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交響樂團一段氣勢恢宏的演奏后,魅族在珠海大劇院化繭成蝶。
三個月前,魅藍品牌正式從魅族中獨立,前華為終端首席營銷官(CMO)楊柘加入,黃章回歸親自操盤魅族事業部。然后旗艦機 PRO7 發布,從產品、營銷、品牌等所有的維度上看,「魅族」與「魅藍」真的徹底分割了,開始了各自市場的細分走向。
快刀斬亂麻之后,我們看到魅族用全新的工藝、后背創新獨特的「畫屏」造出了一臺魅族史上最貴的旗艦。而在 PRO7 這臺「非典型魅族旗艦」的背后,是一個你陌生而又熟悉的魅族。
魅族的「1+1」
說魅族與魅藍品牌的拆分之前,我們先說說魅族與魅藍的過去。
熟悉魅族品牌的用戶都知道,魅族最早依靠做 MP3 起家,后來轉戰手機市場。一路走來,憑借著「國產首款安卓智能機」、「國產首款正面指紋識別手機」等各種令人激動的標簽,魅族用「技驚四座」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的「煤油」。
可以說,早期的魅族,依靠著自己對設計與工藝的特別追求,深刻影響了中國手機市場。
而之后的日子里,隨著手機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以及整個行業玩法的改變,魅族盡管名聲在外,但在銷量上卻始終只能苦守「小而美」。因此,在 2014 年,魅族成立魅藍品牌,主攻年輕用戶市場,「青年良品」的品牌內涵如今深入人心。如果我們回顧彼時魅族的處境,就會發現,魅藍品牌的確立是一個必然選擇。
2014 年末到 2015 年初,國內手機市場的突圍戰打得慘烈,高端有華為「爵士人生」的 Mate 7,中端有風頭正勁的小米 Note,低端有已經擊穿千元市場的紅米和榮耀。彼時的魅族只有 1799 的 MX4 和 2499 的 MX4 Pro,這兩款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顯得單薄且吃力,定位「青年良品」的魅藍自然應運而生。
根據公開數據,魅族在 2016 年實現了 2200 萬臺的手機銷量,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 2200 萬臺中,大多數銷量來自于魅藍。
「魅藍」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它不僅讓魅族直接進入了年出貨 2000 萬臺俱樂部,而且讓魅族在任何情況下守住市場位置的困難度降到了最低。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我們:「魅藍的部分機型在移動等運營商的集采體系里表現依然非常好,多的時候單品單月能出一百多萬臺。」
所以,魅族過去兩年真正遇到的麻煩,不是快速上量的魅藍,而是「魅族」和「魅藍」的完全不同。
必須單飛
魅族在 2016 年開了 11 場發布會,發布了 14 款新手機(每月至少一款),請來了包括許巍、SNH48、李榮浩、樸樹、鄧紫棋、沙寶亮等十多位歌手助陣,直到魅族的發布會在社交網絡被統稱「演唱會」。
從產品角度看,這是個大問題,今年年初魅族副總裁李楠接受我們專訪的時候也坦言了這一點。「套娃是錯的」,這句話魅族的粉絲等了很久了。
但從「青年良品」的營銷角度看,11 場演唱會不是問題。
一位前魅族營銷團隊成員告訴我們:「對魅藍來說,多開幾場演唱會其實是一件營銷效率很高的事,它能引起年輕人的集體關注,能吸引媒體報道,能在社交網絡掀起討論,而實際上開演唱會比投網絡平臺廣告和線下廣告都要便宜很多。」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形成的時間短,而消除的時間長。更可怕的是,刻板印象不僅會對自己的認知產生指導作用,還會對周圍人的判斷產生影響。
美麗的錯誤就是這樣一步步發生的,11 場演唱會和 14 款產品的印象平行對應到了魅族,一年發布如此多款手機,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混亂的產品線使得他們可能無法在一眾魅藍、魅藍 Note 系列手機中有明確區分度地找出魅族精心打造的 MX 和 PRO 系列,也就無法形成魅族有足夠競爭力站上高端市場的印象了。
我們從魅族內部了解到,他們在戰略上曾經嘗試整體向 OPPO 和 vivo 的方向靠近,但產品、供應鏈、營銷和渠道等方面一直沒辦法做到很好的平衡,最終反而導致了摩擦和內耗的增加。
冰凍三尺,為山九仞,我們不能把華為、OPPO 和 vivo 商業上的成功僅僅歸結于線下戰略的成功,這是一個對觀察行業來說沒有意義的結論。國產三巨頭如何避開性價比大戰,轉戰于深耕品牌和渠道,最終收割市場份額的同時還能得到一個并不低端的品牌形象,這才是中國手機市場的絕密。
