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黃章宣布回歸,親自打造“夢想機”。
經過了2014年、2015年的擴張,2016年的機海戰術之后,魅族決定在2017年重回魅族,用黃章的方式重新打造旗艦手機。
2017年11月的最后一天,黃章宣布這款“夢想機”的名字叫“15”,將于2018年,也就是魅族成立的第15個年頭上市。
2018年4月22日,經過一年多的準備,魅族15系列和我們如期而至。
距離黃章主導的上一款產品MX3已經過去了5年,這一次,黃章“雕刻”出了一款怎樣的作品?讓我們一起從產品里尋找答案。
不是“全面屏”,勝似“全面屏”
“全面屏”這個詞是2016年底小米在發布第一代MIX的時候提出來的,意思是“正面幾乎全是屏幕”,用來形容MIX的高屏占比。從去年年中開始,國產全面屏手機開始大量出現,并迅速成為了行業主流。
不過其實直到現在,手機行業也沒有一個對“全面屏”的明確定義,目前市場上的全面屏手機通常指的是采用長寬比18:9及以上(“劉海屏”的長寬比可以達到19:9)同時屏占比較高的手機。
如果看屏幕長寬比的話的,魅族15系列顯然都不能算是全面屏手機,因為15系列三款產品用的都是傳統的16:9比例屏幕。不過如果看屏占比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雖說沒有使用更長比例的屏幕,不過通過收窄屏幕周圍4個邊的寬度,15和15Plus的屏占比非常可觀。按照“屏占比=屏幕可視區域/機身外輪廓投影面積”來算,魅族15的屏占比為80.5%,而屏幕尺寸更大的15Plus屏占比達到了81.5%,后者的數據和iPhoneX、Mate10Pro、努比亞Z17S、堅果Pro2等全面屏手機處于一個水準,放在整個全面屏手機市場排到中等靠上的位置。
此外,和努比亞Z17S類似,由于15和15Plus的左右邊框極窄,15和15Plus拿在手上的感覺會比客觀的數據更有沖擊力一些。
事實上,如果計算左右邊框寬度的話【(手機物理寬度-屏幕顯示寬度)/2】,15和15Plus是目前非曲面屏手機中最窄的,其中15的邊框寬度只有1.955毫米,15Plus為2.09毫米,比兩外兩款公認的窄邊框手機華為Mate10(2.16毫米)和努比亞Z17S(2.29毫米)都要更窄一點。
聊完了“全面屏”,我們再看看屏幕本身。
魅族15系列的三款產品屏幕規格都不一樣,15Plus的對角線尺寸為5.95英寸,分辨率為2560X1440(2K),三星OLED面板,15的對角線尺寸為5.46英寸,分辨率為1920X1080(FHD),同樣是三星OLED面板,M15也是5.46英寸,1920X1080分辨率,不過屏幕材質為LTPSLCD。魅族表示,15Plus和15的這里兩款面板都是找三星獨家定制的(從參數看應該的確是定制的)。
顯示效果,15Plus和15的表現都不錯,特別是15Plus,2K分辨率和接近500的ppi讓它看上去可以比絕大多數的OLED手機更加細膩。
15和15Plus由于是自發光的OLED面板,因此都支持常亮顯示(AlwaysOnDisplay,AOD),二者在設置中均提供了類似三星Galaxy的自適應、標準、照片、鮮艷模式4種演示效果。不過即便是標準模式,魅族也依然傾向于把屏幕色溫調得偏冷,好在用戶可以在設置中單獨調節屏幕色溫,我個人傾向于使用自適應顯示模式,然后把屏幕色溫稍微拉得偏暖一些。
還記得當年MX2、MX3的“小白圈”么?
