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握時代特征,2016 年中國移動確定并大力推動“大連接”戰略,并制定了“十三五”時期做大連接規模、做優連接服務、做強連接應用的三個目標。如今,這家企業已經擁有 9.16 億移動端用戶、1.47+ 億家庭寬帶用戶、300+ 萬基站,帶來的是每天超過 60PB 的網絡數據和運營管理數據。
考慮到數據的價值,早在 2013 年,中國移動就開始了企業級大數據平臺規劃與建設,在這個基礎上,2016 年中國移動啟動統一的大數據 Hadoop 平臺建設,總體目標是搭平臺、聚數據、強管控、建生態。具體來講,有以下四方面:搭平臺,依托資源池建立集中化分布式集群;聚數據,把中國移動各省數據融合,也融合外部行業的優質數據;強管控,數據不出系統,系統不出移動;建生態,面向社會各界提供開放平臺服務,共同建設面向“大連接”的大數據開放生態。
在此背景下,中國移動云計算、大數據和 IT 支撐系統的研發中心——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下稱“中移蘇研”),從 2014 年 3 月注冊成立至今,已成長為集團內部最重要的云計算和大數據軟件服務平臺供應商。目前,中移蘇研內部大數據業務主要包含兩方面:
一是為總部的 IT 系統集中化提供服務;
二是服務于中國移動省公司和專業公司,提供包括大數據咨詢、建設方面的服務;同時還會將已在公司內部落地、經過檢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對外輸出。
在近日召開的 2018 中國大數據技術大會(BDTC)上,中移蘇研首席科學家兼戰略技術部總經理錢嶺作為交通與旅游大數據分論壇主席出席參會,并接受了 采訪。
關于錢嶺:首席科學家,中國敏捷開發十大貢獻者之一。現任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戰略技術部總經理,中國移動技術咨詢委員會 IT 專家組成員。同時,兼任工信部數據中心聯盟大數據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通信委員,蘇州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聯盟副主任委員。
中移蘇研將為公司承建超過 2 萬節點的大規模 Hadoop 數據集群,并將新型硬件用于大數據平臺,以提升大數據處理速度;同時,希望通過 IT 系統自建,將總部和各省的 IT 系統做到一定程度的協同,構建全集團 1+N 大數據協同計算平臺。
以下為專訪內容:
1)公司對您的定位是怎樣的?
錢嶺:從今年起我開始擔任首席科學家的職位,公司對我個人的定位是不止做管理,還要在技術方面有一些新的進展。一方面要領導公司所有部門的產品方向和戰略研究方向,包括云計算、大數據、IT 支撐系統的研發與集成服務,這是公司的三個核心部門,大約有 1000 多人;同時我負責的戰略技術部,也是公司戰略、研發管理的重要部門。
此外,公司還有技術咨詢委員會,我也參與其中。
談商業模式:大數據更像是一種“倍增器”
2)作為電信運營商,在數據的量上掌握了一定優勢。您之前提到業務模式的不同,大數據平臺的應用沒有得到大規模發展,那么蘇州研發中心如今構建的大數據處理架構有哪些變化?
錢嶺:大概在 2017 年前后,很多業界大數據領域的公司轉型成為人工智能公司。一個原因就是其原先的大數據業務發展受限,數據本身不可以做交易了。
以近年來的兩起重要案件——某單位銷售數據被查案件、以及今年的某單位數據營銷事件為例,可以看到至少有兩個業務領域是不能涉足的:一是數據直接銷售模式;二是用個人隱私數據做精準營銷的模式。
自從 2017 年 6 月 1 日的《網絡安全法》以及兩高對個人隱私的司法解釋出來以后,表明關于大數據的很多業務是不能做的。中國移動數據的一個特點就是會跟個人隱私相關,所以很難開展這類業務。
我們會從其他角度去思考大數據的應用出口問題:
一類是類似于為政府或行業如旅游局、國家統計局提供服務,此類應用不會非得精準到個人的隱私數據上,因此一定是可以大力發展的;
第二類數據應用就是物聯網,如智慧交通。隨著明年 5G 的到來,如視頻、統計類的數據,涉及物體的某些信息是可以進行使用的。當然,這也要看法律的解釋。
大數據未來怎么發展?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現在“實時處理+人工智能”現在變成了數據處理的一個核心途徑。
3)此前聯通大數據部負責人趙越女士也提到了“海量數據處理難”的問題,結合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物聯網建設帶來的數據量激增,對咱們的具體落地有哪些影響?
錢嶺:中國移動“大連接”戰略進展得很好,部分省份新增連接數實現了“物超人”,這說明物聯網的連接數量發展是非常驚人的。
“物超人”之后,接下來要做的一個事情叫做“下一代網管”。這里面的第一個業務就是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管理系統,該項目大概做了一年,今年可以交付一個試商用版本,明年就可以商用。隨著明年 5G 實驗網建設的啟動,像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智能工廠的業務就可以接入了。
這時,數據量的激增就會比原來的窄帶物聯網更多,基本的趨勢也是數據量會持續加大。所以我們對計算能力、數據安全、自動化智能化處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4)對于大數據商業模式的思考,您認為除了為公司自身業務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之外,還有哪些可以跟外部數據進行結合的點?
錢嶺:我們在 2010 年就總結過大數據的幾個主要應用場景,包括網絡優化、決策支持、精準營銷,此外還有智慧審計等應用于企業管理的場景。
如果大數據本身作為一種業務進行銷售的話,風險越來越高,以后物聯網可能會好一些。但大數據本身應用于業務,就是需要跟其他東西結合在一起。我們當時的一個方案叫“移動大數據+”,就是您本來已經有行業應用了,加上移動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會更有用。
5)可以說中國移動當前大數據的主要應用方向是旅游和交通行業嗎?
