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紛紛加大面向智能制造轉型,有代工之王之稱的富士康,作為全球第一個突破百萬工人的超級制造商,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大趨勢下,這個以代工為核心的巨無霸也開始走向了轉型升級之路,欲摘掉代工這頂帽子,大象轉身通過上市來募集資金,大舉向工業互聯網轉型。
富士康(工業富聯)開啟高端制造轉型之路,構建物聯網、云計算、AI和機器人等為驅動力,形成以硬軟整合,面向全產業價值鏈的科技賦能生態系統。郭臺銘積極帶領工業富聯轉型也得到大佬支持,包括BAT等資本,募集資金高達271億元。在上市之前,甚至有機構預測富士康將會超越貴州茅臺,市值有望突破萬億。
工業富聯作為超級獨角獸登錄A股市場,開盤即受到資本追捧,首日漲幅44%,市值飆漲至3906億,成為國內市場科技股一哥,隨后幾個交易日至6月13日收盤價為25.72元,市值是5070億,頂著超級獨角獸光環,成為國內科技股王者。
不過,盡管坐上了國內科技股頭把交椅,但頗具爭議,畢竟他依然是以代工為核心的業務,客戶包括蘋果、亞馬遜、Dell和華為等大型科技企業生產設備,代工業務營收規模很大但利潤微薄,2017年營收去3545億,但利潤率只有4.48%至158.68億。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2839億元,凈利潤97.56億,同比微增2.69%,凈利率3.44%。
作為一支超級獨角獸,同時也是一支很“廋”的獨角獸,沒有什么肉,工業富聯市值由此前最高5190億跌至2283億,已經腰斬,市值相比高位縮水2907億。那么,郭臺銘的工業互聯網轉型之路就此終結了嗎?顯然并沒有停止轉型步伐,工業富聯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為富士康主要追逐方向。
上半年,工業富聯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業務,以及生產過程中中使用工業機器人數量不斷增加,繼而使得人力成本降12%。另外,依托于精密工具、云計算、移動終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高速網絡和機器人的戰略規劃,富士康已研發出多項核心技術,通過導入自己的工業互聯網BEACON平臺,優化了生產過程,以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存。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強工業互聯網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領域設計和加工能力的提升。
自研發及搭建的工業互聯網BEACON平臺,已實現了數據采集和集成、邊緣計算和云計算,在提質增效、降本減存、提升產品良率的同時,實現了通訊網絡設備機構件的營業收入與毛利的雙提升,奠定了工業富聯將業務領域擴展延伸至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應用的技術基礎。從中長期來看,富士康將逐漸對外提供工業互聯網服務,為中小企業的生產制造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并開放工業互聯網平臺給中小企業,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產業升級。
最后
全球工業4.0和智能制造如火如荼進行中,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這股制造業升級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開始評估并加大部署物聯網,同時結合工業互聯網,透過云端連接設備、服務和數據,并經AI技術處理支撐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被視為全球先進制造典范的工業富聯正是迎合了這一趨勢,積極謀劃轉型,欲撕掉代工標簽,但郭臺銘要將這個代工之王向高端制造和工業互聯網轉型任重道遠。
-
富士康
+關注
關注
7文章
1131瀏覽量
59567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51瀏覽量
76320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0瀏覽量
94098
原文標題:代工之王的工業互聯網轉型之路,市值縮水逾3000千億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