除了屏幕本身,15和15Plus屏幕上下的“額頭”和“下巴”也很有講究。
在“額頭”部分,15和15Plus處理得和堅果Pro2有些像,紅外發射、紅外接收、環境光傳感器全部做了隱藏處理,聽筒收納在屏幕玻璃蓋板最頂端的縫隙中,整個“額頭”部分唯一明顯的視覺元素是居中的前置攝像頭,非常簡潔漂亮,特別是在白色面板的機型。
另外,和堅果Pro2不同的是,15、15Plus還把呼吸燈也“藏”到了聽筒內,比堅果Pro2放在正面左上角的設計更加講究。
對了,15和15Plus的聽筒還可以用作揚聲器,和底部組成雙揚聲器設計,外放效果不錯,已經很接近iPhoneX那個水準了。
MX2、MX3時的“小白圈”是魅族的一個經典設計之一,在15系列上,這個設計通過圓形指紋的方式得到了延續。
15系列的圓形指紋用的并不是常規的方案,為了能在非常窄的“下巴”里把圓形前置指紋放進去,魅族找匯頂科技定制了全球最小的前置指紋方案(號稱總投入100萬美金……)。
相比iPhone(X除外)、堅果Pro等產品上使用的正面圓形指紋,15系列的這個按鍵面積要明顯小了兩圈。和魅族之前幾代產品一直使用的“腰圓鍵”面積相比,15系列的指紋鍵的面積大概只有1/3。
不過這顆按鍵的面積雖小,識別速度卻非常出色(號稱識別只需要0.08秒,全球最快),息屏狀態下稍微一碰就能完成解鎖,比魅族之前所有產品用的前置指紋指紋都要明顯快很多。
此外,魅族還為15系列的三款產品增加了壓力感應芯片(據說成本有1美金),讓15系列在前置指紋不可按壓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原汁原味”的mBack體驗:輕觸返回,重按回主頁,屏幕底部上滑呼出多任務,重按兩下啟動相機。
不過我在使用中發現,習慣了之前的“腰圓鍵”和iPhone的Home鍵,剛開始用15Plus的“mini”圓形Home鍵偶爾會找不準地方,用上幾天之后就沒啥問題了。
除了指紋識別,15系列(準確說應該是Flyme7)終于終于終于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背后的算法來自商湯科技。
識別的速度沒什么可以說的,又快又準,支持防閉眼解鎖(閉眼時無法解鎖),配合抬腕喚醒,15系列可以像很多國產全面屏手機那樣做到拿起手機直接進入桌面,當然也可以選擇人臉解鎖成功后停留在鎖屏界面,然后滑動進入桌面。
在使用后置指紋手機時,我個人會經常使用手機的人臉解鎖功能。不過對于魅族15系列、華為P20系列等已經有了很好用的前置指紋的機型,我感覺面部解鎖有時反而會有些添亂,所以在體驗了幾次15Plus的人臉解鎖后,我決定還是刪掉人臉數據,使用更好用更安全并且能做支付的正面指紋。
當然,對于消費者來說,多個完成度很高的功能顯然不是壞事。此外,除了15系列,PRO7Plus、PRO7(高配版、標準版都包括)、PRO6、PRO6Plus、PRO6s、PRO5、MX6和魅藍Note6也會在第一時間通過軟件升級獲得人臉解鎖功能。
還記得木匠手里那塊打磨了31次的手板么?
5年前,在設計MX3時,黃章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尺寸和機身弧度,親手打磨了31個木質手板,這段故事之后被無數魅友傳為佳話。
在這一代的15系列上,雖然沒有再提手板的事,不過很明顯,黃章也在后蓋上花了很大的功夫。
材質上,15以及15Plus采用了一種很特別的不銹鋼鋁材質,在普通的鋁合金后蓋上電鍍上了一層奧氏體306L不銹鋼(就是iPhoneX邊框用的不銹鋼材質)。
之所以搞這么復雜,是因為魅族想要讓15、15Plus的機身擁有不銹鋼的強度,但又不會像不銹鋼機身那樣厚重,15的重量為152克,15Plus的重量則是177克,在同尺寸產品中都屬于比較輕的。
除了材質,15、15Plus表面的處理也比較特別,除了15的白色(汝窯白)的表面采用了類似陶瓷的處理之外,15和15Plus的雅金、硯墨、黛藍(15)、玄武灰(15Plus)的表面均采用了叫做“物理?相沉積”的工藝。
看到照片,大家關注的重點可能是表面的拉絲處理,不過15、15Plus最特別的地方其實是表面觸感,摸上去有種玻璃的感覺,非常獨特,和當年iPhone7/7Plus上用的亮黑有點像,不過15、15Plus表面的強度要高很多,不會像亮黑iPhone那樣一摸就留下劃痕。
至于15、15Plus的這個后蓋好不好看,就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了,我個人挺喜歡這種獨特的“拉絲玻璃金屬”的感覺,不過可能會有些消費者感覺這種拉絲的質感會有點“老氣”。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和iPhone7亮黑類似,15、15Plus的表面也比較容易沾染油污,這在表面顏色較深的硯墨配色上會比較明顯。如果你有“潔癖”的話,日常使用中可能需要戴個套或者是選擇其他配色。
