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夫的能力又精進了。
以前的AI要想要輔助人類診斷,得先學會輸入大量帶標注的醫學影像訓練模型。現在不用了,AI只需讀一讀電子文字簡歷,就能具備病情分析能力。
有產品有真相。
最近,AI診斷平臺“輔診熊”引起了計算機圈的關注。它通過自動學習56.7萬名兒童136萬份電子文本病歷中的診斷邏輯,就能準確診斷多種兒科常見疾病,研究顯示已經達到了兒科主治醫生的水準。
昨天,這項研究被刊發在Nature Medicine上,參與研發的依圖科技表示,這是NLP技術至今處理過的最大規模臨床數據。
論文介紹
在論文Evaluation and accurate diagnoses of pediatric disease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依圖科技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71位研究人員介紹了“輔診熊”的設計原理。
和人類中醫“望聞問切”、西醫“視觸叩聽”的診斷方法類似,AI也需要醫生多方信息最終做出綜合的病情診斷。
這一系列的診斷過程,對AI來說其實主要為兩個部分:
一是用深度學習的方法讀取NLP模型中的臨床數據,包括患者病歷中的主訴情況、癥狀、個人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驗、影像學檢查、用藥信息等多方信息,輸入到完全結構化的數據庫中。
二是基于提取的臨床特征,建立診斷系統,將疾病進行分類,輸出診斷結果。
△診斷流程圖
重頭戲來了。針對這兩個診斷階段,論文中提出了一個專門對電子醫學病例進行數據挖掘的系統框架,將醫學知識和數據驅動模型結合在一起。
該模型先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電子病例進行標注,再利用邏輯回歸來建立層次診斷。這是一種基于器官的方法,先將疾病劃分為廣泛的器官系統,之后逐層深入劃分成器官子系統或更具體的診斷組。
診斷框架如下:
△診斷框架的層次結構
論文中顯示,目前這只AI可以達到兒科主治醫生的專業水準。
研究人員用F1 Score評估人類與AI的診斷水平。在這場較量中,研究人員共設置了2個初級醫師組(組1、組2)、3個高級醫師組(組3~組5)。
結果顯示,這個AI模型在常見兒童疾病方面的綜合診斷中準確率高于兩個初級醫師組,超過了8年臨床經驗的相對低年資兒科醫生的診斷水平。在流感和手足口病等常見疾病到腦膜炎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準確率達到90%至97%。
不過,這個AI目前還比不上“姜還是老的辣”的高級醫師。
外媒關注
這篇文章的作者團隊非常龐大,共71人,其中一作共6名,分別為:
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醫生梁會營、Guangjian Liu,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基因組醫學研究所的Brian Tsui和Sally L. Baxter,依圖科技CEO倪浩,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Carolina C. S. Valentim。
論文一出,立即引發了外媒關注。
《紐約時報》點評說,這項研究前前后后訪問過兒科醫院18個月中18萬名中國就醫兒童的數據,能有這么龐大的數據量用于研究,也是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和競賽中的優勢。
外媒Techspot也感慨中國AI發展的巨大機會報道中表示,從中國收集醫療保健數據,比美國容易太多。
此外,外媒MIT科技報道中稱,AI系統在醫療診斷領域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希望,目前這個系統可以用于緊急護理中的分類任務,要達到取代醫生的地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傳送門
想了解更多,可以前往Nature論文介紹頁: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8-0335-9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06瀏覽量
121259 -
自然語言處理
+關注
關注
1文章
619瀏覽量
13579 -
nlp
+關注
關注
1文章
489瀏覽量
22052
原文標題:中國AI登上Nature子刊:看病歷分析兒科疾病,準確率90%,超人類醫師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