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漸變為紅海的自動駕駛行業,有一家公司不可忽視。雖然成立僅僅兩年,但它已經拿下兩輪累計2.14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成為中國目前吸金能力最強、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之一。它就是小馬智行Pony.ai。
過去的2018年,是自動駕駛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年。在硅谷,以Waymo、通用、uber為代表的頭部公司,開始將更多經歷投入商業化探索。
而國內,主機廠、科技巨頭、創業公司也在各自的賽道上不斷發展創新,推進自動駕駛早日落地。
在逐漸變為紅海的自動駕駛行業,有一家公司不可忽視。
雖然成立僅僅兩年,但它已經拿下兩輪累計2.14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成為中國目前吸金能力最強、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之一。
它就是小馬智行Pony.ai。
前不久,NEXTTECH獨家探訪了小馬智行的北京研發中心,試乘了路測車輛,并對話了包括樓教主在內的眾多技術大咖。
01
彭軍 + 樓天城,即使在大牛云集的自動駕駛,這樣的組合也算略顯奢侈的頂級配置。
彭軍 James Peng,前百度美研的主任架構師、百度無人車的首席架構師;而被圈內稱為“教主”的樓天城,則曾是百度史上最年輕的T10工程師。
在這樣的頂級技術實力支持下,小馬得以前輩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自動駕駛賽道上狂飆。
從成立到拿下美國加州無人車路測牌照,小馬僅用了半年時間;今年7月,小馬又成為了第一個拿下北京市無人駕駛T3路測牌照的公司。
商業化進程上,小馬不僅是中國首家開放無人駕駛試乘體驗的初創企業,同時,一支20-50輛無人車的車隊,也將于近期在廣州南沙上路。
但在這些突飛猛進的進展背后,小馬也有自己堅守著底線——“Safety first(安全第一)”便是我們在路測體驗中聽到頻率最高的詞。
每家自動駕駛公司都有獨特的技術風格,或激進或保守,都直接反映了團隊對于自動駕駛的理解,而再被問到小馬的傾向時,樓天城用了一個詞,“conservative”。
保守,或者更準確來說,謹慎,是貫穿小馬技術路線的核心精神。
02
我們的路測在北京稻香湖地鐵站外的一條公共道路上進行,這里是北京劃定的首批自動駕駛路測區域,道路上不時有百度,及一些頂著巨大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車輛出沒。
探訪當天,路上車流相對較少,天氣條件也算不錯。
在這種條件下,以勻速40km/h行進的小馬無人車,無論在起步、避讓、超車、變道上的表現得相當平穩,一個小時的試乘中,幾乎沒有人工干預,還漂亮完成了非保護左轉、紅燈右轉等“高難度”動作。
單就體驗而言,在我們試乘過的無人車中,小馬絕對可以排進前兩位。
但車輛偶爾還是會犯錯誤。比如,在一個直行路段,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無人車突然制動停在道路中間。
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因為車輛的調教處在最高敏感度,當有車輛從后方出現時,系統可能會錯誤將其識別為有變道意圖,從而減速剎車進行避讓。
現在的L4級自動駕駛還處于探索階段,類似的錯誤尚難以避免,但當我們結束路測,返回公司時,這起小“事故”已經轉化成了工程師電腦上,用來訓練感知優化的數據。
正是通過這樣場景的不斷積累,感知算法的不斷優化,無人車的駕駛風格才能向真人司機逐漸靠近。
為了提升測試效率,小馬一直采用路測+仿真平臺結合的方式,通過實際路測收集場景,之后在仿真平臺中強化訓練,兩者相輔相成。
在開上北京的馬路前,小馬的路測地點主要在硅谷,中美兩國交通狀況存在巨大的差異,對此團隊中不少海歸工程師有著直觀的感受。
中國道路的復雜程度,是硅谷或其他一些發達國家所無法相比的,想開發出能夠在國內落地的L4級別自動駕駛,在本土進行的大規模路測和數據收集是必不可少的。
但北京對于路測牌照的發放標準,也堪稱史上最嚴格。
小馬考的是T3牌照,申請該牌照的前提之一,是要在封閉場地內用自動駕駛模式跑5000公里,不出任何事故,之后,才有資格進入專家評估等一系列流程。
5000公里,別的公司用幾個月跑完的里程,小馬僅用了10天。順利獲批T3路測牌照,既反映了小馬的技術實力,也為后續技術的優化迭代提供了的保障。
03
人才之多之密集,是我們在探營小馬過程中最深的感受,以彭軍和樓教主為核心,小馬聚集了一支國內最出色的技術團隊。
不少部門的核心負責人,都有過多年在Waymo、Uber的工作經驗,他們加入小馬,甚至都是心甘情愿“降薪入職”。
有江湖傳言:彭軍和樓天城所到之處,人才幾乎被瞬間挖空。
我們很好奇,在如今經濟激烈的自動駕駛人才爭奪戰上,小馬是依靠什么收服了各位技術大牛?
