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駕照有啥用啊,反正又買不起車,加不起油,交不起罰單和停車費。”同事望著公司旁一所駕校院子里,似有自嘲的在說到。彼時為夏天,太陽正盛,練車的小伙子小姑娘們臉頰紅彤,額頭滲汗,即使打著太陽傘,那一股熱浪還是讓人窒息。
說起來,這位同事當年上大學,趕著風潮,和同學一起考駕照,暑假倆月曬成了黑炭把駕照拿到手,可一直到畢業五年才買車,前陣子違章停車罰了不少錢,每日悔恨,養車怎么這么貴,也才有了上述對駕校的吐槽。
現如今回想起同事幾個月前的吐槽,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還代表了當下車主的心聲。買車是一個門檻,養車亦是一個門檻。
如今汽車市場風云變幻,行情式微,新能源異軍突起,傳統車企壓力重重,造車新勢力乘勢攪局,未來幾何,誰都不好說。而關于賣車與買車,以及汽車制造商們到底該向誰服務,筆者在此有話要說。
市場見衰 未來不明
據全國乘聯會數據統計,2018年截止目前為止,全國前十一個月,產銷數據分別為2532.5萬和2542萬,同比下滑2.6%和1.7%,要知道,這是中國汽車市場多年來保持高速增長后的首次下跌。
2018年汽車市場遭遇寒冬,并不是說著玩的。而原因,其實也是多方面,從行業內部來看,2016年國家發布優惠政策,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打五折,2017年七五折,而2018年則是沒有折扣,連續兩年的利好政策,極大的刺激了人們對汽車的購買欲,而同時,亦是透支了市場的消費,2018年出現銷量下滑,算是料想之中。
從外部環境來看,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對于財產的分配有不同的想法,譬如說買房優于買車,一旦花了大價錢,買車的議程就得緩一緩。
從用車角度來看,因為汽油價格的飄忽不定(不過,總體來說油價見漲多于下跌),環境污染導致國家對于汽車政策愈加嚴苛,城市交通壓力山大等等諸多因素,使得用車環境變得復雜,一是成本高,二是開車容易停車難,說到底,用車愈加不方便了。
銷量下滑意味著各大車企們效益不行,而為了企業的持續發展,必須要尋找新的途徑,不然就是等死。因而也有了我們今天的命題,汽車銷量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
新能源改變行業格局的呼喊甚囂塵上。而從數據來看,盡管新能源每年依然保持著遠超50%的增速,但即使是2018年,截止到11月份,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為103萬輛,和燃油車相比,連芝麻都算不上,市場份額太小。
可見,哪怕是汽車行業的大風口,要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勢力,尚需時日。入局共享是否值得期待。
入局共享是否值得期待
如果一切問題,只是需要時間來解決的話,那就不是問題了。今年不行,還有明年嘛,明年不行,還有后年嘛。新能源因為可以解決當下資源以及環境問題,普遍被看好。
不過,當下時刻,車企們指望靠新能源成為銷量增長新引擎,顯然是不合適的。我們從一個新穎的角度來分析。車企們把車賣給車主,包括后續4S店維修保養,其實都是旨在服務于車主,那對于沒有車的人群,其實是無暇顧及。
而根據有關數據來看,2017年末,全國私人汽車保有量約為1.9億輛,其中不乏一人,一家庭擁有多輛車的情形。如果說,車企們只是將車主定義為自己的客戶,那么服務的對象就僅限于1.9億人了。
且不說咱們國家有多少人,就從擁有駕照的數量來看,據交管部門披露,全國擁有駕照數量約為人口的四分之一,保守估計為4億。
如何將自己的服務涵蓋到擁有駕駛車輛能力的4億人,或許是車企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這就回到了文章開頭,筆者同事說到的一句話,考到駕照了也不一定買得起車。雖然小汽車現在是走進千家萬戶了,然而“買車是一個門檻”卻永遠不過時,汽車消費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其實是僅次于房屋消費的第二大支出板塊。
過于便宜的新車不敢買,價格太低廉意味著品質和配置都沒有保障,也不敢開,稍微上一點檔次的動輒十來萬往上走了,即使是二手車,也需要幾萬元的支出。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絕對是大件了。
不買車,依然可以用車。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從共享單車得到啟示,目前,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們依靠著自身多年來積累的雄厚資金實力,開始投資共享汽車。
長城歐拉車享,吉利曹操專車,力帆盼達用車等等,車企們紛紛入局共享汽車,其實就是在積極開拓新的市場。同時,因為新能源汽車用車成本低廉,畢竟目前電費要比油價低太多了,維修保養便宜(換電池就另說了),逐漸成為共享汽車中的首選車型,當然,也有主機廠們借此走量的嫌疑。
也即是,新能源+共享汽車成為當下車企們破局寒冬的新招兒。
未來難題
如果說到共享汽車,那必須提到滴滴打車了。當年滴滴打車橫空出世,可以說極大的改變了人們出行格局,導致出租車行業開始反思自己的服務質量,當然,也引起了司機們的強烈抵觸。
隨叫隨到,車型級別任選,和以往出租車破亂臟,司機態度惡劣完全不同,滴滴打車一時之間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而隨著順風車多次殺人事件發生,共享出行行業的荒蠻增長也引起了諸多反思,甚至是社會的恐慌。這對于各大車企入局共享汽車,其實是前車之鑒。
第一,車企們是自建平臺,還是攜手合作?自建平臺,則面臨著與滴滴打車同樣的局面,平臺維護的復雜性;攜手合作的話,是只提供車輛還是深度參與?
第二,模式的選擇。我們都知道,滴滴打車是將廣大C端用戶的車輛聯系起來,形成一種資源的共享與調度。對于車企們而言,共享汽車的模式到底是如何的?和滴滴一樣,做一個出行服務商,長城打車、吉利打車?
或許并不是如此,畢竟,車企們入局是為了促銷。所以,入局共享汽車,是車企們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企業轉型得第一步,也就是為了服務更多消費者。
同時,不僅僅是提供車輛與司機,還有個性化定制用車,類似于共享單車,對于暫時沒有購買車輛而又有駕駛能力的人而言,下載專屬APP,就可以獲取車輛的駕駛權。
第三,行業生態共建,隨意破壞單車,偷偷藏匿車輛,這樣的新聞,在共享單車里面,我們屢見不鮮。那對于共享汽車而言,一樣也是面臨此種問題,如何建立全面有效的用車監督,以免讓車輛出現過快損耗,也是各大車企們入局所要思考的問題。
寫在最后:往后的日子,車企們如果還只是專注汽車制造的話,或許會跟不上行業的節奏,畢竟,車主之外,亦有廣闊的市場,制造+出行服務或許會成為未來車企們轉型的一大方向。
當下所面臨的重重困難,也必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瓦解,不用買車也可以開車,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其實很酷。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520瀏覽量
107607 -
共享汽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87瀏覽量
8303
原文標題:草稿銷量寒冬 共享汽車能否成為車企救命稻草?
文章出處:【微信號:TechSugar,微信公眾號:TechSuga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