣列,加入了相位差對焦,可局限于傳感器讀取速度,AF性能始終沒法實現質的突破。在1英寸機型、M43實現了20MP時,16MP已是可換鏡頭相機中像素最低者,更換新CMOS傳感器成燃眉之急。
(X-T2樣子與X-T1差不多,但質感、做工細節提升非常明顯)
在X-PRO2上富士終于將CMOS傳感器提升到24MP級別,最高連拍速度達到了8FPS,對焦速度更是有了質的提升,不過X-PRO2沒有發揮出該傳感器的潛力,直至X-T2出現。
X-T2的X-Trans CMOS III有效像素達到了2430萬,改變了表面的RGB三原色濾鏡排列順序,以減少偽色與摩爾紋,感光度范圍為ISO 200至 ISO 12800,最低/高可擴展到ISO 100/ISO 51200。
下圖是X-T2與D7100在不同感光度、不同格式的對比照片,X-T2采用XF35mmF2 R WR鏡頭、D7100采用AF-S DX Nikkor 35mm f/1.8G鏡頭,光圈設定為f/4.0,白平衡設定為白熾燈白平衡,RAW照片采用Lightroom轉換為JPG,默認設定。在基準感光度下(X-T2為ISO 200,D7100為ISO 100),在曝光時間相差近1ev下,二者畫面曝光量相約(見下圖一,RAW格式拍攝),可當感光度提高到ISO 3200或更高,X-T2即使曝光時間更長,RAW格式照片畫面曝光量明顯低于D7100,大約相差1ev(見下圖二為RAW格式拍攝,圖三為JPG格式拍攝),該問題直至感光度提高到ISO 25600后才會改變。
接下來一組照片(可點擊查看大圖)是X-T2與D7100在RAW格式下高感光度對比,由于X-T2在高感實際指標低于理論指標,因此增加一組后期提亮1ev的對比照片,相機、鏡頭設定與前文一樣。
與D7100相比,X-T2傾向放棄部分細節以抑制噪點表現,因而畫面暗部更為干凈、整體細節不如前者豐富,在提高ISO 25600后高感表現整體不如前者。X-T2的高感表現沒有宣傳那么神奇,但可用感光度范圍不會比主流的24MP APS-C相機遜色。
相比像素的增加,X-T2對焦性能提升更具實質性意義,X-Trans CMOS III傳感器中央區域部分綠色像素中帶有相位差對焦傳感器,對焦點總數達到了325點,其中91點是相位差對焦點,更關鍵是傳感器讀取速度是上一代產品(X-T1)的兩倍。
在X-PRO2發布之時,富士也宣稱其讀取速度是上一代產品的兩倍,只是在規格表上沒有體現出來,這次X-T2不一樣了——X-T2標準狀態下最高連拍速度為8FPS,與X-PRO2一致,改用電子快門時,CMOS傳感器能夠獲得更高的驅動電壓,連拍速度提高到了14FPS;即使是機械快門下,加裝了VPB-XT2豎拍手柄與三電池加壓超頻后,連拍速度也能達到了11FPS,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可長時間持續的連拍模式,而非索尼式的電容供電瞬間高速連拍模式。
(X-T2連拍速度與持續時間表)
更有意思的是VBP-XT2手柄帶來不僅僅是連拍速度提升,還能提高AF速度、EVF刷新率,縮短拍攝間隔、快門時滯、間隔全黑時間,為此富士為了X-T2設定了標準與增強(Boost)兩個性能模式,具體見下表。
(標準與增強模式性能差異)
此外,X-T2是富士首款引入4K視頻的相機,也證明其傳感器讀取速度的提升。X-T2能以1.17倍裁切率、5120×2880輸入分辨率下變換到3840×2160分辨率輸出4K視頻,最高幀速為30P,以及以3000×1686輸入分辨率下變換到1920×1080輸出1080P視頻,最高幀速為60P。在拍攝視頻時可應用各種膠片模擬模式,還可以HDMI輸出F-LOG格式的4K視頻。
(富士X-T2與松下GH4視頻截圖對比,依次是X-T2@1080P、GH4@1080P、X-T2@4K、GH4@4K,可點擊查看大圖。X-T2搭配XF10-24mmF4 R OIS鏡頭,GH4搭配H-H014鏡頭,最高畫質設定,X-T2超高清視頻分辨率表現不亞于GH4且無GH4的偽色、摩爾紋,動態范圍表現遜于GH4,可惜單次最長拍攝實現限制在10分鐘)
AF實測