前景和情懷是一方面,用教主的話說,“以事聚人”,很多同事都是抱著推動自動駕駛進程,改變未來出行方式的“理想”來的,大家目標一致,很容易走到一起。
當然,還有彭軍和樓教主這兩塊金字招牌,雖然靦腆的教主多次否認,但我們還是從一些細節中,感受到了“樓教主”的個人魅力。
團隊工程師給我們講了故事:中國區的Topcoder比賽,樓教主參加了12屆,拿了其中10屆的冠軍,而在樓天城落敗的兩年,冠軍被一個叫杜瑜皓的95后收入囊中。而在比賽過后,新認“杜教主”加入小馬,成為了一名實習生。
相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國內拿過IOI(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人屈指可數,小馬就至少獨攬了11位。
而擁有一支最頂尖技術團隊的小馬,究竟能有多任性呢?
04
目前,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都在采用ROS作為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和調試的框架。
所謂ROS系統全稱Robot Operating System,是一個開源系統,優勢在于靈活性,但它本質上是基于機器人的作業系統,并不是專門為自動駕駛研發的系統。
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操作系統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機器人的傳感器分布在不同的手臂上,分布式的系統能夠滿足它的需求,而無人車則需要一個集中計算系統。
把ROS系統用到自動駕駛后,就會造成一些嚴重的缺陷,比如,實時性差,有傳輸延遲;更致命的是,它不滿足FIFO(先發先到)原則,會造成消息錯序,輕則影響數據處理準確性,重則會威脅自動駕駛的安全。
樓教主認為,“無人駕駛是一個安全為首要核心的系統,其中系統是最重要的一環,如果系統本身達不到一定的安全級別,那么在上面運行的各種算法,都會受到限制。”
所以,從安全角度出發,小馬一直堅持要開發一套自己有完全掌控的作業系統。
相同的想法很多公司都有,但并非每個團隊都有能力完成這個挑戰。據我們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使用自研系統的自動駕駛公司共兩家,除了小馬,就只有Waymo。
小馬給這個系統起名叫做PonyBrain,它具有全面的可控性、支持個性化優化,在實時性能、作業調度、數據傳輸和吞吐效率上有質的提升。
在同樣的自動駕駛場景中,PonyBrain對ROS系統的提升在一個數量級以上,最大程度上保障了駕駛的安全性。
05
與此同時,小馬的硬件技術方案也仍在不斷迭代的過程中,在小馬智行的車庫中,我們看到很多不同技術方案的測試車輛,它們都在進行同步測試。
而小馬自動駕駛車輛的每一次公開亮相,其傳感器方案也都發生一些變化。
在我們本次試乘的測試車上,已經看不到老式64線動態激光雷達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為輕巧的32線雷達。
這意味著,他們已經能夠通過感知算法優化,用32線激光雷達,來完成更多線數才能達到的效果。
當然,這里面還包含著成本的考量,小馬不肯公布目前測試車的成本,但據硬件負責人李林濤透露,每輛車的成本依舊在百萬級以上。
而在自動駕駛通向產品化和量產化的路途中,集成化和壓低硬件成本,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事實上,現在的小馬已經在做量產的前期嘗試了。
“原型車在走向產品化的過程中,中間有一個gap,即小規模量產,在限定場景內做載客的實際運營。”
Waymo在鳳凰城落地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就屬于這個階段的嘗試,而在廣州明珠灣智慧城市項目中,小馬被選為核心的無人駕駛運營團隊。
繼年初向公眾開放無人駕駛試乘體驗后,今年年底,小馬還將在廣州南沙落地一只小型無人車隊。
06
成立兩年,小馬在各方面的表現都能排得進國內自動駕駛的“第一梯隊”。
很多人開始把小馬拿來和Waymo進行比較,我們也詢問了幾位從Waymo離職,加入小馬智行的工程師,吸引他們的,是大家一起工作時的氛圍,決策的效率,靈活的步伐,以及巨大的施展空間。
但他們坦言,2歲的小馬和10歲的Waymo比起來,從整體技術層面上講,還存在著差距。
小馬還在踏實做事,蓄勢待發,“還在彎道,現在不談超車”。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786瀏覽量
166399 -
無人車
+關注
關注
1文章
301瀏覽量
36470
原文標題:小馬智行:探秘最"貴"的自動駕駛汽車!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