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制造業可以做出高鐵、火箭、航母和大飛機,可是老人最常見的助聽器,一個小小的芯片都要完全依賴進口。
助聽器芯片完全靠進口
據北京晚報此前報道,目前單只助聽器的價格從幾千到幾萬不等,進口品牌居多,以丹麥瑞聲達、瑞士鋒利、德國西門子、丹麥奧迪康、丹麥唯聽、美國斯達克為代表的六大品牌進口助聽器占據了約90%的市場份額。
國產助聽器以廈門歐仕達、廈門新聲、杭州惠耳、杭州愛可聲為代表,在不到10%的市場份額中艱難生存。
近日,廈門市助聽器公司董事長助理周琳更是在央視財經《對話》節目上展示自家產品時候,透露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其實我們都知道為什么助聽器的價格會那么高,是因為助聽器的主要零部件是由這些跨國集團所控制。助聽器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組成,授話器、麥克風還有最重要的芯片。這三大零部件都被跨國集團所壟斷。那么我們如果說想要在中國銷售我們自己的助聽器,我們就要去研發自己的芯片、麥克風和授話器。
來自北京美爾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米旺來到現場,他的企業是做助聽器的,他在上述節目中表示:
現在整個團隊公司做研究工作的就有80多個。這個助聽器看是個小玩意,但是研發它,需要的是一個大團隊,我們現在有烏克蘭的科學家,有英國的科學家,還有美國的。為什么助聽器比老花鏡貴得很多呢,前期研發成本確實很高。
市場銷量達到一千萬訂單時,研發成本就可以降下來,去年的訂單量剛做到了六萬多臺,其實研發這里很關鍵一個東西,就是芯片,芯片是進口的,助聽器里用到了兩顆芯片,這兩顆芯片購買價現在是120美金,一下子把成本提上來了。
助聽器價格為何如此懸殊?
我們在為長輩購買助聽器的時候,往往會發覺這里面的水很深:好點的價格直接上萬,而網上有的又不足百元。
為什么助聽器價格如此懸殊?
說的簡單點,助聽器就是合理放大聲音的裝置。市面上助聽器價格別大,貴的四萬多一臺,便宜的幾百塊……除了國產和進口的區別外,主要的因素是助聽器芯片和技術的差別。
因為聲音是包含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聽力損失患者聽力下降也是在不同的頻率,并且有不同的程度。
幾百塊的機器就是一刀切,不管你低頻高頻聽力下降多少分貝,它都成倍的放大,這樣造成的問題就是本來就能聽到的聲音放大過大,可能造成聽力的二次損傷。
兩三千以上的機器一般都能做到合理控制和放大不同頻段的聲音,區別就是分成幾個頻段來處理。顯然,分20個頻段肯定比分2個頻段處理來得細致,音質效果也更好。助聽器把處理聲音的頻段成為通道,一般市面上說一個通道就是1000塊錢。除了通道外,影響價格的因素還有助聽器的功能,可以類比手機,配置高價格貴的功能就多,并且功能的效果更好。
至于如何合理選擇助聽器,我覺得中國傳統的中庸之道很適宜。幾百塊的就不要考慮了,掛這種東西在腦袋上不如就帶個喇叭出門,讓對方用喇叭講話好了。三四萬的配置功能太高,對于老人來說可能不是最實用的。剩下的區間就是幾千到兩萬左右,如何選擇就看老人對于功能的需求和音質的要求,當然還有經濟能力。
以我的經驗來說,老人雙耳選配價格總和在一萬元到兩萬元之間的滿意度最高。
另據北京晚報,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除去技術簡單的劣質低價助聽器,當前所有品牌助聽器產品部件基本通用,如麥克、喇叭,集成塊等來自相同的供應商。核心技術上唯一的差別是對于麥克風收集進來的聲音信號在芯片里面的處理方法,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
該業內人士透露,從成本上來說,不考慮開發和市場費用,專業助聽器的材料成本在250元以上,以此推斷,零售價格在1000元以上的產品,基本可以具備專業助聽器產品屬性。萬元以上的助聽器,價格里除了成本,還涵蓋品牌、服務、技術、文化等元素。
很多蝸居在深圳和廣東的三線助聽器廠家,前身為電子廠,生產的助聽器都是使用國產原件和物料,產品指標和效果與專業廠家的產品存在很大差別,提醒消費者認真辨別。
銀發經濟就在眼前?
每經小編注意到,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2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6.1%,已超過國際老齡化標準。
據中新網,中消協副秘書長劉清就在近日表示,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消費群體從數量上居全球首位。
在央視財經《對話》欄目上,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透露了一組數據,從全國的調查來講,現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聽力的困難,大體上是32%,多少人呢?八千萬。我們按七千塊錢算的話,大體未來的市場空間在5000億—8000億之間。
黨俊武還表示:
2015年底,國內大中型的飛機,737、747、757、767,這些機器全部加在一起,我們中國有5000億—8000億可以買下所有這些飛機。誰應該掏錢呢?首先應該把這個問題納入國家的專項規劃,國家把它作為一個重大的項目來去投資,比如說芯片到底怎么弄,比如說這個芯片到底怎么弄,最最主要的就是說我們要啟動政府購買。光靠我們老百姓購買這個東西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有國家的投入,加上我們企業的投入,生產出來的產品,政府首先優先購買國產的助聽器,這樣中國的助聽器市場的自主產品就會崛起。
另據中國投資咨詢網預測稱,2020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3.4萬億元。該網站表示:
養老產業除了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還有產業投資的厚愛,尤其是房地產與保險,這兩行業正積極地開疆拓土。目前,全國至少有80家房地產企業進軍養老行業,這也正是養老地產在養老產業商業化道路上走得最快的原因。此外,中國人壽、泰康人壽、中國平安、合眾人壽、太平保險等保險大佬也紛紛布局養老地產,企圖在養老產業萬億市場規模上分一杯羹。
但銀發經濟的背后卻是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的事實,老人的收入更多以家庭儲蓄和應急為主。36氪專欄作家孫黎曾撰文稱:
按60歲以上定義,現在的老人都是1956年前出生,成長于中國經濟較為困難時期,省吃儉用是一輩子的習慣,首先觀念上就是節省為主。
再來看這些老人退休后的收入主要是靠養老金,平均值從2005年的平均714元到2015年的2200+元,自2008年連續保持8年漲幅10%以上。考慮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物價漲幅、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等因素,2016年的養老金漲幅降為6.5%,也就是說老人的平均退休工資在2350+元/月。
與此同時,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老人在條件允許時也會選擇攢錢購買房產,更多是為80后、90后的子女提供支持。
-
助聽器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1瀏覽量
40376 -
核心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625瀏覽量
19622 -
IC芯片
+關注
關注
8文章
248瀏覽量
26257
原文標題:助聽器芯片全靠進口,市場空間在5000~8000億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