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遲暮不能釋懷,一則因為眷戀光輝,二則因為英雄本人無能為力。
十年前,要是有熱搜,恐怕難見任正非、雷軍、張一鳴、劉強東的名字,郭臺銘也要讓一讓,倒是王雪紅,是流量新貴。
1
2008年的中國,迎來了北京奧運,遇到了汶川地震,金融市場震動不小,諾基亞的N96看不上新生的iPhone 3G版,智能手機四個字,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深圳華強北彼時還是山寨之所,雷軍也沒有小米,尚沉浸在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思緒中。倒是海峽那側的臺灣省,HTC橫空出世,聯合電信運營商T-mobile推出了首款安卓系統手機T-mobile G1,中間那個軌跡球,常常出現在無數開發者的夢里,夜難寐啊。
青銅身后有王者
HTC的身后,是王雪紅。
臺灣二字,常與“孤島”聯系在一起。上世紀50年代初國民黨退守臺灣后很長時間內,民怨積重,島內物資匱乏,惡性通脹嚴重,經濟形勢危急,原住民和外省人相互排斥。但得到美國經濟援助后,臺灣開啟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以農養工時期。那個時期,制造業唱主角。
這是王永慶的機會。
這個祖籍福建的茶農后人,在1954年創建了臺塑。他大概從未想過自己成為了影響臺灣制造業的 “經營之神”的王永慶,當然更不會想到本是游離于家族生意之外的小女兒成為智造女王。
不得不說,王雪紅是個妙人。
圖 | 王雪紅
上世紀70年代,王永慶的臺塑集團創下了10億美元的營收業績;24歲的郭臺銘領會大神的精神,創辦了鴻海;臺灣從工研院開始,大力推廣集成電路計劃。一海相隔的內地,***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改革開放吹響號角。
彼時少女王雪紅,在大西洋沿岸的伯克利學音樂,僅僅上了3周課,她就轉投了經濟系。畢業后拒絕父親的召喚,而是去做了電腦銷售,繼而自行創業,買下了后來聲名大噪的威盛電子。
中國人有一項趣味風俗:抓周。這項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俗,讓我們深深相信,幼兒周歲時抓取的物品,直接表現了其個性和未來的發展,所以常常會在抓周臺上擺著筆、墨、算盤、錢幣、書籍等等。幼兒王雪紅抓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三歲見八十,她如此果斷、決絕,甚至有些霸氣的個性,想必自小已經形成。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威盛、HTC的崛起緣于她此般性格,而衰落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50年代起,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制造加工業給了臺灣第一次經濟起飛的機會,并在60年代被喻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經濟起飛的20年,也是“鄉愁”蔓延與精神碰壁的20年。持續動蕩的政局以及各種內憂外患帶來的“孤島感”進一步增強,臺灣掀起了“民歌運動”,臺灣青年不再高唱西洋音樂,而是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與此同時文壇也涌現了如陳映真、席慕蓉、余光中、張曉風、李敖、白先勇等眾多極具代表性的作家。
那個時代的年輕人,聽Bob Dylan、The Beatles也聽木吉他、羅大佑,看《百年孤獨》也看《臺北人》。他們身上有相同的特質,果斷堅決、熱愛冒險、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王雪紅亦不例外。
時代造人,人亦成就時代。
70年代末開始,臺灣開始從輕紡電子工業和重化工業中轉型,“高科技工業”成為彼時的熱點。信息電子、精密機械儀器、光電工業等漸漸冒出頭。這其中,臺灣非營利性質的工研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它們奠定了臺灣集成電路大業的基礎。
在實現臺灣科技理想的路上,除了王雪紅,還有臺積電的副董事長曾繁城。和曾的個性不同,同時期的王雪紅顯得更為驍勇。
