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聯網實踐年,市場進入白熱化競爭
2018年是物聯網各層面逐步落實的一年,如低功耗廣域物聯網(LPWAN)于全球各地陸續商用、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與人工智能融入物聯網架構、各垂直應用領域的智慧升級皆開始有顯著的起步。
2019年隨著技術與基礎建設的完備,物聯網企業得以發揮本身的核心與商業價值,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競爭強度增加,考驗著企業的物聯網商業模式投資成本效益,以及能否實現長期獲利目標,2019年將是物聯網企業能否站穩商業市場的關鍵年。
2、計算體系結構將被重構
無論是數據中心或者邊緣計算場景,計算體系將被重構。未來的計算、存儲、網絡不僅要滿足人工智能對高通量計算力的需求,也要滿足物聯網場景對低功耗的需求。基于FPGA、GPU、ASIC等計算芯片的異構計算架構,以及新型存儲器件的出現,已經為傳統計算架構的演進拉開了序幕。從過去以CPU為核心的通用計算而走向由應用驅動(Application-driven) 和技術驅動(Technology-driven)所帶來的Domain-specific 體系結構的顛覆性改變,將加速人工智能甚至是量子計算黃金時代的到來。
3、每平方公里邊緣端點數量急劇增加
邊緣是指人們使用的端點設備或嵌入在我們周圍的端點設備,邊緣計算(Empowered Edge)描述了這樣一種計算拓撲結構:信息處理和內容收集及傳遞更靠近這些端點。它試圖保持流量和處理本地化,目標是減少流量、縮短延遲。
在今后五年,專用AI芯片更強大的處理能力、存儲和其他先進功能將被添加到種類更廣泛的邊緣設備上。這個嵌入式物聯網世界極具多樣性,加上工業系統等資產,將具有很長的生命周期,這將對管理帶來重大的挑戰。
從長遠來看,隨著5G日漸成熟,不斷擴展的邊緣計算環境會有更可靠的通信技術連回到集中式服務。5G提供更低的延遲、更高的帶寬,并且每平方公里的節點(邊緣端點)數量急劇增加,最后一點對邊緣來說非常重要。
4、語音AI在特定領域通過圖靈測試
圖靈測試(TheTuring test)由指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通過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進行多次測試后,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出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么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
隨著端云一體語音交互模組的標準化、低成本化,會說話的公共設施會越來越多,未來每一個空間都至少會有一個可以進行語音交互的觸點。隨著智能語音技術的提升,移動設備上的實時語音生成與真人語音可能將無法區分,甚至在一些特定對話中通過圖靈測試。針對這一領域的規則甚至法律會逐步建立,引導行業走向規范化。
5、AI專用芯片將挑戰GPU的絕對統治地位
當下數據中心的AI訓練場景下,計算和存儲之間數據搬移已成為瓶頸,新一代的基于3D堆疊存儲技術的AI芯片架構已經成為趨勢。AI芯片中數據帶寬的需求會進一步推動3D堆疊存儲芯片在AI訓練芯片中的普遍應用。而類腦計算芯片也會在尋找更合適的應用中進一步推動其發展。在數據中心的訓練場景,AI專用芯片將挑戰GPU的絕對統治地位。真正能充分體現Domain Specific的AI芯片架構還是會更多地體現在諸多邊緣場景。
6、超大規模圖神經網絡系統將賦予機器常識
單純的深度學習已經成熟,而結合了深度學習的圖神經網絡將端到端學習與歸納推理相結合,有望解決深度學習無法處理的關系推理、可解釋性等一系列問題。強大的圖神經網絡將會類似于由神經元等節點所形成網絡的人的大腦,機器有望成為具備常識,具有理解、認知能力的AI。
7、5G網絡催生全新應用場景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將使移動帶寬大幅度增強,提供近百倍于4G 的峰值速率,促進基于4K/8K超高清視頻、AR/VR等沉浸式交互模式的逐步成熟。連接能力將增強至百億級,帶來海量的機器類通信及連接的深度融合。網絡向云化、軟件化演進,網絡可切片成多個相互獨立、平行的虛擬子網絡,為不同應用提供虛擬專屬網絡,加上高可靠、低時延、大容量的網絡能力,將使車路協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獲得全新的技術賦能。
