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杉中國13年,沈南鵬投出了科技行業世界上最大的IPO,和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字節跳動(今日頭條)。今年,有17家紅杉資本中國投資的公司上市,包括小米、美團、愛奇藝等。沈南鵬是如何將紅杉中國打造成一個投資發電廠呢?接下來我們就為您揭曉答案。
2004年,紅杉資本的兩位高級合伙人Michael Moritz和Doug Leone,正在尋找美國之外的新的長期機會,中國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
Doug Leone
Leone說:“那時候,很多人都是乘著飛機來,進行完交易,然后乘著飛機走,但我們知道這是種錯誤的模式。”
相反,紅杉開始尋找當地的合作伙伴。經過幾個月的尋找合適人選后,美國紅杉資本的創始人推薦了一位叫沈南鵬(Neil Shen)的中國企業家,他當時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攜程的首席財務官。
2005年,沈南鵬成為了紅杉資本中國的負責人,在首期募資中就募到近2億美元。
紅杉資本在中國的巨大成功讓人們開始注意到沈南鵬,他從企業家轉型為投資者,領導這家傳奇的硅谷風險投資公司的中國業務。而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一些最大IPO和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的發源地。
十三年后,隨著中國的科技指數增長,科技行業已經成為紅杉資本中國最有價值的風險投資業務之一,而沈南鵬正是所有科技投資業務中最具權威的人之一。
該公司支持當地的科技巨頭,如美團點評和字節跳動等。紅杉持有美團點評不到12%的股份,但當時只花費了4億美元,而現在這些錢翻了十倍。
而字節跳動,當這家公司估值5億美元時,紅杉收購了其10%的股份,而如今,在完成近期的融資后,字節跳動估值為750億美元。
沈南鵬現在繼續負責紅杉資本的融資,但是他也成為總公司三大“管家”之一。另外兩位是全球管理合伙人Leone和美國業務負責人Roelof Botha,后者在打造紅杉資本全球戰略上起著重要作用。
硅谷和中國的一些人認為現年51歲的沈南鵬有望成為整個紅杉資本的領頭羊。熟悉該公司計劃的人士說內部目前沒有這樣的討論。
硅谷很少有比紅杉資本更大的公司,它成立于1972年,通過一些早期投資,幫助了美國的很多科技公司,從Apple和Google再到Cisco和PayPal。
但今年,其在美國的業務逐漸退出,包括Dropbox的IPO和微軟收購了紅杉資本支持的GitHub。
近年來,它成功的投資主要在中國:相比于美國的業務,紅杉在過去一年中更多投資了在中國的新交易,并且與競爭對手相比,紅杉在中國取得的回報也是最佳的。
例如,根據熟悉風險投資公司內部數據的人士表示,紅杉從美團點評(于9月首次公開募股)獲得的收益可以與谷歌2004年首次公開募股的所獲收益相提并論。
僅在今年,紅杉資本中國就有17個投資組合公司上市,包括一些世界上最大的IPO。除去美團外,還有電商APP拼多多、視頻網站愛奇藝和電動車企蔚來汽車。
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The Forbes Midas List)中,沈南鵬歷史性地排名第一,這是首次超越Benchmark的Bill Gurley。
福布斯估計沈南鵬的凈資產為16億美元。他和他現有150名員工的中國團隊正在加緊籌備更多的交易。
紅杉最近也提出了一個價值80億美元的全球增長基金——其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部分將在中國進行投資。
紅杉資本的正確模式:找到合適的人選,讓他放手去做
紅杉資本是如何在中國成功的?相比于在硅谷創建的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和DFJ都沒有像紅杉資本中國這樣——在發展中貢獻出了很大的力量,公司高管表示在中國的成功要歸功于沈南鵬。
“從第一天起,紅杉就擁有了正確的模式。他們選擇了沈南鵬——這位有著極佳判斷力的人成為中國合伙人,并給了他完全的自主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NBA中國董事會成員蔡崇信(Joe Tsai)在接受采訪時說。
蔡崇信
當紅杉資本找到沈南鵬時,他已經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了。這位上海人在高中時就是數學神童,在求學于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前,他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
畢業后,他成為了紐約和香港的投資銀行家。1999年,沈南鵬離開了銀行界,與合伙人共同創辦了攜程網,后來了又成立了連鎖酒店。
成功運營過創業公司、在中國和美國都接受過教育,成就滿滿,這無疑是一份完美的履歷。Leone說:“沈南鵬有著我們想要的完美背景。”
根據與沈南鵬的現同事和前同事的交流,他們對沈南鵬的形容為“一個鋒利的思想家、一個精明的戰略家和一個無情的人”,沒有時間閑聊也很少表露情緒。
對于紅杉資本在中國的投資經理來說,為沈南鵬工作可能會很有壓力:他們必須準備好周一早晨沈南鵬電話中所問到的問題的所有細節,還有意外的午夜會議。
他也因其閃電般的回復而聞名,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都在發送電子郵件和消息。
同事們說,即使在一對一會談期間,沈南鵬也是如此——總是在回復電子郵件和消息。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沈南鵬老友表示,在一次二人一起打高爾夫的時候,沈南鵬接了十幾個電話,這位朋友笑稱:“完全毀了我的美好時光。”