1988年,改革開放進入第十年。7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關于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為日后兩岸經濟互通融合打下了基礎。這一年,香港房地產市場漸成“家族”格局,臺灣電子工業漸成氣候,舉辦了漢城奧運會的韓國,也開始邁入財閥支持下的電子業發展時期。
圖 | 威盛電子
在最巔峰時期,發行價只有120元的威盛股票一路飆到了629元臺幣,成為當時的臺灣股王。鐵娘子三個字,不是浪得虛名。
威盛初期,有過這么一個插曲。
時任英特爾的CEO安迪.葛魯夫曾經和王雪紅探討過專利問題,并勸她放棄,言下之意是英特爾必然會嚴厲狙擊。這句話說給其他人聽,可能會思忖一番。但是王雪紅毅然孤注一擲,向英特爾、高通發起了“進攻”,一攻一守之間,小公司威盛成功和英特爾比肩。
二十多年后,她的老朋友郭臺銘在收購夏普的事件中,也保持了這種不失禮貌的倔強。
2
新竹在臺北向北的方向,對游客而言,它的標簽是溫泉。而回溯到三十多年前,它叫亞洲硅谷。
1980年,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正式建立,臺灣半導體產業鏈逐漸完備,聚集了晶圓代工、IC設計、測試、封裝以及面板、電路等電子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聯華電子、日月光等。
代工產業一度是臺灣揚名四海的手杖,也是難以言說的心痛。《一代宗師》里宮羽田說,人活一生,能耐還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時勢使然。
彼時的臺灣漸入科技制造業的佳境,但受限于島內多方有限的資源,大部分的科技公司還是不得已走上了代工之路。畢竟有了里子,才有資格談面子。
那時候的“代工五虎”是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幾乎承包了90%的電腦出貨量,做主機板的微星、技嘉,做電源的臺達,做面板的友達、奇美(與群創合并),做內存的南亞、華亞科,它們彎下腰,給臺灣電子業打下了路基,為威盛這樣的公司芯片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威盛的“禍”早有伏筆。
罔顧英特爾的警告,王雪紅的執念讓威盛步入巔峰,也因為這種執念讓威盛在與英特爾的拉鋸中,最終倒在了專利戰面前。數年后,在HTC與蘋果的博弈戰中,王雪紅再度面臨了這個問題。
此時臺灣的電子代工業相當成熟了,老朋友郭臺銘的鴻海給了王雪紅一個啟發,她開始涉足平板和功能機的代工,成立了宏達電(HTC)。
圖 | HTC
代工康柏的PAD大獲成功后,HTC緊接著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搭載Windows mobile 的Pocket PC。在代工領域站穩腳跟后,王雪紅輕輕一想,豈有為他人做嫁衣的道理,我的HTC必須姓王。
有了里子的人,首先想要、唯一想要的,便是面子。
在當時盛行的臺灣代工文化中選擇自我革命,對于王雪紅來說,這是獵人的破釜沉舟。在iPhone誕生的第二年,HTC聯合谷歌以及電信運營商T-mobile推出了首款安卓系統手機HTC Dream G1。
圖 | HTC Dream G1
自此,拉開了蘋果和安卓兩大陣營分庭抗禮的序幕。
《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中國臺灣地區由王雪紅奪下2010年的榜首,她的身家是68億美元,郭臺銘則是57億美元,排在國泰人壽蔡宏圖家族之后,位列第三。而在2009年,王雪紅的身價僅為20億美元。
48億美元的差距,解讀了一個新時代。
2008年的IPhone 3G版沒有如預期那樣激起千層浪,國內手機廠商還未成氣候,山寨化一直被詬病。到了2010年,蘋果IPhone 4問世,商務人士青睞的BlackBerry日漸消瘦;HTC進入內地市場,諾基亞還在苦苦掙扎。這一年,3G愈發普及,攜號轉網、手機號碼實名制開始試水,3G資費門檻不斷下調,運營商和手機廠商們攜手唱主角。
這一年,內地市場多見酷派、聯想的身影,華為初初亮相,還不是后者的王者,小米還在雷軍的夢想深處,OPPO、VIVO還是未發芽的種子。那一年,美顏還不是剛需。
王、郭二人的身價變化,不難看出臺灣科技產業的此消彼長。王雪紅抓住智能手機的時代痛點,打造了HTC手機,從面子到里子,都瀟灑得意,而以代工為主的郭臺銘,受限成本增加、毛利減少的壓力,高營收卻沒有帶來高獲利。
圖 | HTC智能手機 (圖源Android Authority)
