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5 年起步到 2018 年沖刺加速,電動化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的必然趨勢。面對百年難遇的產業機遇,大部分中國造車者都相信這將是他們彎道超車的好機會。面對這一超過五十年歷史的傳統產業,改變勢在必行。
在新經濟100人2018CEO峰會上,來自中國的三位典型造車勢力進行對話,針對供應鏈體系中各種風險的權衡、團隊中傳統與互聯網文化的沖擊與融合、4S店是否會被“互聯網化”等問題探討。這其中包括車和家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想、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
何小鵬與李想作為連續創業者。無論是被阿里收購的 UC,還是登上紐交所的汽車之家,都印證了他們基于互聯網模式經驗的成功。沈暉則出身于傳統車企,曾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是吉利收購沃爾沃背后的功臣。
對話過程中,新舊派的觀點沖突十分有趣。
新能源產業不成熟,要不要自己做?
電動車的供應鏈體系不夠成熟,特斯拉選擇了自建電樁和電池廠,你們是否考慮過介入上下游?還是已經提早布局?
何小鵬:一家企業的業務有很多環。核心是一環,一定是自己做,包括很多科研工作。二環、三環可能是合資、是合作,也有可能是投資,分成不同的環考慮。
特斯拉當年是缺少合適的電池合作廠商,沒有選擇使用消費型電池,所以必須要做電機。
小鵬聚焦在整車供應鏈,電池供應鏈體系希望合作或者是合資來做。創業企業盡量做得少而精。今天我們只做自己覺得最重要的。
李想:特斯拉有它特殊的歷史階段,產業鏈不成熟,所以必須來自己做,但自己做是不是最好的方式?我覺得并沒有一個準確答案。
從更廣的角度看,我把汽車產業分成 2C 和共享。其背后原理和房地產相似,由三大利益鏈條組成。最底端是產品資產的供給,再往上是資產管理,最頂端是用戶的管理。最近新出的融資租賃等金融業務屬于資產管理環節。
為了保證用戶體驗,我們可能會希望盡可能多地控制鏈條環節。但每一環都是一個市場,而且在高速地增長。更重要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清晰地找到定位。
沈暉:這個現象在汽車產業里很正常。我做汽車行業近二十年,一直都面臨著這個問題:到底是自己做,是買,還是投資?
發動機是自己做,還是外購?經銷商是自己做,還是全授權?從產品定義到研發,供應鏈管理,到 4S 店,到二手車,每個環節都可能面臨這樣的選擇。
造車肯定避免不了和數千家合作伙伴站在一起。
就威馬而言,戰略很清楚,主要還是自己干。此外,我們也設立有基金,投資一些心態開放的技術廠商,但占股不會太多,多了容易出現問題。
造車最擔心的風險?
作為互聯網老兵,造車是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行業,你們最擔心的風險是什么?
何小鵬:對于造車,我既感到畏懼,也覺得很興奮。因為中國的汽車產業超過是三十年,但基本上沒有變化。
要說依靠人才,這個體系里清華博士經常能見到,但為什么這么棒的一群人做了這么多年仍然很難出不一樣的產品?這里面有很多原因,有體制的問題,有思想包袱的問題等等。
在我做互聯網的時期,互聯網做硬件創業的公司基本上 99.99% 會死掉。無論是我們投資,還是內部孵化的團隊都很難逃過這個命運。
最開始我是站在投資的角度觀察,最擔心兩點:第一是供應鏈的形勢,第二是團隊對于各種想法的執行力。
硬件團隊跟軟件團隊不一樣。軟件團隊比較難想到差異化,但很容易做出來。硬件團隊恰好相反,很容易提出差異化,卻很難做出來。
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觀察,最終認定我們這個體系兩個能力都具備,能夠做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能夠改變行業的人都往往不是這個行業里的既定人群。
我經歷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的演變。當年,諾基亞在品牌、品質、技術、全球市場等方面都領先競爭對手,但為什么最后仍然敗了?
因為不同的市場要用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法去學習,最后形成一套成熟的理念框架。
我們有了操作系統和各種新技術,讓我們有機會去改變,這也是我們很擅長的東西。
總會有人去顛覆這個行業,這個人可能來自互聯網,可能來自于金融,可能來自于其他行業。這是一個平等的機會。
我們做過公司,我們做過設計,我們有很多經驗可以重新操盤這件事情。
李想:我恐懼什么就肯定會做什么。比如第一次創業,我最恐懼的是競爭,就盯著中關村在線,我們成為了線下老三。這背后的宗旨還是用戶,基于用戶的需求,通過業務加技術的方式來實現,然后追求更長遠的目標。
但第三次創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組織,如何為這個組織建立起同一套運營對話體系成為其最大的挑戰。
首先,汽車不僅是一件簡單的產品,還是一個工程。但就車輛本身,包含著超過 36 個研發周期、56 個研發部門的架構,如何讓這些環節和部門的人信息透明化,并且聚焦在一個終極目標成為關鍵。
其次,新一代造車者強調聯網化和軟件迭代,這意味著團隊里不僅囊括傳統汽車產業的研發人員,還包括互聯網領域、云服務、安全服務領域的人,以及做智能手機系統的人、自動駕駛的人、線下零售的人,不同組織的思維和文化都需要融合。
為了做到透明化,讓團隊中一定從了解汽車到了解互聯網,了解智能硬件,了解零售,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溝通與強大技術的支撐。
而這些恰恰也是傳統廠商被詬病和不愿意作出的改變,他們不會讓供應商、讓員工看到設計背后的理念和決策。
從傳統汽車產業走出來,有什么不同視角?