據紅杉資本的發言人表示,沈南鵬拒絕參與接受本文采訪。
長期投資
Leone說,從一開始,紅杉資本就給了沈南鵬足夠的回旋余地。
“我們堅持認為,所有投資決策都應由當地團隊在當地制定,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不會從美國那里得到正確的答案。”
在早期,沈南鵬也表現出了一種長遠眼光的能力。
在他推出第一個中國基金一年后,紅杉資本給一家新興的中國版Yelp網,投了100萬美元。這個網站后來大家都知道了,叫“大眾點評”。
當時,在2006年初,很少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的巨大轉變。 iPhone尚未出現,也沒有那么多網民,移動互聯網也剛開始起步。
由于缺乏物流和支付等基礎設施,電子商務處于起步階段,阿里巴巴還在為推廣支付寶奔走中。
但沈南鵬增加了他對在線服務的投資。
四年后,他的團隊在美團這個中國版Groupon上,投資了1200萬美元。百團大戰后,美團脫穎而出,后來擴展到快遞和其他服務。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紅杉資本參與了美團和點評的每一輪融資,沈南鵬加深了與兩家初創公司創始人的關系。
2015年,美團和點評兩家獨大,但卻因為爭奪市場份額而陷入了價格戰。
現在,中國的移動支付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中國網民在習慣性的使用支付寶和微信。
沈南鵬等投資者開始相信,合并是終止價格戰并創建更強大公司的唯一途徑,
但兩家公司的創始人經過多年的征戰,并不愿意談論合并的事情。
沈南鵬是兩家公司的長期投資者,最有能力讓他們相信美兩家合并才是最好的選擇。
一開始紅杉就押對了寶,選擇了沈南鵬,并且讓他放開手去做事。他有一種敏銳的嗅覺,能夠分辨出誰、什么產品,能夠在中國獲得成功。
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兼CEO包凡說:“沈南鵬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他幫助實現了兩家公司的合并。“
沈南鵬的失誤
然而,和其他投資者一樣,沈南鵬也犯錯,這個錯誤就是今日頭條。
本來沈南鵬準備投今日頭條,但當俄羅斯著名VC Yuri Milner拿出6000萬美金來爭奪投資權時,沈南鵬選擇了放棄。
Yuri Milner創立了投資公司Mail.ru Group及DST Global公司。
Yuri Milner
投資的企業包括Facebook、Zynga、Twitter、Spotify、京東、小米、阿里巴巴集團等。
Yuri Milner還和扎克伯格、馬云等共同成立了突破獎基金會,自2012年起頒發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突破獎等獎項。
2014年,今日頭條的估值數億美元,這使得投資今日頭條成為一個更加昂貴的賭注。
沈南鵬決定All In。
沈南鵬,不害怕犯錯
據熟悉該交易的人士稱,紅杉資本在今日頭條5億美元估值的時候,領投獲得該公司10%的股權。
之后,紅杉參加了另一輪融資。現在,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風險投資創業公司。
投資過滴滴的紀源資本合伙人符績勛說:“沈南鵬并不害怕冒險投注。如果他不再看到價值,他也不害怕退出,他不會陷入這種情緒中。”
在中國的互聯網領域,阿里巴巴和騰訊不僅是最大在線服務運營商的主導者,而且還是戰略投資者,在眾多創業公司中都有股份。
這兩家科技巨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競爭激烈,往往迫使創始人和其他投資者站隊。
其他投資者說他們非常佩服沈南鵬,他有能力總是和收益為伍,而不是依賴阿里或者騰訊。
7x24小時待命
沈南鵬的成功不僅歸功于他自己,也歸功他的合作伙伴如周逵、孫謙、劉星和計越。
一些本地VC表示,沈南鵬的光環效應正在幫助公司提升其影響力。
上海創業公司特贊的聯合創始人王喆,兩年前在北京附近的一家酒店與沈南鵬一起玩撲克。這是紅杉資本的中國投資組合創業公司的聚會。
“他總是在打電話,語音或發短信。他一邊工作,一邊玩撲克,“和沈南鵬獨處的時光,讓王喆激動不已。“真正的沈南鵬就坐在我旁邊,中國的每個企業家都想見到他!“
根據一位與沈南鵬競爭的VC的說法,與紅杉資本合作伙伴會面并不能保證任何事情。
一位北京風險投資公司的管理合伙人說,沈南鵬7x24小時待命。他不介意與創始人進行多次快速會談。如果讓他們感到特別,可以為紅杉爭取更好的交易和折扣。
沈南鵬的注意力不需要持久。“無論沈南鵬在交易前如何努力追求你,如果你不能保持優勢就沒辦法再見到他,他沒有時間接受失敗者,“競爭對手VC補充道。
而他的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欽佩沈南鵬全身心關注交易的態度。
符績勛說沈南鵬在攜程挖到他的第一桶金,并為紅杉賺了更多的錢。
他很欽佩沈南鵬。他說有些人達到一點成就可能就裹足不前。但沈南鵬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多。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我們的榜樣。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49瀏覽量
103246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04瀏覽量
32580
原文標題:沈南鵬特寫:13年投資秘訣,紅杉打造中國互聯網半壁江山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