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主要增長引擎紛紛啞火,頭部企業裁員關廠,對于自我革命的車企而言,這場危機可謂雪上加霜。而巨人的轉身本就不被市場看好。當一個行業面臨全新的發展賽道,并非順著車道跑就一定能避免被洪流淹沒,跑得再快也沒用,除非變成船。
金九銀十,傳統上的銷售旺季并未如愿而至,今年1至10月,中國市場汽車共銷售2287萬輛,同比下降0.1%,持續回落。其中,10月份汽車銷量為238萬輛,同比下降11.7%,為2012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經銷商庫存高企,四季度大跌成定局,這是汽車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有史以來最差的光景:狂奔十幾年的車市將首次迎來全年負增長。而且,這股寒流或將持續數年。
放眼大洋彼岸,美國車市也終結“七連增”,特朗普揮舞的關稅大棒會雪上加霜;歐洲則因排放新規一夜入冬,今年9月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3%,四季度銷量暫無曙光。
一時間,全球車市主要增長引擎紛紛啞火。最大的三個區域市場告急,意味著全球車市進入冰點。部分美系車企甚至出現裁員潮,大眾位于沃爾夫斯堡的工廠也因產能瓶頸而短暫關閉。
消費端萎縮,占據百年汽車業上游的生產端早已開始反思,電動化和出行服務的轉型改革之路已然確立。各家車企用盡渾身解數,但仍缺乏一個看似可以落地的美好故事,讓資本市場甘之若飴地掏錢支持。
褪色的銷售旺季
“今年的金九銀十名不副實!”上海一家別克4S店陳姓銷售顧問對《財經》記者抱怨,“也就十一假期里人多一點,隨后又歸于沉寂。”時值工作日午后,店內僅有一組簽約客戶,工作人員圍在前臺聊天。而往年此時店內應該是人滿為患。
工作三年的林先生放緩了自己首次購車的計劃,他對《財經》記者表示,一是今年股市不好,購車款逐步貶值;二是聽說國六要落地,自己要買的車型暫無國六銷售,只能持幣觀望。
一位從業近20年的周姓銷售人員稱,現在靠售后賺錢,大眾、別克保有量大,依托保養、維修等后市場服務還能維持,但店里也在減員增效。按照廠家要求,店內需要設置一位專職銷售支持顧問,幫助客戶上牌。市場不景氣,有些經銷商削砍了類似崗位,或者由集團公司共用一名顧問?!艾F在是按單給錢,如果一個月上牌不到三四十,根本覆蓋不了專職雇人的成本。”
市場的低迷,讓經銷商和廠家間的關系變得脆弱。
“我現在完全是賠錢賣車,大家支撐得很艱難。”一位王姓投資人在陜西延安開了一家廣汽菲克4S店。他向《財經》記者表示,建店成本4000萬元,兩年來刨除固定資產,凈虧損2000萬元。原本希望借助賣車引流然后通過后市場補貼,但難以為繼。
記者了解到,現在廠家普遍壓庫,有的二級經銷商直接向廠家現款批量拿貨,價格比4S店還低,市場價格由此波動,為此,有的品牌旗下近百家經銷商已聯合起來準備和廠家展開談判。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對《財經》記者表示,四季度是傳統車商的銷售旺季,但是預計今年12月車市銷量同比下滑至20%。2018年全年銷量同比下滑幅度或達5%。
業內普遍認為,GDP年度增速與乘用車市場往往存在正相關,今年GDP增速趨穩的背景下,車市卻下挫不止。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解釋,從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數據分析,民營企業的利潤增速放緩、賬期增長,虧損企業增多。近五年來,民營企業從業者一直是新車主力消費人群,面對企業營收變難、收入增速放緩,他們收縮了首次購車需求。
在2018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博覽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演講中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盤活存量,拉動增量;第二,通過大力發展汽車金融,提高消費金融的滲透率,挖掘潛在的需求來擴大消費;第三,開拓農村市場,讓農民通過購買商用車作為生產工具,實現致富。當其生活水平提高后,刺激乘用車市場需求。
在郎學紅看來,今年僅僅是開始,明年車市同比下滑或至10%以上,中國車市開始進入周期性低谷,周期或達三年及以上。
“國內車市怕很難超過3000萬的年銷量了?!遍L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長安新能源總經理李偉對《財經》記者表示,國內車企面臨很大挑戰,微增長、負增長時代來臨。
另一大主機廠也表示了上述擔憂。比亞迪方面告訴《財經》記者,中國汽車市場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已從增量市場進入到存量市場的新發展階段。汽車消費市場逐漸受消費升級、結構性增長的影響。鑒于今年整體市場的表現,不排除市場下滑趨勢會持續一段時間。
目光轉向大洋彼岸,美國車市放緩早已開始。2017年,全年銷售1725萬輛,同比下滑1.8%,美國汽車市場結束了它連續七年的增長紀錄。但由于美國經濟形勢相對良好,消費者信心較足,2018年3月和6月都出現逾6%的同比增速。