沈暉:造車是一項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事情。
我們最擔心的也是這三個方面。一是技術,面世界上最復雜的智能硬件,我們的技術有沒有顛覆性?如果說只能作出跟其他人差不多的東西,還不如不做。二是團隊,車是梁山伯 108 個好漢的故事,不是互聯網靠一兩個人就能做起來。三是資金。
另外,中國人缺少系統性思維的習慣也需要有提前意識。
中國適合做互聯網,因為一開始可以很粗糙,還有機會不斷迭代,但造車需要一次性做到極致,因為很多硬件的門檻沒法迭代。這方面,德國人和日本人更有優勢。
威馬團隊中有傳統車企的人,也有互聯網背景的人,大概占 30%。我們一起花了很多精力去討論哪部分可以迭代,哪部分將影響到操控和安全,必須區分開來。
何小鵬:我非常認同造車產業復雜的觀點,但同時我們也在思考,這個領域里還有多少可以被改變?
實際上,這是一個平衡的藝術,同時也是我們新公司要做的。
究竟是以用戶為導向?以成本為導向?還是以安全為導向,每家公司的主脈絡不一樣。雖然第一款車差異不明顯,但后來會發現這個主導的差異會越來越大。
我和很多整車專家交流時發現,他們雖然知道很多關于車的細節,但可能并不了解背后的原因。
因為汽車產業的分工太細致,所以他不能確認最核心的原因在哪里。由于因為不敢確認,所以他也不能確定到底這件事能不能被改變。
有的時候,改動一點就是巨大的錯誤,但有的時候卻可以挑戰。這件事該如何平衡,是我們新公司要去思考的事情。
沈暉:不了解產品背后的原因,可能因為他們來自于合資車廠。合資企業缺少獨立的研發能力,實際上主要還是由外資做決策。
如果是中國自主車廠的員工,比如吉利、比亞迪、長城等企業,他們肯定知道技術背后的細節。
我在吉利工作過。面對一個龐然大物,我們從零開始就要搞清楚。因為如果不了解每一個零件的原理和修改,不可能做到很好的用戶體驗。
我同意何小鵬講的「平衡」。過去幾年,我主要運營歐美市場,中國的產品賣到海外,遭受到文化沖擊和質疑很正常。這和接受互聯網文化是一回事。
我們很包容,積極地學習互聯網精神。但是,一家成功的公司肯定有其主導的文化。應該意識到,我們在做世界上最復雜的智能硬件,它擔負著用戶的生命安全。
如果現在做不到,我們就應該推遲交付時間,否則后果會很嚴重。我們所有工程師也都達成了共識,可以迭代,可以吸收新技術,但是必須做到質量穩定,安全可靠。
4S 店會被「互聯網化」嗎?
在傳統汽車行業的盈利模式中,銷售網絡、維修服務都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新一代智能汽車的服務和銷售體系將會是怎么樣,是延續傳統模式,還是完全不同的體系?
何小鵬:傳統 4S 店整車銷售體系下,數據流通很慢;但好處在于銷售網絡能夠很快地規模化,很快接觸到末端。
小鵬在探索新舊銷售網絡的組合可行性,剛開始我們會完全采用自建體系。線下的銷售體系必須要有,同時加上線上的銷售,根據嘗試結構不斷調整,這是我們宏觀的策略。
沈暉:實際上我們討論在討論新零售的問題。因為最近汽車銷售不景氣,遇到了瓶頸,所以希望嘗試線上交易,我覺得還是比較難。
因為汽車交付后,遇到質量問題還是需要線下服務,同時還有維護、保養、充電各種問題,很難通過線上完全解決。
關于線下,自營還是授權,又是一個問題。比如,特斯拉全部自營,我個人判斷這樣的策略也需要調整。
如果像法拉力這樣的品牌,全部自營也可以,但如果以中低端車型為主,全部自營很難。
普遍觀點認為,自營店更受控,體驗更好。但如果做到一定規模,每家店的體驗不見得比加盟更強。
我們采取的是混合模式,一方面直營,保證各市場的用戶體驗,包括交車、線下服務。一方面盡可能地通過授權店的方式鋪量。
李想:汽車之家做過汽車電商,我們發現線上線下交易的頻次跟交易大小有很大關系。低頻大額交易適合線下,高頻小額交易適合線上。
考慮到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度,資產保值等綜合因素,我們認為線下店面絕對不能少。
實際上,早年 4S 店是暴利行業,今天不一樣了。要賣出一輛車,成本太高,我們不能再單純地賣電動車。
必須要打造一個閉環,讓用戶的數據直接到達我們手里,我們才有機會去優化成本。
其二,要提高運營效率,現在賣車投入的成本基本一樣,包括銷售費用、(交付)費用、倉儲費用等,那么在交付時間上我們要將原本的 5-6 天縮短到 3 天以內。
這在規模起來之后將會是一個競爭核心,這也是我們自建整個體系的必要條件。我們看重的是效率,不在意線上還是線下。
在一個小時的新舊派觀點來往里,三位中國典型造車者從產業鏈布局的不同操盤方式,聊到對于造車過程中各種風險與差異性的包容,以及后端銷售體系建立,新舊觀點在不斷碰撞與融合。
這同時也呈現出整個汽車產業的縮影——激進的互聯網和保守的傳統車廠文化正不斷被融合,逐漸演進成新一代造車者更為理性和新穎的標簽。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535瀏覽量
107637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0瀏覽量
1035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