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份《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凸顯出當下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之痛。
在科技市場突飛猛進、國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怎么看人工智能產業都站在了風口上。而且在中國發展人工智能又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科技市場極其受投資市場追捧,且深度學習算法模型的訓練都需要大規模數據集,而中國各行業沉淀著大量數據。為此,很多人工智能企業都將中國當做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的主戰場。
但事與愿違的是,技術實力并不等于變現能力,技術領先也不一定就具有商業價值。
▲2018年預計營業收入在10億以上的人工智能企業只有8家,絕大部分企業年營業收入不足2億。
上期,我們提到偽人工智能正充數著我們的市場,但其實人工智能市場的現象遠不止此。除了“偽人工智能”之外還有概念化、落地難、變現難幾種,也是人工智能市場的普遍現象。
▲應用于各類市場的激光雷達
回答好“有什么用”、“誰愿用”和“怎么用”這三個大問題是目前人工智能在產品應用創新層面,主要解決“浮”、“散”、“茫”三大詬病的主要擊破點。歡創科技CEO周琨在接受網易專訪時表示一個合格的人工智能公司必須是要有下面三個層面的內在素質:
第一點:技術能力
技術能力分為許多方面:品牌優勢,品牌公信力足,能得到很多消費者認可;網絡優勢,用戶多,客戶群廣;規模優勢,出貨量特別大,渠道廣;技術穩定性,團隊長期的打磨以及積累,在一定的時間段擁有有競爭力的技術,并保證其穩定性。
第二點:產品落地能力
這個也是針對于現有市場亂象中的“概念化”,許多團隊用一些虛無的概念去展現智能,明明技術并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還是毅然超前的創造了一個理念,卻不去攻克現有的技術難關。
第三點:商業運作能力
許多公司擁有一些無法“應用”的高科技,找不到合適的市場,這也就意味著無法變現。長期以往,一個產品沒有找到最適合它的應用市場,卻還要花幾十倍的力氣去研究維護它,那么可以說是看不到未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的未來必然會很美好。科技類市場因其本身的特性就不似于普通的市場,它是面向全球的不封閉直通市場,我們正在國際市場的中心,這是一個機會。
但市場在這么大的強壓之下,處在風暴的中心的人工智能行業若不能解決商業落地問題,可以說打擊是致命的,在投入不斷增加卻始終不見回報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企業能堅持下去呢?
-
Tech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11081 -
Sensor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4瀏覽量
495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