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為在北京正式發布了一款號稱全球最強的5G基帶芯片——巴龍5000,巴龍5000的發布也預示著華為首款5G手機即將來臨。
之所以號稱全球最強,是因為跟高通目前的5G基帶芯片驍龍X50相比,巴龍5000采用了7nm制程,工藝更先進,最高速度可達3.2Gbps
此外,巴龍5000還同時向下支持4G、3G、2G網絡,這是高通驍龍X50基帶所不具備的。因為X50只是純5G基帶,兼容性不高。
而7nm工藝的引入,也讓巴龍5000的重量減輕23%,功耗節省達21%。
目前,世界主要幾家通信巨頭皆以基本完成5G布局,預計我們在今年內就能見到5G手機上市,而明年則會是5G的爆發期。
據了解,目前華為已獲得30個5G合同,5G已經累計發貨2.5萬個基站。而在下個月舉行的MWC大會上,華為預計將會推出首款麒麟980芯片+巴龍5000基帶芯片的手機,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1瀏覽量
251513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6瀏覽量
563971 -
麒麟980
+關注
關注
5文章
399瀏覽量
222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高通發布第二代驍龍4s移動平臺,加速5G普及與體驗升級
高通技術公司近期震撼發布了其第二代驍龍4s移動平臺,標志著5G技術向更廣泛用戶群體的深度滲透與可靠性提升邁出了堅實步伐。此次發布的平臺,不僅是高通持續以工程技術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的又一力
華為發布全球首個基于R18 的5G-A商用版本Apollo
版本的國際標準,承載著產業“挖掘新價值,探索新領域”的期望。華為Apollo版本引入R18最新技術,將推動5G高效演進和5G-A能力邊界擴展,助力運營商從5G卓越邁向
華為連續六年穩坐5G競爭力榜首
在全球通信技術的浪潮中,5G無疑成為了引領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近日,備受矚目的全球知名咨詢機構GlobalData發布了其最新的《2024年5G RAN競爭力評估報告》,該報告
請問mx880 5G數據終端可以設置優先5G網絡嗎?
固件版本固件版本5G_DTU master 1.2.5 當地5G網絡夜里會關閉, 設置lte?nr 或者nul?nr,夜里自動跳轉4G 網絡, 白天有5G 網絡時候不能自動切回來,得手
發表于 06-04 06:25
三星Galaxy M55 5G版巴西發布:搭載驍龍7 Gen 1處理器,5000mAh電池
Galaxy M55 5G乃是Galaxy M54 5G的接替之作,二者均延續并遵循了弧度邊框與挖孔屏幕設計思路。新品主要的改進集中在前置攝像頭部分,大幅提高了3200萬像素到5000萬像素水平;
華為5G移動核心網在GlobalData連續六年摘得桂冠
近日,全球著名權威咨詢公司GlobalData發布了《5G Mobile Cor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ssessment(5G移動核心網:競爭力評估)》報
華為5G移動核心網在GlobalData連續六年排名第一
近日,全球權威咨詢公司GlobalData發布了《5G Mobile Cor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ssessment(5G移動核心網:競爭力評估)》報告,
成都新基訊發布兩款5G芯片,推動5G通信產業發展
新基訊本次推出的兩款芯片,適用于5G入門型手機及物聯網市場,支持4G/5G雙模式。同時,作為國內首先量產5G RedCap
美格智能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組SRM813Q驗證,推動5G輕量化全面商用
全球5G發展進入下半場,5G RedCap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成為行業焦點。近日,中國移動攜手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規模、最全場景、最全產業的RedCap現網規模試驗,推動首批芯片、終端具備
發表于 02-27 11:31
華為Mate 70系列搭載全新麒麟5G芯片實現性能飛躍
在Mate 60 Pro上,華為將自研的HarmonyOS 4與麒麟5G平臺深度整合,流暢度超乎預期。
發表于 02-22 09:38
?1653次閱讀
蘋果16 Pro將搭載驍龍X75基帶,實現5G領先
最新款驍龍X75于2023年2月問世,改善了載波聚合等技術優點,對比驍龍X70,能提升5G下載和上傳速度?;鶐?b class='flag-5'>芯片集成了毫米波和sub-6GHz 5
5G 外置天線
5G外置天線
新品介紹
5G圓頂天線和Whip天線旨在提供617 MHz至6000 MHz的寬帶無縫高速互聯網接入連接解決方案。這些天線的特點是高增益,即使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也能確保強大的信號
發表于 01-02 11:5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