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高管的講話,還是各種通信行業的會議,很少能夠聽到這家公司公開地去討論在5G上的具體進展,包括合同金額和數量。在此前的一次采訪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甚至對記者表示,華為對5G的期望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因為在華為的整個產業版圖中,5G只是其中之一。
“5G和4G相比,就是高性能、低延遲與高連接等,其他的是感覺不出來的。過去幾年,外界把5G神化了。”徐直軍對記者說,但這并不代表華為不對5G進行投資,因為“如果你不擅長5G,那用戶連你的4G都不會買”。
但就是這樣一項在華為看來“沒有什么不同”的技術,卻在這幾年成為了科技、資本甚至是貿易中熱議的詞匯,甚至被解讀為可以扭轉創新跑道或者產生安全威脅的“武器”,而中國的通信企業無疑也成為了聚光燈下的“被觀察者”。
面對這一年來關于5G的“噪音”,華為的每一次回應都相當克制,在呼吁尋求市場公平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打開溝通通道,讓技術不被關在“小黑屋”。
“華為作為中國公司,一直努力向外界公開公司的透明性,所以每年都通過業務報告向外界公開公司的經營情況。”在近期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華為還抱著足夠大的耐心,等待進入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場。
而在12月19日,華為在內部網站“心聲論壇”上也對某些國家的5G業務進展進行了通報說明,希望員工不受外部輿論影響,堅定信心,聚焦工作。
“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公司似乎都希望以更加公開透明的方式去釋疑。”一位華為內部員工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布的一系列數字,足以證明華為在5G上的實力。
同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表示,華為公司近日向外國記者介紹公司有關情況,有利于外界更好地全面了解華為。“任何抹黑攻擊都無法阻擋中國企業成長發展走向世界的步伐。”她說。
“安全偽命題”
“有了追求勝利的團隊,有了立志于成為Hero的TOP Sales,我們終將翻越洛基山脈,從Nobody成為Somebody。”在2017年圣誕節的前夕,華為的一名內部人員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2017年,華為的一些業務在美國有了不錯的進展。
然而,一年內,事情起了質的變化。美國是全球較大的單一國家電信市場。但“沒有美國”的華為也成長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這一點也許出乎美國的意料。
IHS Markit發布的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規模為372億美元(約合2565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明顯下滑。但華為卻在份額上逆勢增長,以28%的市場份額超過愛立信(27%),諾基亞(23%)、中興(13%)和三星(3%)尾隨其后。
胡厚崑強調,華為5G在技術和商用上,均處于業界領先,華為是目前行業內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統的廠商。
“盡管遇到了較大的外部壓力和困難,我們在商業上仍然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獲得25個5G商用合同,并與全球50多個商業伙伴簽署合作協議,我們的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也已經超過1萬個,在行業內遙遙領先。2019年上半年,華為將發布搭載5G芯片的5G智能手機,并將在2019年下半年實現規模商用。”胡厚崑說。
“華為靠著點滴的積累變成了全球通信市場上的蘋果,從份額和利潤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一名曾經在華為工作過十多年的“華為老兵”戴輝對記者表示,華為在通信領域覆蓋了很多企業原來不愿意去的市場,8000米以上喜馬拉雅山脈的珠峰,零下40℃的北極、南極以及非洲大地,都見得到華為的足跡。
徐直軍在一場采訪中表示,“作為5G技術的領導者,我們沒有機會為美國消費者提供5G的解決方案和服務,這表明美國市場是一個沒有充分競爭的市場,仍然在阻礙著領先企業參與該市場。現在,我不確定他們能否真正實現成為5G時代全球第一的目標。阻止華為進入5G市場意味著競爭的減少,這可能導致消費者支付更高的話費,而電信公司不得不增加支出。”
“移動通信包括核心網與基站系統兩個大的部分。如果論銷售收入,基站是大頭,大概占2/3,核心網1/3。核心網目前硬件都是通用的服務器,軟件現在都是基于云計算技術了。”戴輝告訴記者,從網絡安全角度來看,用戶的信息是存儲在核心網上,而基站則是按照核心網的吩咐來負責接續的。也就是說,核心網是大腦,基站是干活的四肢。而對于華為來說,過去沒有、未來也不會侵犯用戶的信息和網絡安全。