(2018年1月15日,美國底特律,消費者在2018年北美國際車展上參觀新款汽車。圖/視覺中國)
其實,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汽車行業發展早,銷量增速已穩定在1%-2%較低水平,偶有上下波動屬正常現象。不過2018年開始,特朗普政府主動挑起的貿易戰將對美國車市造成沖擊。
歐洲一夜入冬
今年前八個月,歐洲新車注冊數增長6.1%,高于近三年歐洲車市3%的平均增長率,8月增幅更是高達31.2%。然而,到了9月,歐盟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3%,驟然將前九個月累計增幅拉低至2.3%,歐洲車市一夜入冬。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今年初預計,歐洲全年汽車銷量將微增1%,四季度歐洲汽車銷量將繼續承壓。
一夜入冬背后是更嚴格的排放測試新規于9月1日起生效,同種車型在新規下測得的排放水平較原先高6%-16%,大量未通過新規認證的車型面臨禁售。8月的火爆部分原因也是各家車企趕在新規之前加速清庫存,也就是說,需求在前八個月提前釋放。
“歐洲市場的銷量并非由市場需求驅動,而是受到排放新規的沖擊,影響還將持續6個-9個月。”寶馬集團CEO科魯格10月2日在分析歐洲汽車市場前景時如是表示。寶馬集團商業傳播部負責全球銷售事務的Emma Begley告訴《財經》記者,寶馬基本完成規程切換,銷售目標不受新規影響。但寶馬集團(BMWG.DE)仍在9月25日下調了一些利潤預期,并解釋稱盡管寶馬旗下車型已在新規生效前獲得認證,但規則切換導致全行業供應鏈混亂和超出預期的價格戰。
大眾集團(VOWG_p.DE)也趕在新規生效前調低了利潤預期。9月,大眾集團在歐洲前五大汽車市場上銷量砍半。新規生效時,大眾旗下一半的車型都面臨禁售。大眾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預計有20萬-25萬臺新車將被延遲交付,但能在四季度內消除影響。
據崔東樹分析:歐洲車市9月的猛跌主要緣于供給不足,需求是健康穩定的,只要后期供給改善,銷量將逐步回歸正常。
然而,禁售和延遲交付只是排放測試新規帶來的短期影響。中長期來看,更嚴格的測試導致認證排放量上升,將推升消費者所需繳納的排放稅,對車企完成減排目標形成更大壓力,倒逼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這些都將使得歐洲汽車市場在未來幾年長期承壓。
10月9日,歐盟各國環境部長同意將2030年汽車減排目標設定為35%,即車企須在2021年的基準上將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35%。目前,車企們還在為2021年的減排目標發愁,咨詢機構預測至少有8家大型車企無法達到2021年目標,面臨數億歐元的罰款。
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參加了10月11日在盧森堡舉行的環境部長峰會,她向《財經》記者透露,各國在減排議題上的立場愈發積極,電動車的普及意味著減排已非技術問題,而是車企的利益問題,歐盟不大會繼續向車企讓步。
燃油車豐厚的利潤令歐洲車企一度對電動化十分猶疑,但排放超標的巨額罰金使得它們不得不擁抱電動化。電動車目前依舊昂貴,配套設施也不完善,車企普遍擔憂歐洲消費者短期內不愿接受電動車,多家車企目前出售的電動汽車都是不盈利乃至虧損的。
不過,倒逼機制正逐步生效。2018年上半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加42%,累計保有量突破100萬輛。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生產和供應鏈管理負責人Markus Schfer告訴《財經》記者,目前推出電動汽車正是時候,消費者和基礎設施都較以往更為完善了。
(2018年6月11日,德國漢諾威IT展上的德國大眾無人駕駛電動汽車。圖/視覺中國)
危機倒逼下的自我否定
早些年,伴隨能源革命、互聯網企業的沖擊,傳統車企或主動、或被動地踏上轉型征程。全球車市的萎靡,給這條充滿荊棘之路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巨頭們往往是前進的阻礙者,一是因為它們體量大轉身慢,二是因為它們身為存量技術的既得利益者。不過,直面危機時,停于紙面的想法就可能付諸實施。
“汽車行業正在進行一場百年一遇的大變革,電動化是這場變革的主體?!弊鳛樨S田公司的第三代創始人、61歲的豐田章男在去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做出了上述表態,他覺得豐田入局電動汽車都有點晚了。
直至去年底,豐田才正式亮相“電動化”戰略:2020年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2025年停售傳統燃油車。