8、存儲器產業再升級,關鍵在次世代存儲器與封裝堆棧技術
展望2019年,由于制程轉進已達到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存儲器技術的發展將著墨于封裝方式的更新以及對次世代存儲器的探索。
為解決現有單顆顆粒封裝時面臨的bandwidth的瓶頸,廠商企圖透過堆棧(類似TSV)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間提高信息的傳輸量(throughput),如目前廠商推出的High Bandwidth Memory(HBM)。
另一方面,為滿足邊緣計算需要更快的反應時間的需求,與現有的DRAM相較,由于應用的架構不同(與中央處理器更為靠近,例如是embedded的設計),以及產品特性為非揮發性(non-volatile)所帶來的省電優勢,都將使得明年廠商對次世代存儲器的研發能量將更為強勁。
9、新科技加入,開創醫療產業新格局
觀察今年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延續21世紀醫療法案的改革力道,在數字醫療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醫療應用的法規監管動作頻頻,將帶出生技醫療產業新局勢。
其中,軟件的角色越趨重要,ICT結合藥物或單純軟件對疾病的介入,成為新型態的治療模式,也就是數字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
手術機器人與手術導航系統(SNS)則預期會跨領域整合各類醫療影像與影像技術包含融合性影像(hybrid imaging)、分子醫學影像、AR和MR等,以建構、優化更完善的智慧微創手術系統。
在基因檢測的部份,NGS往臨床應用端發展已成定局,而在美國FDA建置的標準化基因數據庫ClinVar與ClinGen以及對定序數據算法驗證的PrecisionFDA,NGS在后端定序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將成為未來臨床應用市場的競爭核心并逐漸和新療法開發結合,以實踐精準醫療。
10、智能電網、能源管理、儲能系統成為光伏發展關鍵
光伏供應鏈在中國地區持續擴產,而中國政府的政策轉變導致國內需求萎縮,使得市場呈現供過于求的狀況,進一步讓全球組件價格持續下滑。
此趨勢對供應鏈造成極大壓力,2019年很可能展開新一波產業洗牌,但另一方面也帶動光伏發電系統和均化度電成本(LCOE)大幅下降。國際市場已出現光伏電力價格達到市電同價(grid-parity)水平,且無補貼光伏系統的風潮已逐漸從歐美擴散到亞洲。
未來光伏電力如何進行調峰、有效運用,并與電網系統內的其他能源互相搭配,將成為提高滲透率的關鍵,而智能電網、能源管理與儲能系統將扮演重要角色。
11、城市實時仿真成為可能,智能城市誕生
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感知數據與城市實時脈動數據流將匯聚到大計算平臺上,算力與算法發展將推動視頻等非結構化信息與其他結構化信息實時融合,城市實時仿真成為可能,城市局部智能將升級為全局智能,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力量進行城市大腦技術和應用的研發,實體城市之上將誕生全時空感知、全要素聯動、全周期迭代的智能城市,大大推動城市治理水平優化提升,預計在新的一年,中國會有越來越多城市具有大腦。
12、數字身份將成為第二張身份證
生物識別技術正逐漸成熟并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隨著3D傳感器的快速普及、多種生物特征的融合,每個設備都能更聰明地“看”和“聽”。生物識別和活體技術也將重塑身份識別和認證,數字身份將成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從手機解鎖、小區門禁到餐廳吃飯、超市收銀,再到高鐵進站、機場安檢以及醫院看病,靠臉走遍天下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13、自動駕駛進入冷靜發展期