錢嶺:移動的大數據應用是全行業的,不過總部大數據平臺的第一項應用是旅游和交通行業。因為中國移動的大數據主要是位置類的,它的最好應用就是旅游和交通,這也是我們位置類數據的一個優勢。
此外,中國移動很早就聯合招商銀行成立了征信公司“試金石”,服務于個人業務數據;還與德國電信成立了車聯網公司“中移智行”,后來因德電撤資成為中國移動全資的專業公司。
總結起來,移動數據的獨特性其實是兩方面:一是位置類,二是個人的通信信息,前者可用于交通旅游,后者可面向征信。
6)那么是否可以將中國移動稱為一家大數據公司?
錢嶺:其實中國移動是一家“大連接”公司,因為它的主營不是大數據。馬云曾給阿里定了一個目標,他說“我們現在是一家電商公司,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做金融,未來可能是在大數據。”這個說法背后實際上就是看它未來帶動收入的方式是否一種“倍增器”的方式。只有當一家公司的很多業務模式已經極度依賴于大數據時,它可以稱之為是一家大數據公司,但前提是您的主營業務要變成這樣。
目前中國移動的核心業務還是網絡和通信。
7)具體到 2B 業務這塊,在您看來中國移動會大致是怎樣的發展模式?
中國移動的政企客戶大概有幾百萬的數量。我們也在積極思考當中,即如何將中國移動的優勢網絡和通信資源和云計算、大數據融合在一起,形成粘性更強的業務。
談人才建設:本科階段不太適合教得太深
8)之前中移蘇研的王寶晗老師也透露咱們大數據部門下設的有一個組是 AI 方向的,能否講講中國移動在包括 AI 等前沿技術研發方面的落地情況?
錢嶺:中國移動通過研發改革,這幾年成立了很多專業公司。其中,中移蘇研是做基礎的云計算、大數據平臺和人工智能應用。這種業務模式跟以前面向省級運營的方式不同,是一種橫向業務能力的打通。
目前上述所有提到的專業研發機構都會涉及到人工智能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庫、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網絡優化等。
除了完善現有的核心算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把成熟 AI 算法應用到我們的各種業務里,比如基站天線的矯正。
9)為什么選擇蘇州?選址上有哪些考慮?
錢嶺:主要跟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相關,蘇州政府在對企業、對個人方面均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包括用地、交稅、對核心員工的激勵政策、購房政策等等。當然中移蘇研也在幫助政府向高科技方面轉型,例如,正在支持蘇州申報軟件名城。
同時,人才也是重要因素,盡管相比北京、南京等城市,蘇州的高等院校并不多,但是蘇州人杰地靈,像中移蘇研就吸納了很多來自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地想要回本地發展的人才。
10)南京大學的周志華和清華大學的孫茂松老師有過對開設 AI 課程的意見之爭,放在大數據領域,您會如何鼓勵學生/從業人員去學習大數據?
錢嶺:我自己在清華大學求學時,本科曾上過《人工智能導論》課程,但當時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狀態,對這個技術的應用是仍是懵懂無知的。就本科階段而言,其實是不太適合去教授過深的東西。《人工智能導論》這本書里面的幾個主要算法其實還是很不錯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往往是為了考試而學,而非應用創新而學習,真正重要的想法形成,其實是在碩博期間。
在大數據領域,金字塔底部的和頂尖的人才我們都需要,關鍵看培養目標是什么。本科階段教授的東西是為了讓他形成固化思維,但不會有創新;更高階段上,通過篩選,我們才把他培養成我們想要的人才。
11)中國移動是否缺乏這樣的頂尖人才?我們可能會看到科學家們都去做研究、待在實驗室里,反而不在企業中。
錢嶺:開發人員實際上不屬于科學家這個行業,但一定是培養科學家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只是互聯網的泡沫經濟把開發人員的價值高估了,導致軟件企業無人可用。說到底,互聯網永遠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它沒有解決核心的關鍵技術創新。
科學研究可以由院校承擔,但是成果轉化必須通過企業開展,可以看到中國被美國限制的幾個領域如 CAE、工業軟件、航空軟件、機器人軟件,為什么這么難做?因為開發人員不能只會編程,還要懂業務,懂算法和模型。這種人才無論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都是一樣,不懂行怎么做?
中國移動正在通過研發改革,成立公司化運作的專業公司,吸引和培養頂尖大數據、人工智能人才。
12)您從 2008 年就開始參加 BDTC 大會,對此您什么想說的?
錢嶺:大數據依然是個熱點。重點正在朝著更多的方向發展。
回顧往期,您會發現從 2017 年起 BDTC 大會開始籌備一些比較細分的行業分論壇。其中一個變化在于,它是跟行業應用相結合的,這跟我們的關注方向也比較吻合。另一個變化則是,2014 年前后大數據主要探討還是偏“數據湖”等技術概念的應用,這是因為當時的大數據應用還不成熟,Hadoop 能不能用還是個問題。
所以接下來會怎么走?現在已經傾向于數據管理、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等新的問題。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3瀏覽量
137688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6瀏覽量
71598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5瀏覽量
137633
原文標題:專訪中國移動錢嶺:大數據更像是一種“倍增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rgznai100,微信公眾號:rgznai100】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