豐田曾非??咕茈妱榆嚶肪€。一方面豐田是混合動力的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豐田將氫能定位為“未來的清潔環保能源”。
第一代“普銳斯”的開發負責人、豐田會長內山田竹志曾對日本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純電動車還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汽車全部電動化的時代不會到來,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將長期成為主流。然而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純電動車型銷量暴增,讓豐田錯失了一波市場紅利。
作為豐田公司創始人豐田喜一郎之孫,豐田章男著手開啟公司又一次轉型。公司架構的調整就是變革第一槍。2016年4月起,豐田實行內部公司制,這些公司被授權擔當獨立的單位運營,并調整了公司高管陣容。豐田章男的目標是復制硅谷初創企業的流線型運營,打破傳統從企劃、設計研發到生產落地均由主工程師負責、分工獨立完成的傳統模式。
今年10月1日,豐田設立了專門的電動車研發部門,叫做“ZEV工廠”。這一新部門有200名工程師,負責公司所有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具有從汽車研發到量產一條龍負責的功能。在研究電動化產業鏈后,去年底,豐田宣布加強與電池生產商松下的合作,包括共同開發固態電池。固態電池預期可以提供更短的充電時間和更長的續航里程,而且比現在使用最多的鋰離子電池更加安全。
車輛的電動化進程,亦加速了豐田布局出行領域的進程,豐田章男曾稱:“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是制造汽車,而是谷歌、蘋果,甚至Facebook這類公司!”
豐田章男想把豐田轉型為出行公司。今年10月,軟銀和豐田共同出資20億日元(175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名為莫奈(MONET),這是移動網絡(mobility network)的縮寫。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說:“汽車正在成為半導體的集合體,而不是螺絲、螺栓和螺母?!?/p>
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豐田展示了名為e-Palette Concept的新一代電動車,同一車型可衍生出可移動的咖啡店、小型醫院、辦公室等形態,適合拼車、共享乘車、貨物運送、產品銷售等多方面商業用途?!埃ㄋ┏搅艘酝嚨母拍?,可向顧客提供包含服務在內的全新價值,是我們為實現未來移動社會而邁出的重大一步“,豐田章男曾如是說。眾多車企向外延伸,戴姆勒(FWB:DDAIF)選擇了內外兼修,把矛頭指向自己。
蜂擁出行服務
在可以預測的未來,私家車或許不會消亡,但汽車銷量下降將在今后成為必然。無人駕駛的共享汽車將成為主流。
為免淪為科技巨頭的代工廠,車企紛紛想把自己變成出行方案提供商。
通用汽車是汽車公司轉型的領跑者之一。在技術儲備上,L2、L3的輔助駕駛和V2X技術研發了多年,可規?;a適合自動駕駛的硬件產品,千萬輛級的銷量可支持采集數據,既有的資金可收購領先的創業公司,兩條腿走路。
目前,通用汽車有兩個相互獨立的不同技術路徑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團隊,Super Cruise團隊和Cruise Automation,前者是漸進式的,后者是跨越式發展。
Super Cruise是通用自主研發的L2自動駕駛技術,目前為凱迪拉克CT6搭載,被認為是全球首款可以讓雙手離開方向盤的量產系統。原凱迪拉克總裁約翰·德尼?。↗ohan De Nysschen)在今年初對《財經》記者表示,搭載系統車型的銷量高于預期,大約占所有CT6車型的25%。
以Cruise Automation為代表的跨越式發展大多依靠收購模式。2016年3月,通用斥資10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 Automation,讓初創團隊保持獨立運作。2017年10月又收購了激光雷達初創公司Strobe,相關產品也將應用于Cruise Automation。
5月,Cruise Automation獲得軟銀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22.5億美元投資。
今年初,通用宣布計劃于2019年在共享出行領域布局沒有方向盤的無人駕駛技術。這一計劃顯露了在自動駕駛之外,其布局共享出行的野心。
2016年初,通用開始布局共享出行業務Maven,原有的多個共享服務項目統一于其下。在這個項目中,Maven Gig是一個有趣的子選項,用戶通過提交額外的材料和信息,可以使用租賃車輛參于網約車、送外賣等零工經濟。通用汽車旗下的凱迪拉克品牌則推出BOOK by Cadillac(下稱“BOOK”)的出行業務。這是會員制的項目,參與者每月支付1800美元的會員費,就可以選擇使用CT6、XT5等高配車型,每個用戶每年可以更換18次,沒有里程的限制。