單純依靠“單車智能”的方式革新汽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實現終極的無人駕駛,但并不意味著自動駕駛完全進入寒冬。車路協同技術路線,會加快無人駕駛的到來。在未來2-3年內,以物流、運輸等限定場景為代表的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會迎來新的進展,例如固定線路公交、無人配送、園區微循環等商用場景將快速落地。
14、區塊鏈回歸理性,商業化應用加速
在各行業數字化的進程中,物聯網技術將支撐鏈下世界和鏈上數據的可信映射,區塊鏈技術將促進可信數據在流轉路徑上的重組和優化,從而提高流轉和協同的效率。在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和司法存證等眾多場景中,區塊鏈將開始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著“鏈接”價值的體現,分層架構和跨鏈互聯將成為區塊鏈規模化的技術基礎。區塊鏈領域將從過度狂熱和過度悲觀回歸理性,商業化應用有望加速落地。
15、數據安全保護技術加速涌現
各國政府都會趨向于推出更加嚴厲的數據安全政策法規,企業將在個人數據隱私保護上投入更多力量。未來幾年,黑客、黑產攻擊不會停止,但數據安全保護技術將加碼推出。跨系統的數據追蹤溯源相關的技術,比如水印技術,數據資產保護的技術以及面向強對抗的高級反爬蟲技術等將得到更加廣泛應用。
16、數字道德和隱私(Digital Ethics and Privacy)越來越受到個人、組織和政府的關注
Gartner表示,人們越來越關注公共和私營部門組織如何使用他們的個人信息。
根據Gartner的說法,到2021年,那些購買合規風險且被發現缺乏隱私保護的組織,其合規成本將比最佳實踐的競爭對手多支付100%。因此,組織需要從合規驅動轉變為道德驅動,以建立對其品牌的信任。由隱私轉向道德使談話的重心不僅僅圍繞「我們是否合規」,而是轉向「我們是否在做正確的事」。
17、自主設備交織出多種可能
自主設備(Autonomousthings)指利用AI技術代替人類完成任務的工具,無論自動駕駛車輛、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化應用、自動化代理等都屬于這一范疇。這五類設備覆蓋了四個維度:陸地、海洋、大氣及數字世界。五類應用、四個維度交織出多種可能。
比如,如果一架無人機檢查了一塊大型油田,并發現油田已經可以隨時開采,它可以派遣一臺‘自動采油機’去執行任務。在物流交付市場,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使用自動駕駛車輛將包裹送至目標區域。然后,車輛上的機器人和無人機可確保包裹的最終交付。再比如自動駕駛汽車或無人機能夠自動送貨。
Gartner認為,未來每個應用程序、服務、或者IoT設備都將包含某種程度的「自動化」。據預測,到2021年,10%的新車將擁有自動駕駛能力,而2017年不到1%。
18、增強分析功能會迅速發展而得到主流采用
增強分析(AugmentedAnalytics)側重于增強智能的特定領域,利用機器學習來徹底改變開發、使用和共享分析內容的方式。增強分析功能會迅速發展而得到主流采用,成為數據準備、數據管理、現代分析、業務流程管理、流程挖掘和數據科學平臺的一項關鍵功能。
增強分析可使數據準備、洞察力獲取和洞察力可視化這個過程實現自動化,在許多情況下無需專業的數據科學家。
Gartner預測,到2020年,平民數據科學家的數量將比專家數據科學家的數量多五倍。我們正在進入“分析的第三個時代”,從基于語義層的平臺轉向基于視覺的數據發現平臺,以擴展分析。
19、數字孿生高效提升應對業務目標
數字孿生(DigitalTwins)是指將現實世界中的實體或系統進行數字化表示。
Gartner表示,24%的實施物聯網項目的企業正在使用數字孿生。它們會不斷改進數字孿生,提升收集和可視化合適數據的能力,運用合適的分析工具和規則,并高效地應對業務目標,使用操作或其他數據來模擬業務流程的工作方式。這在醫學中尤為明顯,其中人或過程的數字孿生用于模擬手術。
20、企業將嘗試使用沉浸式體驗( Immersive Experience)技術進行消費和企業使用
對話式平臺正在改變人們與數字世界互動的方式。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正在改變人們感知數字世界的方式。感知模式和交互模式方面這種共同的轉變將造就未來的沉浸式用戶體驗。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從考慮單個設備和分散的用戶界面技術轉變為注重多渠道多模式體驗。多模式體驗將把人們與數字世界連接起來,周圍有成百上千的邊緣設備,包括傳統計算設備、可穿戴設備、汽車、環境傳感器和消費類電器。