如果「魅族」和「魅藍」只是魅族科技的兩只翅膀,它會飛得很累,因為兩只翅膀在不同的飛行高度,要去的遠方也不是同一個方向。所以,經過了有點擰巴的 2016,魅族和魅藍必須各自單飛。
魅族雖然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華為、OV,但魅族多年來一直都有對產品精致度的不倦追求,他們對高端品質的企圖心到如今也快十年了。
不想錯過中高端市場,況且 MX、PRO 本就是多年來定位中高端的產品,那當務之急是讓那個我們熟悉并且充滿期待的「魅族」獨自在順風的方向飛行。
魅族變形
2017 年是魅族冷靜的一年,甚至可以說前三個季度都在自我「冷凍」。
到目前為止,在 2017 的秋天到來時,魅族只發布了魅藍 5S,魅藍 E2,魅藍 A5(線上發布),魅藍 Note 6,以及最新的旗艦 PRO 7 系列手機。
5 月 9 日,魅族科技公布了新的組織架構,并進行了一系列人員調動:魅族科技成立了魅族、魅藍以及 Flyme 三大事業部,董事長兼 CEO 黃章負責魅族事業部,李楠擔任魅藍事業部總裁,楊顏擔任 Flyme 事業部總裁。清晰地將魅族與魅藍品牌分開運營,獨立進行研發和運營,保證魅族品牌的高端化和魅藍的走量任務。
大家看到的是一通大刀闊斧的調整,而我們從魅族內部了解到了一些更多的細節,一位接近黃章的內部人士告訴我們:「大家在外面看到的問題我們內部其實都知道,而黃章的魄力比大家想得要大得多。2016 年各種問題出現了之后,黃章甚至曾經準備把原來的魅族全部丟掉,帶著團隊徹底重新來過。一個 200 億的攤子說重來就重來,手機行業可能只有黃章真的敢那么干。」
而如今的魅族,黃章回歸,并且找來了一手帶出「爵士人生」和「心系天下」的楊柘,一起帶魅族品牌沖擊高端。
作為楊柘進入魅族后的亮相之作,魅族 PRO7 首創性地采用了背部畫屏設計,時間,天氣,健身信息以及消息提示,無須頻繁拿起手機就能一目了然。雙攝像頭也集成到副屛的部分中去,使得副屛之外的背部在工藝上做到了簡潔統一。
在售價上,PRO7 系列代表魅族第一次挑戰了 3000-4000 價格段。這其中有決心也有理智,白永祥曾經告訴我們:「PRO 7 背后的那塊副屏其實很貴很難,定制那樣一塊小尺寸 AMOLED,加上雙攝模組,還要做到和機身緊密貼合平滑過度,難度非常大,成本非常非常高。」
至于營銷,今后魅族和魅藍也會完全不同。PRO7 的整體傳播上,不同于冰冷的參數堆砌,生硬的產品口號,我們能發現魅族更多是在努力追求一種質感,通過創新的產品和高端的風格化營銷努力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魅族科技拆分品牌來保證魅族品牌高端化的策略能否成功,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但黃章的這一步讓我們想起了他熟悉的倔強。如今的魅族特別像 Mate7 推出時的華為,一只腳邁進了高端的門檻,只等另一只腳安全著地。
黃章想做的事,必然傾全魅族之力。一位魅族產品口的負責人告訴我們:「魅族整個集團的創新更多會用在魅族品牌上。」之前我們就說過,黃章正在魅族內部親自抓「夢想機」的項目,這是一個老魅友「都懂的」強信號。
早在 2016 年年末,高通便在微博宣布與魅族的和解,已達成了專利許可協議。魅藍 Note6 的發布,對于魅藍和魅族都象征著有了第一款采用高通驍龍系處理器平臺的手機。我們從魅族內部了解到,推動這么早就上高通的人正是黃章。
黃章對創新一直是很激進的,魅族在產品上也一貫如此。從國內最早使用電容式觸控屏的 M8 到無數魅友忘懷不了的小圓點,從目前 home 鍵功能體驗最好的 mBack 到 PRO7 上特立獨行的 AMOLED 副屏,當然還有全行業唯一一份對電荷泵快充技術的執著,創新的路魅族總是喜歡不顧一切地自己走。
不破不立,魅族在經歷劇痛后,必須要盡快回歸軌道。中國足球有一句玩笑話: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其實在如今殘酷的競爭環境下,留給各個廠商的機會也有限。消費升級所帶來購機環境的改變,也在倒逼著品牌進行重新梳理。
對魅族來說,PRO7 會是一個「跨過時代」的產品,跨過了快速成長為 OV 的幻想,跨進了集中火力沖擊高端的新疆界。我們在 PRO7 上看到了可能是 2017 年所有旗艦機里最豐富的人文創新,它就是魅族的拼命一躍了。而手工打磨木質手機模型的黃章還在,魅族的高端夢想依舊。
路雖彌,不行不至。
-
魅族
+關注
關注
7文章
2673瀏覽量
456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