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好幾個方面來看:
1)戈恩帶給日產的過去的動作
2)戈恩2017年把精力集中在雷諾和三菱上之后,日產的情況
3)日產的未來,由日本的本土管理層可能帶來的問題
第一部分 戈恩給日產帶來的東西
1993年陷入經營危機的日產汽車從雷諾汽車獲取了資金援助,代價就是雷諾成為日產的最大股東。雷諾派遣卡洛斯戈恩就任日產的COO(首席運營官),戈恩使用大膽的手法重整了日產的經營。
曾經讓日產汽車陷入經營危機的是巨額的債務,在1999年那時大概有3兆日元(約合人民幣2300億元)的負債,在那年日產已經負擔不起這個債務的利息。
日產汽車曾和美國福特汽車進行合作談判,但是沒有成功。然后叉與雷諾談判,在決算期限前才達成一致。
戈恩主要推動了之前日本的管理層不敢想的事情,關閉工廠、削減員工、縮小店鋪等措施,主要從失學的整體進行縮減,之前的措施主要考慮不舍棄老員工,不裁員,但是對于處在債務堆里面的日產而言,戈恩的堅決推進拯救企業的措施,對人員進行整理和資產、零部件的采購價建議。這一切有點像我們熟知的國企改革,讓許多人失去了工作,但是戈恩準確的把握住了發展方向,比如在快速增長的領域進行積極的預測和對應的投資,比如說中國市場(日系汽車制造商中,日產是最早進入中國,和東風汽車進行合作的,日產汽車在中國的銷量超過豐田汽車),在這場減少支出,增加產品的過程中。
在輕型車上,2017年雷諾日產聯盟的總銷量達到1061萬輛,擊敗了大眾集團的1053萬輛,成為全球銷量冠軍,日產和雷諾在部件的協同,在很多地方還是省錢的。2017 年,日產汽車全球銷量577 萬臺,其中在華銷量超過150 萬臺,. 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看之前的大決策都是對的。
日產在美國的銷量(1993-2017)
日產在中國的銷量,掛日產的牌子
在新技術領域,日產這么積極推動純電動汽車,以LEAF為代表,我覺得戈恩還是還是那個big boss。從現在的眼光來看,2010年盡可能早的切入電動汽車也是對的。從日本的傳統思維角度來看,純電動汽車這樣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以日本管理層的角度看問題,豐田、本田、馬自達還有其他一眾現在在純電動上面什么樣子?
以下這個數字是2017年中的比例,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超過了35萬臺。
第二部分 戈恩的卸任
2017年,日產汽車公司宣布,卡洛斯·戈恩自2017年4月1日起將卸任日產CEO,將由現任日產聯席首席執行官 Hiroto Saikawa(西川光人)接任。在辭去日產CEO職務后,戈恩將繼續擔任日產汽車董事長。戈恩還將保留雷諾和雷諾-日產聯盟董事長兼CEO的角色。
這里還是一個本質的問題,雷諾-日產聯盟交叉持股,管理層也盡量融合,但還是存在不同的管理文化,西川廣人作為繼任者,從思考方式上面,難免對于獨立去做決策,考慮日方員工和相關利益是需要考慮的。其實這個事情是存在積怨的,戈恩之前類似主宰者一樣,在努力協調整合雷諾-日產公司的企業文化,在處理日產與雷諾之間的關系中是否存在偏向性,這是內部才能搞的清楚的事情。 除此之外,更關鍵的是繼任者是否有能力實現戈恩制訂的激進目標——“Power 88”!幾年前,而戈恩為日產制定“Power 88”的戰略中,要在2018年實現8%全球市場份額的銷量目標和8%的經營利潤率。但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這樣的高要求根本完不成的,你看看
其實從AESC,從Calsonic Kansei 那樣,戈恩是把上游的綁定打掉,把所持康奈可公司(Calsonic Kansei Corp)股權出售給私募股權巨頭KKR & Co.(KKR),康奈可是日產的最大供應商。從某種意義上,增大了采購的機動,但是動搖了日本之前的供應商和車企之間的利益同盟,丟出去的日本零部件像不像美國的零部件企業失去競爭力,真的不好說。
第三部分 日產的未來
我覺得這個事情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雷諾的角度來說,老大給日本人給埋了。這事以后怎么說呢,我們只能往前看,未來三家車企,日產、三菱和雷諾,坐在一起談,有關車企的利益,有關零部件的采購和上游的利益。談起來會很費勁,我覺得汽車產業是個利益復雜的地方,真的需要很大的魄力和膽識才能操盤,即使這樣也會得罪很多人。汽車行業崇拜英雄,但是英雄也有落寞的時候。
日經的圖,是完全從日本方面看這個架勢
小結:2019年開始,汽車行業肯定不可能按照之前的估量來走,到時候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也會讓很多人失望。
-
汽車行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7瀏覽量
15377 -
純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5文章
464瀏覽量
25695 -
日產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9455
原文標題:戈恩如果下臺會對日產的未來帶來多大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S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