2010、2011年是HTC最風光的兩年。市值一路飆升,高達338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市值第三的智能手機公司,僅次于蘋果以及三星。王雪紅曾自信地說,“若未來手機廠商只剩下兩家,HTC一定是其中一家。”
為此臺灣人盛贊她,“生女當如王雪紅”。
在HTC最巔峰的時刻,臺灣的電子產業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和蘋果緊緊牽手的富士康在,在2011年總營收達到了63.544億美元,位居美國《財富》全球500強第60名,到了2013年,則上升到第30名。那些與手機相關零部件廠商也搭上了這趟電子產業順風車,包括做攝像頭的大立光以及觸控屏的宸鴻。
例數臺灣電子產業的大牌,晶圓制造領域的臺積電和聯電、代工領域的和碩和鴻海、PC/筆電領域的宏碁和華碩、面板行業的友達和群創、芯片設計領域的聯發科、封裝領域的日月光和矽品,都或多或少影響過整個華人電子產業。
從60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后,臺灣花了40年時間從制造業尖兵成為了智造業的重要力量,驕傲與心酸冷暖自知。
1975年臺灣開啟了民歌運動,蔣勛的《少年中國》被李雙澤唱出了潺潺鄉愁,到1993年這黃金十八年是臺灣流行音樂的重要注解,羅大佑、李宗盛是其中的代表,同時期的電影界臺灣擁有李安、楊德昌、侯孝賢等一批后來的大師。1997年五月天成軍,2001年《流星花園》風靡亞洲,2005年《康熙來了》開播,2007年周杰倫出道,在之后的二十年里面,他們成為華人流行文化圈重要的符號。
圖 | 《流星花園》
“孤島”的心緒仿佛被抹平,從娛樂到經濟,小島歌舞升平。
2011年,持續走高的臺灣經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高走低”、“外涼內溫”是當年的關鍵詞。受歐美經濟形勢與債務問題、日本大地震、泰國水災與臺塑工安停工事件等因素影響,以代工模式為主的臺灣高科技產業均受到重大影響,記憶體(DRAM)、面板、太陽能與LED等產業出現經營困難,只有半導體產業還稍有喘息。臺灣的經濟記者說,這個市場,遲早是內地的。
那一年的12月,也是HTC的冬天。
和英特爾的戰役硝煙猶在,王雪紅又要面臨一場新的“歷史的覆轍”。國際貿易委員會裁決HTC部分手機產品侵犯蘋果專利權,禁止其相關產品在美國銷售。反之正在盛起的內地市場,2011年智能手機進一步普及,全年的整體關注比例達到了81.8%,較2010年提高了14.7%。背靠運營商大山的“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生猛得席卷了整個市場,“充話費送手機”的廣告隨處可見。其后小米騰空出世,以黑馬之態快速吞食了國內大半智能手機市場。
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HTC名列第五,達到1020萬部,小米只有30萬臺。7年后,小米一個季度的出貨量為3190萬部,瘋狂的小米發燒友、異軍突起的OV(OPPO、Vivo)以及在高端市場一騎絕塵的華為,未來十年的智能手機市場,留給HTC的時間不多了。
關閉了美國的研發辦公室,又相繼退出了巴西和韓國市場,收購了TVB、SaffronDigital、OnLive的王雪紅沒能做到每一個戰場的勝利。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HTC的神話在兩年內嘎然而止。
如果時間能倒流,不知道王雪紅希望回到1988年還是2011年。
如果時間能倒流,盛極轉衰的臺灣科技產業也許希望回到代工開始前的1980年。
3
當年威盛內部員工對王雪紅的評價極高,稱她是難得禮賢下士、有天生大將之才的人。員工追隨的不是威盛、宏達電,而是她本人。由此可見,王雪紅是個人魅力極高的領導者,這也代表她對HTC發展方向絕對的話語權。很多早前成長起來的臺灣電子科技產業,雖然在經濟體量上有所擴大,但其”代工的思維模式卻是根深蒂固的。有了里子的王雪紅,也想要面子,然而始于OEM的HTC,還是敗在了自有核心知識產權的缺失上,敗在了王雪紅的過分自信上。
形意拳里“老猿掛印”這一招有個關隘,意在“回頭”,而臺灣科技業的關隘則是“抬頭”二字。
2008年,內地游客去臺灣,需要在香港或泰國轉機,101大廈是必須要打卡的,陽明山不高也是要去爬一下,西門町偶爾會遇到羅志祥的簽售會,誠品書店還是讀書人心中的圣地,臺北故宮很大,嘉義南院還沒有規劃,在小巨蛋看演唱會是文藝青年喜歡的事情。
2008年,永康街一碗牛肉面35臺幣,2018年,復興南路的一晚牛肉面38臺幣。
