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瞻性技術,在供給端和需求側的“待遇”反差巨大。供給端,國家層面把人工智能等前瞻性技術提到空前高度,部分車企積極投放帶有輔助駕駛功能的產品;需求側,很多消費者對于智能化的駕駛功能卻并不“感冒”。
“前瞻性技術是方向,需求是硬道理。”這個觀點來自“大成汽車獎”頒獎會上的研討階段。同時,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商業模式不清晰或成為制約智能汽車發展的重大瓶頸。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瞻性技術,在供給端和需求側的“待遇”反差巨大。供給端,國家層面把人工智能等前瞻性技術提到空前高度,部分車企積極投放帶有輔助駕駛功能的產品;需求側,很多消費者對于智能化的駕駛功能卻并不“感冒”。
人工智能成國家機密
中國、美國、歐盟都看到了人工智能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廣闊前景。因此,各國一方面積極加強研發布局,另一方面嚴防死守確保技術不外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網站報道稱,美國和中國正在爭奪本世紀人工智能超級大國的地位。同時,歐盟提出人工智能計劃,應對中國和美國的競爭。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表態稱:“無論誰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袖,都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原因是勝利者不僅會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能確立新的軍事優勢。”
為防止技術泄密,美國商務部近期提出了需要特別許可證才能離開美國的軍事敏感技術清單,自動駕駛汽車赫然在列。據了解,該清單包含很多基礎工具和人工智能技術,如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這些是消費產品的基礎,比如使用Siri的iPhone手機、使用計算機視覺的掃地機器人Roomba,還有使用IBM芯片的自動駕駛汽車等。
美國的意圖很明確,限制所有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技術出口,以防止中國在這一領域實現超越。美方給出的理由是,由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非常廣泛,所以人們很難確立清晰的界線,來分辨它是否具有軍事用途。
消費者并不買賬
盡管國家對于人工智能等前瞻性技術空前重視,智能網聯技術也是部分廠家的重要宣傳點,但是需求不足成為制約智能汽車大規模推廣的瓶頸。
部分消費者覺得輔助駕駛功能可有可無,愿意主動買單的不多。有業內人士告知《選車網》:“部分消費者認為,現在包括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在內的輔助駕駛功能是可有可無的。雖然購車者感覺這些輔助駕駛功能比較新鮮,但多數人不會因為這種功能非常好而去付費購買。”
輔助駕駛功能使用頻率很低,是消費者不愿買單的主要原因。有購車者認為:“我買車先看外觀和空間,然后關注發動機、變速器等機械部件,還有上網看用戶對車的駕駛感受和油耗。如果因為增加了輔助駕駛功能,車價提高了幾千塊錢,我肯定不能接受,這類功能我也許幾年都不用一次。”有專業人士指出,輔助駕駛功能操作不當,甚至會擾亂駕駛者的注意力。
車聯網雖然成為不少消費者購車的必選項,但是愿意續費的消費者很少。業內人士指出:“在手機領域,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給手機交話費這種買服務的商業模式。但在車聯網領域,主機廠賣服務的模式消費者并不買賬。表現為車聯網的續費率非常低,即使安吉星也不例外,所以廠家不得不把服務成本攤到車價中,對外號稱終身免費服務。”
由此可見,作為新興業態,商業模式困境成為制約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難題。說穿了,目前智能汽車還不是消費者的硬性需求。
智能網聯不能走“收費站”模式
有業內人士透露,為解決智能網聯汽車商業模式困境,有關部門正在討論實施公共資源購買的模式,類似于用戶繳車船稅的概念。換言之,今后上路行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必須要購買服務才能保證安全正常行駛。建議者的意圖是,以強制收費的措施保證智慧路網等基礎設施正常運營。
然而,上述建議得到了部分專家的強烈反對。專家指出,這種車主只要使用智能網聯服務系統,就必須付費,否則系統不支持(或不完全支持)自動駕駛的模式,是典型的高速公路“收費站”模式。
專家認為,目前中央政府正積極為企業減稅降費,如果有關部門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推行“收費站”模式,將大幅度抵消中央相關政策的效應。同時,新增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或許給地方政府帶來新的債務負擔。在萬物互聯時代,企業好不容易迎來聯合創新的重大機遇,智能網聯汽車一旦走上“收費站”模式或將帶來重重隱患。
顯然,商業模式不清晰,更確切地說是需求不足,制約著當前智能汽車發展。因此,建議廠家尊重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避免過度投入,畢竟“前瞻性技術是方向,市場需求才是硬道理。”同時,建議有關部門,不要強推“收費站”模式,智能汽車的需求面本就不大,如果加重消費者負擔,這一新興業態或更難以打開局面。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54瀏覽量
238832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63瀏覽量
107339 -
智能網聯
+關注
關注
4文章
606瀏覽量
23256
原文標題:商業模式“卡住”智能汽車?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