近日,華為在日本正式開售mate20 Pro,這是華為旗下的高端旗艦手機。
華春瑩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華為作為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供應商,與世界很多國家都開展了很好的合作,其產品質量、信譽、安全性等都受到了合作伙伴的廣泛充分肯定。沒有任何方面能拿出證據證明華為像某些國家、某些人所指稱的那樣構成安全威脅。
華春瑩說,個別國家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和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將正常的科技發展與合作政治化,以“可能存在安全威脅”的“莫須有”罪名抹黑打壓華為等中國高科技企業,這是非常狹隘的“有罪推定”的思維,本質上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主義和貿易投資保護主義,也違反了世貿組織(WTO)的非歧視原則。
穿上一雙“美國鞋”打天下
1987年,當時已經43歲的任正非在深圳南油集團一個簡陋的居民樓里創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初始資本金2.1萬元人民幣,3個員工,起初以倒賣交換機設備為營生。
31年后的今天,沒有上市沒有戰略投資者,僅憑純內生增長,華為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通信設備份額排名全球第一,智能手機份額全球第二。
2018年,華為的營業收入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單年研發支出將超過1000億元,擁有各種發明專利近7萬個,且近半收入和專利來自海外。
在華為的顧問田濤看來,華為能夠在全球17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它的市場和研發布局,相當重要的是華為在企業制度和流程體系方面擁有全球化的水準。
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座次
“從公司角度講,華為30年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分開放地集成和吸收東西方的歷史、文化、制度、流程體系。”在一次演講中,田濤表示,當華為的銷售額達到100億人民幣的時候,任正非有一次在干部大會上提問在座的人,哪一位管理過100億人民幣銷售額的公司?所有人不吭聲,老任說,我也沒有,怎么辦呢?老老實實向西方學習,向美國學習。
也就是從1996年開始,華為20年來支付給美國的多家咨詢公司,也包括德國、日本、英國的各類顧問們的咨詢費高達幾十億美元。
“但正是這幾十億美元,請來了世界上最好的老師,當然最重要的老師是IBM,幫助華為構建了研發、供應鏈、財經、人力資源、市場等方面的制度、流程體系,從而奠定了華為走向世界的戰略根基。”田濤說。
在內控變革中,任正非提到,“華為內控體系建設就是要穿美國鞋,在內控系統建設上不打補丁,要從頭做起。在組織與流程不一致時,我們以改組組織以適應流程。現在任職的所有干部,理解這套系統的人就上崗,不理解的人就下崗,不講資格、資歷,要用一些明白人向IBM學習把這套體系建立起來。”
愿意接受西方管理變革的華為,也在努力獲得通往西方的門票。
英國電信(BT)是一家極其挑剔的公司,以至于有人說獲得了英國電信的認證,就獲得了進入西方任何公司的入場券。
200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英國電信留意到了華為。但獲得這張“入場券”并不容易。當時除了對公司技術進行了幾個月的認證外,還有對供應商的認證。當時陪同英國電信做認證的部分華為員工有一些情緒上的抵觸,認為對方是戴著“有色眼鏡”故意刁難。但與英國電信人員的交流讓華為明白,只有接受嚴格的審核,才能真正意義上進入主流市場。
在田濤看來,正是西方公司一次次地從客戶的視角給了華為洞見自己、改變自身、重構組織體系的重大機會。就像任正非說的“IBM教會了我們怎么爬樹”,這才造就了華為今天在全球,包括所有發達國家市場的規模性成長和良好格局。
“30年來,華為沒有做過一寸房地產,沒有做過任何的多元化。長期堅守在信息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方面,才造就了華為在全球通信行業的領導者地位。”田濤說,18萬華為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從事研發,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團隊。華為從創立之日起就長期堅持將銷售額的10%以上投入到研發。
如今,商業和貿易的世界越來越不純粹、越來越不確定,如何應對?華為的準則是:以規則的確定性,應對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81瀏覽量
252251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80瀏覽量
5649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