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第一期《科學》雜志封面,向人們介紹了一位“數字神童”——史上最強棋圣“阿爾法零”。作為兩年前驚艷亮相的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進化版,“阿爾法零”不但征服了圍棋,而且僅分別“自學”2小時和4小時后,就擊敗最強的日本將棋和國際象棋人工智能程序。
“阿爾法零”的飛速成長,代表了2018年人工智能的進步。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和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問世60余年、遭遇多次質疑的人工智能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真正進入了落地實踐階段:各國新政密集出臺、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最新進展日新月異……一個“新智能時代”正在到來。
無所不在
“阿爾法”系列人工智能不僅在棋牌領域打遍人類無敵手,最新的“阿爾法折疊”還能有效預測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并在12月初的一個國際競賽中擊敗眾多對手奪冠。研制“阿爾法”系列程序的英國“深層思維”公司發表聲明說,這“證明人工智能可驅動和加速科學新發現”。
從科研成果看,人工智能正在眾多領域“開疆辟土”,醫療健康領域首當其沖。過去一年,從確定藥物分子結構到提高藥物開發效率,從早期癌癥診斷到預測腫瘤發展,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發揮作用。比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人工智能成果,能比醫生診斷提早6年預測出阿爾茨海默病;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人工智能程序,只用幾個小時就“重新發現”了元素周期表;科學家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能研究地震、海嘯的預防。
在應用上,美國醫療管理機構已批準了首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用于篩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阿里云正利用人工智能幫助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治堵”;日本警方將對預防犯罪的人工智能系統進行測試;人工智能還成為體育界智囊,幫助運動員磨煉技能,提高比賽成績……
總體看,超強的計算能力、與日俱增的海量數據以及不斷涌現的優秀算法三者結合,驅動人工智能加速發展,逐漸“脫虛向實”。知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給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帶來14%的增長,相當于15.7萬億美元。
專家們相信,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像水、電一樣無所不在,顛覆和變革醫療、金融、運輸、制造、服務、體育和軍事等各個行業。
目前,從美國的GAFA(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到中國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都在人工智能上押下重注。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跟人工智能沒有關系。”大國爭先
“人工智能不僅是俄羅斯的未來,也是全人類的未來……誰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誰就將是世界的主宰者。”俄羅斯總統普京曾這樣說。
不僅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等多個大國的領導人都曾表達對人工智能的重視。2018年,各個大國均把加快發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布局深耕,以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
——3月,馬克龍公布法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計劃在2022年他的首任總統任期結束前投入15億歐元,將法國打造成人工智能研發世界一流強國。
——5月,美國白宮召開“美國產業人工智能峰會”,希望確保美國的“全球技術絕對優勢”。白宮還在2019財年預算申請中首次將人工智能列為政府研發重點。
——英國首相梅今年多次發表講話,宣布英國將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約10億英鎊,爭當這一領域的世界領頭羊,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到2033年減少2萬名癌癥患者。
——11月,德國政府出臺《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在2025年前投資30億歐元推動德國人工智能發展。默克爾說,德國的目標是讓“‘德國制造’也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品牌”。
——中國也把新一代人工智能視為一個重要前沿,并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業界普遍認為,整體來看,中美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兩強。美國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占據領先位置,而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業內專家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兩國在這一領域可以優勢互補。
人機協作
隨著“新智能時代”的到來,許多人問,人工智能將來到底會有多“智能”?也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未來會不會威脅到人類?
其實,人工智能有強弱之分,當前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人工智能都將處于“弱智能”階段,還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封閉領域,就好像“阿爾法圍棋”和“阿爾法零”只能下棋,干不了其他工作。
業界一致看法是,人工智能會延展人類的能力,放大并提升人類智能,但并非取代人類。人機協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才是人工智能應有的未來。
至于未來人工智能是否會達到所謂技術“奇點”形成獨立人格,專家們認為,按照現有技術模式,這種可能性為零,機器人革命甚至毀滅人類完全屬于好萊塢式的杞人憂天。
人工智能局限性的一個原因在于,今天的機器尚不具備情景推理能力,必須訓練它們涵蓋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這不僅代價高昂,而且難以實現。也正因此,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才表示,人工智能不過是統計學。
雖無遠慮,但對人工智能的一個現實“近憂”是,它已經在和人類搶工作。但最新的系列研究認為,人工智能對未來就業的影響并非如想象的那樣悲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8未來就業》報告,未來5年,盡管7500萬份工作將被機器取代,但1.33億份新工作將同步產生,這意味著凈增的新工作崗位多達5800萬。
暢銷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預測,隨著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人機融合將在本世紀完全實現,人類未來生活將發生難以想象地巨變。
“未來,機器將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赫拉利說,“人工智能程序在你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在研究你,從每一封郵件到每一秒心跳,最終它完全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幫你作出更有利的選擇,包括婚姻這種‘終身大事’。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9005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7瀏覽量
137534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是否威脅人類?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