多渠道體驗不光使用這些多模式設備當中先進的計算機感官(比如熱量、濕度和雷達),還使用人類的所有感官。這種多體驗環境將營這一種環境體驗,其中我們周圍的空間將構成「計算機」,而不是單個設備構成「計算機」,實際上,環境就是計算機。
Gartner預測,到2022年,70%的企業將嘗試使用沉浸式技術進行消費和企業使用,25%將用于生產。
2019年智能手機產業發展重點將以優化既有功能為主軸,包含全屏幕走向窄邊框、Notch面積更小的極致化,而前鏡頭會朝向縮小模組的設計來配合Notch的極致化。
此外,生物識別搭載比例將再提高,三鏡頭也會帶動照相功能提升。不意外可折疊屏幕手機以及5G手機都有望在2019年正式亮相。
隨著柔性AMOLED技術趨于成熟,2019年將有機會看到真正單屏幕的可折疊手機。5G手機因應高速傳輸世代的來臨,盡管商用通訊的5G基站尚未普及,品牌廠仍積極開發對應手機以期取得擴大市場的先機。若進一步結合5G和可折疊設計,有機會帶出更多不同的應用,將成為2019年手機市場的一大亮點。
22、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大規模導入中高端手機
受惠于技術演進與成本降低,加上各大安卓廠商陸續采用,原本專屬于旗艦機種的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方案,預期在2019年將大規模導入中高端的安卓機種中。
此外,隨著超聲波指紋識別陣營積極投入,2019年也有機會看見采用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安卓旗艦機種發表。預估2019年超聲波與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滲透率將從2018年的3%提高至13%。
且除將指紋識別傳感器置于屏幕下外,也有廠商著手開發將指紋識別傳感器埋于邊框四周,若能克服技術/良率瓶頸,預期2019~2020年也有機會看到此類技術問世。但后續消費者的接受度及適用市場尚待觀察,對目前整體指紋識別技術版圖的沖擊亦值得關注。
23、Mini LED將成為顯示器新寵
由于Mini LED擁有高亮度、高對比的高顯示效果,可與OLED顯示抗衡,因此現階段已導入對視覺效果要求較高的電影院顯示屏,以及家庭電影院等家用市場。
相較于自發光類型的LED顯示屏(VideoWall),Mini LED背光顯示器改以藍光芯片為基礎光源,相較RGB三原色LED在成本上更為便宜,將更有機會打入消費型顯示器的藍海,應用將涵蓋手機、平板、桌上型顯示器、車用顯示器以及電視等背光顯示器。預估Mini LED在2018年發展成熟后,將于2019~2020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2年產值將會達到16.99億美元。
24、語音功能進入更多終端裝置,尋找新服務商機
2018年智能音響除了帶來市場的話題性之外,更突顯了語音功能在終端裝置的重要性。2019年語音功能除了搭載在汽車、智能電視、智能耳機等裝置外,也會提供更多種類的應用功能,包括語音助理、語音識別、語音購物等服務。預計明年廠商會透過語音功能在終端裝置上進行各種嘗試,希望以便利性吸引消費者、創造更多新市場。
25、eSIM提高智能手表產品價值,帶動市場增長
隨著智能手表、永遠連線PC(AlwaysConnected PCs)內建eSIM卡,提供裝置獨立上網功能,再加上Apple、華為、Qualcomm等大廠的推動,使得eSIM裝置能擺脫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并提高本身產品價值。
2019年將會有更多eSIM智能手表產品面市,以串流音樂、來電與訊息功能、行事助理等為產品價值,取代部分智能手機的功能,并以此將智能手表與智能手環的市場切割開來,帶動智能手表的成長速度超過智能手環。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67瀏覽量
37282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52瀏覽量
268901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7瀏覽量
563979
原文標題:關于2019年物聯網等科技趨勢的25個預言
文章出處:【微信號:zj-iot,微信公眾號:浙江省物聯網產業協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