2018年,臺灣成為內地很多城市周末度假的首選。直航多、物價便宜、語言相通等多種原因令內地自2011年起成為了臺灣旅游業增加的主要力量。經常去的人都說,臺灣啊,看不到變化。城市以內沒有,城市以外也沒有。
圖 | 2016年的臺北
沒有人再關心臺灣的科技產業了。
2011年起,PC市場出貨量的增長出現了停滯,智能手機大勢所趨,原有的產業鏈處在極度不樂觀的態勢中。
與其同時,內地開始大力扶持本土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C設計等產業,建立起“自我供應”的生產體系,“中國制造2025”來勢兇猛。這個周期內,做面板的京東方、天馬微,IC設計的瑞芯微、全志、鏡頭模組的舜宇等聲勢漸起,兩岸的電子制造產業格局從垂直分工變為水平競爭。
臺灣,“抬頭”太晚。
圖 | 2007-2016年全球LCD面板市場份額變化 (圖源:廣發機械)
華碩裁員、宏碁衰落、臺灣面板雙虎失語、在夾縫中生存的聯發科,寶島黃金一代黯然失色。島內政治亂象頻出,島外不斷失去世界市場,那個曾經高唱《之乎者也》、《現象七十二變》的臺灣變成了最早一批佛系小確幸。
王雪紅的日子也不好過。接二連三失守后,不得不在去年舍棄了位于上海的手機工廠,這座建于2009年的工廠鼎盛時期每個月的手機產量高達200萬。在智能手機市場毫無話語權的王雪紅,并沒有放棄掙扎,手機代工業務賣給谷歌后,HTC依然保持著每年推新機的習慣。
然而念念不忘,未必有回響。2018年8月,IDC公布了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華為、小米、OPPO榜上有名,HTC依然是數據統計里的“others”,無人問津。
格局永遠建立在時代之前。很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懂這個道理,也不是所有懂道理的人,都能駕馭它。
失意智能手機市場的HTC押寶了另一個科技浪潮——虛擬現實,HTC VIVE于2015年的MWC正式推出。然而驚艷是一時的,兩年過去了,居高不下的硬件成本,乏善可陳的內容以及始終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讓HTC的轉型顯得蒼白無力。
圖 | HTC VIVE
早前的財報披露,HTC今年七月份的收入,創造了2003年8月以來的月度最差紀錄。王雪紅希望帶領HTC沖刺VR、AR、5G、AI及區塊鏈等技術領域的夢想,大概又要再度迷失。 同樣經歷著轉型陣痛的還有郭臺銘和他的鴻海。郭臺銘深知一句話:成也蘋果、敗也蘋果。當OEM觸到了天花板,為了擺脫被動的局面,郭臺銘帶著鴻海走上了收購之路。如今,回頭看2年前那場一波三折的夏普收購案,鴻海手上的砝碼并沒有增加多少。
王雪紅、郭臺銘的背后是整個臺灣電子產業步履維艱的轉型。沒有核心自主技術專利也就沒有話語權。它們像當年的日本制造業一樣陷入了“創新陷阱”中,一方面面對新技術浪潮時,對市場機會缺乏敏感性,因循守舊,錯失機會;另一方面在技術趨勢轉變中,企業制度過于僵化,無法適應技術變革的趨勢。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HTC們的困局不僅僅是因為外部市場的擠壓,更多的是來自它們成長的土壤誘發的迷茫。
六十年過去了,寶島始終沒有真正走出自己的困局。
臺灣的藝人比企業更具有靈敏的嗅覺,他們之中很多人早早來到了內地發展。庾澄慶、周杰倫算是適應語境非常好的人,攜帶綜藝感出現的小S卻在新的內地節目中,呈現出格格不入的尷尬感。在這一點上,融入其他節目的蔡康永就聰明多了。
演藝圈是社會經濟的一面鏡子,把臺灣的心照得,辣、疼。
此前臺灣做了一個中學生未來志向的調查,有趣的是男生最想做的職業是廚師、糕點師、職業運動員,而女生最想從事的職業是美容師、美甲師、護士等。如此低欲望的“小確幸”不知道何時才能喚起最初的生氣,HTC VIVE的力挽狂瀾也不知有沒有更好的明天。
鄉愁已不是落葉歸根的愁緒,曾經傲視群雄的“孤島”正在科技浪潮的裹挾下,泥足深陷,追趕內地的步伐越來越沉重。
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破,則不立。
-
王雪紅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6532 -
任正非
+關注
關注
6文章
271瀏覽量
31085 -
雷軍
+關注
關注
3文章
613瀏覽量
24812
原文標題:臺灣再無HTC
文章出處:【微信號:cpcb001,微信公眾號:PCB行業融合新媒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