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已經改變生活,在5G即將改變社會的期待下,為爭搶5G全球領先地位,各國使勁渾身解數都在積極搶占5G先發優勢。正是基于看好5G的未來,圍繞5G的全球領先競賽中,部分國家已經在無發令槍的比賽中提前搶跑,我們國家的5G發展和應用也應不斷加速。
最高決策層的支持最給力
來自最高層的直接決策無疑是最大的支持。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18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2019年經濟工作。
會議研判認為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為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會議明確了幾大宏觀政策并規劃了二十項重點工作。在會議明確的2019年二十項重點工作中“加快5G商用步伐”顯得異常重要。
這個異常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所有二十項重點工作中“加快5G商用步伐”被列為第三項重要工作;另外一方面,在所有二十項重點工作中“加快5G商用步伐”既是直接涉及通信行業的,又是關乎未來除了通信行業自身發展外涉及其他行業基礎能力建設走勢的。
為什么5G商用會被提升到如此的高度?顯然最高層完全清楚5G的重要作用和意義。5G將像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一樣深遠地影響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不但引起變革,更關乎國家未來在全球的國際地位。另外,作為基礎產業,5G的率先發展將助推并加速我國的“中國制造 2025”等國家戰略的發展成熟。另外,5G還是拉動投資建設的有效手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專家韋樂平接受媒體采訪時預估5G投資規模將達到1.2萬億,且投資周期可能超過8年。他進一步解釋道,為了達到5G響應的速度,基站建設將至少是4G基站的兩倍,5G基站的成本也超過4G基站的兩倍,功耗則是4G基站的3倍,單從基站建設角度,5G投資大約是4G的1.5倍。
因此,5G的全國總體投資規模將達到1.2萬億,投資周期可能超過8年。作為配套和延伸,5G的發展對光纖基礎設施提出了新的需求,這將進一步刺激高光纖承載容量、高光纖連接密度等產品和技術的創新研發和應用。5G商用也會激發用戶更換手機終端熱潮,并刺激手機終端行業發展。
來自監管層的支持最實際
去年12月初,在缺乏端到端終端的情況下,韓國依然宣布正式商用5G。在去年早些時候,美國的部分運營商就已經開始了5G試商用。早在2018年10月1日,Verizon就宣布在美國4個城市推出非3GPP標準的5G Home服務。
所謂5G Home,采用5G固定無線接入(FWA)技術,即在居民住宅附近(比如電線桿上)架設5G基站,5G天線發射毫米波波束連接家庭里的CPE終端,為家庭提供無線寬帶服務,并面向未來智慧家庭,以代替FTTH光纖入戶最后一里,節省昂貴的光纖敷設成本。
雖然美國運營商Verizon商用的5G Home不是3GPP標準,而且只是固定無線服務而已,但是其邁出大膽嘗試5G的全球第一步。隨后2018年12月21日,AT&T在美國十幾個城市正式推出基于3GPP標準的5G服務,即“5G+”服務。
這次美國的運營商提供的既是符合國際標準的5G服務,而且其應用也可以用于移動端,雖然還不是手機終端。同樣在去年12月15日,芬蘭正式宣布商用5G網絡,并推出了全球首個5G移動套餐。
即便缺乏具體的應用和終端,芬蘭搶先取得了在5G業務產品上的先行者位置,至于這個名號是否有實際意義,需要進一步觀察。
緊跟5G國際發展形勢,去年12月初,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三大運營商發布了5G中低頻段試驗許可。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1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160MHz)、4800MHz-4900MHz(1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其中2515-2575MHz(60MHz)、2635-2675MHz(40MHz)和4800-4900MHz(100MHz)頻段為新增頻段,2575-2635(60MHz)MHz頻段為重耕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段;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100MHz)5G試驗頻率資源。
工信部此次發放5G系統試驗頻率使用許可的頻率資源大體均衡,統籌考慮到現有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的5G頻率需求,有利于促進運營企業公平競爭和可持續發展。
今年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表示,我國將在若干個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該負責人還預計,到今年下半年,真正能具備商業使用的產品,像5G手機終端等將陸續投放市場。