有了高速讀取的CMOS傳感器只是提高相機AF的第一步,在X-T2上富士如同D5、1DX II加入了AF微調功能已幫助用戶尋找適合自己的對焦感覺,而且樣式比尼康、佳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X-PRO2開始新增的對焦點選擇搖桿在X-T2上得到繼承,搖桿雖然不大,但阻尼非常恰當,選擇對焦非常順暢)
在X-T2菜單中新增加了6個AF-C自定義設置,分別是1.基礎,作為常規移動對象拍攝的標準設置,可以理解為是一種通用模式;2.忽略障礙,適用于當原對象脫離取景或被障礙遮蔽時其他對象進入取景范圍;3. 加速/減速,適用于速度存在顯著變化的對象,與采用配備線性馬達的鏡頭用于高速對焦跟蹤拍攝時效果尤佳;4. 意外進入取景框中的對象,允許相機對進入對焦區域的對象即時進行對焦,對距離相機最近的對象進行優先對焦,是對突然進入對焦取景框中對象進行對焦拍攝的理想設置;5. 不規則移動對象,當對象移動速度在不同方向呈現顯著變化,時而進入或脫離對焦區域時最為適用,是進行移動現場拍攝的理想之選;6.自定義,帶有對焦區域切換靈敏度、追蹤對象靈敏度以及移動主體靈敏度三重不同設定。
富士設計AF-C自定義設置的想法與當年小DC場景模式很相似,能為剛入門不知使用、設定的用戶提供幫助,只要根據當前拍攝模式選定合適的AF-C設置,捕捉運動物體成功率能夠大幅度提高(具體可以參考早前X-T2試用)。在自定義選項中設定細節則不如旗艦單反相機的豐富,整體設定更適合入門到中階用戶,尤其是老法師們。下面是X-T2對焦體驗視頻,AF-C設定,XF35mmF2 R WR鏡頭鏡頭與Lexar Professional 1000x 32GB SDXC UHS-II/U3存儲卡:
從視頻中可見,X-T2在對焦速度提升非常明顯,把焦點從遠拉近或是反向操作不再拉風箱;在高速連拍RAW+JPG多張照片直至連拍速度降低后,機器雖然不能在短時間內將照片寫入存儲卡,但不影響用戶回放、放大照片,較X-T1有大幅度改善,在微單中算是中上成績水平。有意思的一點是,X-T2在AF-C非常傾向采用ISO 400,而不是基準ISO 100。
(在豎拍狀態下,X-T2屏幕依然向上翻轉,設計非常友好,對焦也更為舒服)
結語
在第一代X卡口相機上富士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鏡頭群,焦距從從15mm覆蓋到1200mm(等效135畫幅),而且不像M43卡口那樣擁有大量重復焦段、定位的鏡頭,更不似NX卡口有大量全副焦距設定的鏡頭,目前唯一短板是缺乏一枚恒定F2.8的超廣變焦鏡頭,完善度已經是微單中最佳。加上新CMOS傳感器帶來的AF巨大進步、連續拍攝能力的提高、操作性與做工的改善,X-T2戰斗力不亞于中端單反相機,若以單反相機作為對比,它介乎于佳能6D與尼康D750之間,真正一只腳邁入專業領域,完成了富士多年愿望。
更多X-T2樣張:
(ISO 200,f/2.8,1/60s)
(ISO 280,f/2.8,1/640s)
(ISO 200,f/4.5,1/200s)
(ISO 250,f/3.6,1/250s)
(ISO 200,f/2.0,1/2000s)
(ISO 400,f/4.0,1/1600s)
(ISO 200,f/2.0,1/56s)
(ISO 400,f/10.0,1/2s)
(ISO 4000,f/2.0,1/40s)
(ISO 400,f/2.0,1/950s,RAW格式處理)
(ISO 400,f/5.6,1/350s,RAW格式處理)
(ISO 400,f/5.6,1/400s,RAW格式處理)
(ISO 400,f/2.0,1/140s,RAW格式處理)
(ISO 400,f/4.0,1/80s,RAW格式處理)
(ISO 2000,f/2.0,1/40s,RAW格式處理)
(ISO 1250,f/2.0,1/40s,RAW格式處理)
-
相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50瀏覽量
53587 -
富士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9瀏覽量
223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