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一則《美國企業對集成電路產品提起337調查申請》短訊。文中表示:2018年12月19日,美國TelaInnovation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集成電路及包括該集成電路的產品(CertainIntegrated Circuit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theSame)侵犯其專利權,請求ITC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涉案。
據官網資料顯示,Tela成立于2005年,并提供有助于縮放和光刻技術優化的軟件。該公司收購了BlazeDFM公司,并在2009年與臺積電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為系統芯片公司及其代工廠生產了各種設計解決方案,包括元件庫、設計服務及針對28、20nmCMOS和FinFET技術的計算光刻軟件。Tela得到了戰略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公司的支持,包括英特爾投資,Cadence公司,KT風險投資集團(KLA-Tencor公司的投資合作伙伴)和高通公司。
早在2013年2月,Tela公司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特拉華區美國地方法院提出起訴,將包括LG、HTC、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移動等在內的多家關鍵手機廠商告上法庭。稱這些公司侵犯其7項與半導體設計有關的專利,要求ITC發出禁制令,禁止上述業者涉嫌侵權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進入美國。當時HTC表示未收到通知。
2013年12月Tela控告臺積電及其美國子公司,其所生產銷售之標準元件、標準元件庫、測試晶圓、工程晶圓、半導體等技術,直接侵害Tela所擁有的柵極長度偏壓調整相關專利權利。Tela亦主張,臺積電提供其顧客使用的半導體設計規范或標準元件庫,就系爭專利構成間接侵權。同一天,Tela也在美國ITC提起337調查。
Tela在其訴狀中指出,臺積電曾為Tela專利技術的被授權人,所以臺積電對相關專利有所知悉;而臺積電在授權期間屆滿且相關專利被核發后,仍持續提供被控侵權產品之行為則是構成惡意侵權。而在隨后的2015年,臺積電表示,打算投資6500萬美元給Tela。
與Tela有過糾紛的谷歌和韓國泛泰公司,最終結果都無法搜索到。
關于聯想,已經不是第一次遭美國337調查。早在2013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1日對中國聯想等7家企業生產的光驅產品發起337調查,以確定這些產品是否侵犯美國公司專利權。隨后在2016年繼續中招。
有業內人士認為337調查不乏以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為由,設置貿易壁壘的情況。
有統計顯示,從2007年到2015年3月份,美國共發起337調查362起,其中,涉華案件多達152起,占比42.0%。新華社更是在2015年底的報道中稱,“中國已經連續13年成為337調查最多的國家”。
不管怎么說,每一次337調查都算一次斗爭,在如今中美貿易戰焦灼的情況下,聯想遭遇337調查如同家常便飯,但又不能松懈警惕。畢竟透過337條款調查,若證明聯想侵權,TelaInnovations可獲判反壟斷索賠、ITC可對違反第337條款的指定進口商,和其他從事不公平商業行為者發出停止令,強制停止侵權產品在美國境內一切商業活動。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9文章
11573瀏覽量
362262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11瀏覽量
62831
原文標題:聯想遭指控,恐失去美國市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TechSugar,微信公眾號:TechSuga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