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手中的平板兩邊往后折疊,就變成了一部尺寸適中的智能手機……進入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廠商對新的智能手機的新嘗試開始爆發,而“折疊”無疑是其中最受追捧的“網紅”。
細數之下,不論是即將在2月24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搶新年首發的華為5G折疊屏手機和三星Infinity Flex,還是近日引發“口水戰”而炒作火熱的小米折疊屏手機和柔宇FlexPai,亦或是中興Axon M的橫空出世,無不引爆著折疊屏變革手機行業的狂想。
然而,雖然折疊手機炙手可熱,但要實現從概念到真正落地,恐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
國內AMOLED屏產線百花齊放 但折疊屏仍處于概念階段
美國《連線》雜志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其《失控》中曾言,未來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屏幕世界。對于未來智能手機形態而言,屏幕的柔性技術也是其根本。
綜觀全球AMOLED屏供應鏈,除了三星掌握95%左右的市場份額外,還有LG Display 、京東方、深天馬、維信諾等,國內AMOLED產線已是遍地開花,用全力猛踩油門的速度前進。
以京東方為首,在成都、綿陽、重慶、福州都有規劃第6 代AMOLED 屏產線,這四條生產線均投資465億元人民幣,總額達1860億元。按京東方的規劃,目前在產或規劃產能均為48K/月,且已成功量產并推出柔性顯示屏的生產線,其綜合良率已達70%以上。
另外,維信諾也在固安、合肥兩地有AMOLED屏產線;深天馬在武漢也有第6代AMOLED 屏產線涵蓋柔性和剛性產品;柔宇的AMOLED屏產線則落地深圳。根據目前各面板廠已發布的投資計劃,未來幾年國內將有超過10條6代AMOLED生產線投產,但各產線的良率都仍有待提升,工藝仍待突破。
盡管,隨著上述一大批AMOLED面板廠的投產、柔性屏技術的逐步成熟,加速折疊屏的到來與折疊手機的面世,但仍處于“嘗試”階段。
據IHS Markit發布的《AMOLED&柔性顯示器信息服務》預測,到2025年可折疊AM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片,占AMOLED面板總出貨量(8.25億)的6%,占柔性AMOLED面板總出貨量(4.76億)的10.5%。另據群智咨詢數據估計,預計2019年全球折疊手機規模約90萬臺。
相比于全球14.2億支智能手機出貨量,如此“小產量”似乎并不讓人意外。以京東方為例,按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的說法,京東方2019年柔性屏產線一年的產量會有一千多萬片,而其中用于折疊屏的僅會在百萬量級。
究其原因,是因為如果屏幕要變軟,甚至做到可折、可卷,就得把既有架構中所有的“玻璃基板”換成如聚酰亞胺(PI,Polyimide)塑膠的“軟性基板”,但改用新材料的同時也面臨著耐高溫、頻繁彎折引起的加速磨損、透光性與制作工藝等多個難題。
***地區工研院光電研究所副所長李正中就曾指出:“目前可折疊 AMOLED 面板的生產良率可能只有硬式OLED 面板的一半而已。”這也就是為什么盡管不少面板廠都曾對外展示可折疊面板的原型,但卻沒有一家實際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
量產之路還漫長 或將引發全產業鏈大洗牌
對于折疊手機的量產而言,遠不止屏幕技術突破這一關。
手機外部方面,折疊屏與鉸鏈的貼合角度問題仍然是一個大難點。第一手機研究院院長孫燕飚稱,“折疊手機最大的問題是完整展開后的顯示效果是否和展開前一樣,或者說能否很接近。物理性折疊會帶來折疊的轉軸,中間縫合部位顯示效果是有問題的。”
另一方面,針對內部元器件,比如電路板、電池需要適應可折疊屏幕的要求,亦需要有一定的柔性度。這意味著,廠商需要制作出能應用到智能手機和平板設備上可彎曲的電路板,在操作設備時內部元器件需要經受大量的彎曲和非彎曲循環。
同時,手機內部空間元器件的擺放與設計更需要全產業鏈合作。張宇表示,“電池、柔性線路板,這些東西怎樣把它做得更柔性。如果只是折疊那還容易一點,電池等還可以安裝在手機的一側。如果是全柔,那就不單單是屏的問題,整個產業鏈上都需要去配合,手機量產的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一個新硬件形態的推出還需要系統層面的支持。用戶在屏幕折疊的時候,如何更好地利用折疊產生的屏幕曲面,這個對于日常操作來說也很重要。而這也需要系統開發商適配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在折疊和翻開時手機和平板界面狀態可進行轉化。
回顧2017年的“全面屏”大爆發至今,乃至未來的“折疊屏”,都是人們在對更廣闊視野的向往下,對屏幕尺寸的無限追求。所以可預見的是,在折疊手機落地之際,不單是上游設備、材料等零組件供應商和中游生產商的技術創新,更是全產業鏈的協同配合,種種挑戰也代表手機行業另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
AMOLED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112瀏覽量
104878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1瀏覽量
25693 -
折疊手機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5瀏覽量
19156
原文標題:MWC前夕 折疊手機引爆產業鏈“狂想” 真正落地難關多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