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近刷屏大火的一個電影《流浪地球》,作為國產科幻大片,該片的作者這樣評價電影:“《流浪地球》確實以遠遠高于我預期的成功,給中國未來科幻電影的發展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通過這個片子讓我們從中看到很多科技在未來扮演的角色,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AI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思考和猜想。
1
AI識別&換臉
從男主生活的地下城環境開始,所有的自然風景都是數字屏擬態,乍一看就像老城區一樣,從逃出地下城到地面從防護服到識別掃描,全程都是AI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運用的爐火純青。
男主角劉啟偷了姥爺的工作證,并找辦假證的通過3D打印給妹妹也搞了假工作牌,還有兩套防護服。通常在核驗證的時候都是要核對本人照片的,在電影中我們看到鍵盤敲幾下的功夫就完成了“換臉”。
其實這種換臉技術現在已經有了,通過AI技術分分鐘就能搞定。
在2017年12月的時候,國外一個Reddit社交新聞站點用戶就利用時下火爆的機器學習技術,將“神奇女俠” 蓋爾·加朵(Gal Gadot) 等明星的臉,P到了***上,不仔細看的話還真看不出來。
類似的面部替換技術,早就被廣泛運用在大片里了。例如半獸人、阿凡達等,也都用了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術。
如果再扯遠一點,現在不僅照片不能相信,就連視頻都信不得了。例如商湯科技去年就曾發布了一項SenseAR美體塑形黑科技,能在實時拍攝的視頻中把一個一米五的“矮冬瓜”,變成一個一六五的窈窕“大長腿”。
2
超級計算機
影片中的領航者號空間站的人工智能Moss讓人印象深刻:想聯系誰,直接說,分分鐘辦到。Moss的大腦是一臺超級計算機,最后被吳京飾演的劉培強用一瓶伏特加引發的大火燒毀了。
實際上,目前中、美、日、俄等國對高性能超級計算機研究都進行了大力投入。衡量超級計算機的標準就是運算能力要足夠夠快。在這個領域,有一份每隔半年更新一次的世界500強榜單。根據最新的排名,如果一臺機器的運算能力達不到500萬億次每秒,就將被“除名”。
國內公開報道顯示,中國自主研發的超級計算機自2013年至今就一直穩坐榜首。如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制的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二號”,以峰值計算速度每秒5.49億億次、持續計算速度每秒3.39億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優異性能位居榜首,成為2013年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
最近兩年,這個位置屬于“神威·太湖之光”,它的峰值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2.5億億次,“1”后面17個“0”,大致相當于200萬臺普通電腦同時運行。
在這方面霍金生前也一再告誡人類:“機器人的進化速度比人類想象的快,它們的終極目標將是不可預測的。我真的很怕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成為新物種!”
3
無人機變為指揮站
男主被拉入:CN171-11小分隊去拯救杭州站的時候,一路的情況全靠無人機監測,此外無人機還充當了信號發射的作用。作者腦洞也真夠大的,無人機已經充當了一個小航天信號站的角色了,車輛情況,路況以及周遭的自然氣候檢測它全能搞定,說不定未來無人機真的能在現實中充當這一角色那。
4
汽車駕駛
地面上雖然白茫茫的一片,但也不時透露出屬于那個時代的高科技。發動汽車不再用鑰匙而是工牌,汽車的駕駛沒有方向盤了。所以,你覺得關于汽車駕駛,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呢?
5
基因數據庫可以用電腦儲存
得知杭州站淪陷,男主一行人將帶著火石救援赤道重啟蘇維埃站,并在一幫朋友和父親的幫助下救下了地球。其中不可不說的是那個現代感十足的航天站,雖然有著老美科幻片的影子,不過透露出了一點,未來基因已經可以當數據貯存了,和當前流行的基因編輯剪輯法的運用很不謀而合。
AI時代,我們必須緊跟時代腳步,在科學技術面前要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心,科技從娃娃抓起,目前,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建設人工智能學科、步推廣編程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0瀏覽量
238269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47瀏覽量
109030
原文標題:《流浪地球》大火的同時,告訴我們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