在5G標準尚未完全封閉,5G手機終端尚未上市前,類似韓國、美國和芬蘭的做法確實實現了搶先一步的效果,但是最終是否有利于助推5G應用的領先,值得我們繼續觀察。在5G技術、終端和其他上下游配套產業并未成熟或者到位的情況下,緊跟潮流,占據第一梯隊的位置,或許是最經濟實惠,也是最理智的選擇。
運營和設備相關企業的干勁十足
早在去年6月份,相關企業就已經開始了與5G技術和應用相關的試驗。中國電信是全球首家發布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總體策略白皮書的運營商。
今年6月26日,中國電信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全面表述了其在5G網絡建設上的詳細方案和計劃,對于指導包括設備廠商和運營商在內的通信行業網絡技術研發和發展建設提供了非常好借鑒。
2018年6月底,也是在上海移動世界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在展會現場部署5G SA(獨立組網)系統網絡,打通了首個基于5GSA(獨立組網)的全息視頻電話。
此次大會期間,中國移動和華為還在中國移動展臺聯合展示了全球首款基于3GPP標準的5G C-band CPE,這標志著5G的商業化進程進一步加速。同樣在本界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聯通與華為還聯合發布了面向5G演進的室內數字化白皮書,從業務、網絡、頻譜、用戶等維度,剖析了5G室內網絡演進的驅動力,并給出了5G室內網絡演進目標,關鍵技術要素等,旨在共同推進5G數字化室分產業鏈走向成熟。
2018年12月初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廣州大會期間,中國移動宣布將進一步強化與華為、中興等國內廠商在5G領域的合作。此次大會期間,華為、中興、OPPO、VIVO和小米等終端廠商進行了5G試驗終端發布。
12月14日,中國聯通在廣州發布了5G終端戰略,宣布在導入期和快速發展期內整合100億權益賦能、100億金融賦能、10億平臺補貼,保障中國聯通5G商用終端規模。
我國具備爭取5G全球領先的底氣
全世界5G標準立項并且通過的企業是中國移動10項,華為8項,愛立信6項,高通5項,日本NTT DOCOMO 4項,諾基亞4項,英特爾4項,三星2項,中興2項,法國電信1項,德國電信1項,中國聯通1項、西班牙電信1項、Esa1項。
按國家統計,中國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這些數據或許已經說明我國是5G標準的重要主導者。另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中心發布有關5G標準必要專利統計顯示,專利聲明量超過1000件的企業有華為、Nokia、LG、Ericsson、Samsung、Qualcomm和中興。
華為以1970件5G聲明專利排名第一,占比17%,Nokia以1471件5G聲明專利排名第二,占比為13%,LG以1448件5G聲明專利排名第三,占比為12%。其余聲明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依次是Ericsson、Samsung、Qualcomm、中興、Intel、大唐和Sharp。
中國企業除華為外,中興以1029件專利排名第6,占比9%;大唐以543件專利聲明排名第9,占比5%。我國三家企業的專利聲明總量為3542件,占總聲明量的30.3%。除此之外,根據官方消息,華為已經售出超過一萬套5G基站設備,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我國的電信設備商華為和中興雖然遭受美國等部分西方國家的不公正對待,某種意義上也說明這些廠商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對方必須使用“下三濫”的手段予以限制的程度。
除了上述標準和專利的優勢外,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通信市場,而且中國移動也是全球對TDD理解最深的運營商。另外,運營商還分別與設備商和互聯網公司也在加強5G商用相關合作與研究。
無論是設立支持5G發展的產業基金,還是成立各種聯合創新實驗室,通信行業及相關產業的認識比較一致,并且都在積極進行探索和研發,目標就是圍繞5G eMBB,mMTC和URLLC等三大應用場景,“加速應用示范、培育殺手級應用、打造5G+AI能力、研究5G新商業模式”,從而構建5G融合生態,最終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實施和發展。
盡管在與5G發展的認識和理解上出現了不同聲音,但是技術發展的潮流滾滾向前,是主動適應引領,還是步步跟隨,應該從更高的站位和全局視野來看。
而且即便有不同聲音,大家的關注點不應該繼續關注在是不是或者該不該的問題上,而是應該聚焦如何把最高層的決策開展好、執行好,最終落實到位。
-
天線
+關注
關注
68文章
3197瀏覽量
140789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3998
原文標題:圍繞爭取5G全球領先,我們正在不斷加速
文章出處:【微信號:C114-weixin,微信公眾號:C114通信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