據BOOK by Cadillac全球總監劉恩琳(Melody Lee)透露, 80%的會員不是凱迪拉克車主,很多人會把它當做第三、第四甚至第五輛車來使用。同時,許多會員只是短暫居住在某個城市,可能是商業咨詢師、職業運動員、房地產從業人員等,手頭沒有太多現金去買車。
德·尼琛告訴《財經》記者,“目前訂約的用戶可能從未打算過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賺的錢不夠覆蓋成本,這也是典型的創業現狀。”BOOK被看成是一個類似Google或者Facebook的創業項目在運作,盡可能不受限制地展開,盡量多去了解客戶類型和需求,并及時調整提供的產品。
中國車企也有類似的動作,有人把眼光放到了軌道交通。
中國的交通體系具有電動化基礎,高鐵、電動自行車、電動公共交通等,用戶已經形成電動化出行的習慣。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 01211.HK)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提出要做綠色大交通,電驅動的軌道交通就是綠色大交通的切入口。他的產品是云軌。隨著汽車普及率的提高,中國三四線城市出現擁堵。然而這些城市建造地鐵并不劃算,這就給了云軌這樣的中運量交通運輸工具一種機會。
比亞迪方面在回復《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外部因素促使比亞迪去覆蓋城市交通電動化市場,打造立體化交通網絡。其用五年時間打造了跨坐式單軌列車(云軌),于2016年正式發布。比亞迪首條云軌路線在2017年9月于銀川正式通車并商業運營。同時,比亞迪將云軌產品向巴西、菲律賓等國輸出。
然而這樣的轉型并非一帆風順,政策指揮棒作用十分明顯。今年3月9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投資項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地嚴格控制城軌車輛新增產能。城軌車輛產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區,不得新增城軌車輛產能。
諾基亞窘境再現?
似乎什么都沒做錯,但被時代拋棄。諾基亞式的窘境正在逼近百年汽車業。
體量龐大、資金流雄厚、有百年品牌、職業經理人足夠勤勉、自稱有深厚技術儲備,但汽車巨頭們沒有互聯網基因,無論它們試圖講出多么好聽的轉型故事,在資本眼里仍不受追捧。
銷量下降、利潤下滑、關閉工廠、全球裁員,百年福特又陷危局。今年9月,福特在華銷量劇降43%,1月-9月銷量同比減少30%。今年Q3財報也同樣慘淡,雖然營收達376.66億美元,微增3.3%,但凈利減少37%至9.91億美元。
隨之而來的將是節流。據法新社10月份的報道,福特汽車擬關閉其在法國西南部的一家變速箱工廠。稍早前,福特已在北美停售多款轎車。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擁有20.2萬名雇員的福特計劃全球范圍內裁減7萬名員工。但福特方面對《財經》記者表示這是外媒誤讀,將受薪和時薪員工的概念弄錯,不過福特全球確實在進行架構重組。
若將原因歸結到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和共享化等潮流,其實福特并非沒有想要去抓住機會。早在穆拉利時期,他就想推動福特成為車載娛樂信息系統的行業領導者,但MyFord Touch等系統沒有被消費者接受。
馬克·菲爾茲則是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更為激進的倡導者。他領導下的福特把大量的資金用于收購各種移動出行的創業公司,10億美元收購Argo.AI,還買下SAIPS和Chariot初創企業。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不等于成功,過快投入到難以盈利的自動駕駛領域,可能過早放棄了自己賴以生存的盈利來源——汽車制造業務。2015年底,“金牛座”推出之后,福特新車研發節奏明顯放緩,在華主要合資公司長安福特兩年多時間里沒有新產品上市。
過快轉向自動駕駛出行業務,過早忽視制造主業,過慢的市場反應,激進與遲鈍之間的不協調,讓福特游走在失意的邊緣。
最近半年來,福特汽車股票下挫21%,通用汽車下跌10%,豐田汽車跌幅達10%,大眾汽車下跌10%。
而剛剛實現季度盈利的電動車企特斯拉(NASDAQ:TSLA),早已超越通用、福特,成為全美市值最高的汽車股。在這背后,折射出的是資本市場對于傳統車企增長前景的保守態度。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07瀏覽量
231479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311瀏覽量
54211 -
電動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300瀏覽量
8067
原文標題:汽車業至暗時刻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