另外,15和15Plus后蓋的弧度明顯是經過精心調整過的,摸上去能感到一股濃濃的MX3時代黃章的味道。
從底部看過去,15和15Plus的后蓋是一條完整的曲線,兩側有一個向中框部分的明顯收邊,讓手機拿在手上感覺比7.2毫米的厚度來的更薄。
對了,魅族還為15Plus后蓋上下的兩個天線條用3D旋轉鐳雕工藝“雕刻”上了一些紋路,看上去……挺吉祥的……
可能是第一個能在振動上媲美iPhone的安卓機
15和15Plus還有一個外觀上看不出來但一用就能體會到的東西——振動。
從iPhone6s加入TapticEngine之后,iPhone的振動體驗一直是整個行業的標桿,而魅族15Plus可能就是第一個在振動上能媲美iPhone的手機。
魅族為15Plus配備了一顆體積很大的可以在XY軸震動的線性諧振馬達,可以在按壓Home鍵、打字、滾動時等45個場景提供非常清脆、跟手的振動體驗,魅族把15Plus的觸覺模塊叫做mEngine。
相比iPhone的TapticEngine,15、15Plus的mEngine在體驗上已經極為接近,包括按壓Home鍵的反饋,15、15Plus也已經達到了iPhone那種“以假亂真”的實體鍵觸感。
要說差距的話,由于魅族15、15Plus的屏幕沒有配備壓感,所以不具備iPhone上的3DTouch功能。當然了,對于一款安卓機來說,屏幕壓感的意義也極為有限,沒有也不是什么問題。
華為P20同款CMOS,魅族史上最好的拍照
雖然曾經推出過PRO6s、PRO6Plus等拍照表現達到同時期國產第一陣營的產品,但整體看,拍照并不是魅族旗艦機非常擅長的領域。不過在15和15Plus這兩款產品上,魅族在拍照上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在核心的CMOS傳感器上,15、15Plus采用索尼IMX380+IMX350的組合,巧合的是,這也恰恰是華為P20的后置相機采用的CMOS(注意是P20,不是P20Pro)。除了P20Pro用的IMX600這種“怪物”,IMX380、IMX350這個組合基本是手機廠商現在能拿到的最高規格CMOS了。
其中IMX380是15、15Plus的主攝,它的傳感器面積達到了1/2.3英寸,比現在大部分旗艦機用的1/2.55英寸(比如IMX363、IMX333)更大一些,像素依然為1200萬,單像素尺寸1.55微米,支持相位對焦,但沒有全像素對焦(作為“彌補”,15、15Plus都配備了激光對焦),鏡頭光圈f/1.8,支持4軸防抖。
至于副攝,雖然CMOS用的CMOS是和P20系列、Mate10系列等華為旗艦機一樣的IMX350(1/2.78英寸,2000萬像素),但魅族15、15Plus并沒有像華為那樣去掉拜耳濾鏡做黑白雙攝,而是采用了常規的彩色設計。
另外,這顆副攝鏡頭的焦距要比主攝稍長一些(等效在35毫米左右),加上本身2000萬的高像素,可以在實現不錯的變焦效果。魅族表示,15、15Plus在3倍焦距內可以保持無損的變焦效果。
算法方面,15、15Plus還采用了虹軟提供的HDR+多幀降噪算法,有效曝光時間最長可以達到1/4秒,這些都有助于提升弱光下的成像品質。
以下樣張均使用魅族15Plus拍攝,無任何后期。
人像模式
至于實際的成像表現,只要你之前用的手機不是華為P20Pro或者GalaxyS9,魅族15、15Plus應該不會讓你失望。不過對于15、15Plus的這套硬件來說,應該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希望魅族在之后的系統更新中進一步挖掘它的潛力。
驍龍660、Exynos8895
魅族旗艦機用什么SoC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話題,在這次的15系列上,魅族為三個型號準備了3個區別很大的SoC。
最高端的15Plus用的是三星的Exynos8895,這是三星在去年的旗艦機GalaxyS8/S8+/Note8的部分版本上采用的SoC,和驍龍835一個時代。
雖然年紀稍微大點,不過即使現在看,Exynos8895的規格還是很強大的,根據Exynos8895版GalaxyS8/S8+/Note8的數據,它的CPU部分擁有4個A53小核(最高1.7GHz)和4個三星半定制的M2大核(最高2.5GHz),GPU為20核的Mali-G71。
之所以強調來自三星Galaxy手機,是因為魅族15Plus用的Exynos8895似乎在這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從CPUFloat讀出來的數據看,15Plus的4個M2大核最高只能跑到2.3GHz(為了控制功耗?)。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外掛三星基帶,15Plus也實現了全網通,不會出現PRO6Plus以及索尼手機那樣實用電信卡只能上網打不了電話的問題。
雖說在主頻上有所壓制,不過畢竟Exynos8895的絕對性能在那擺著,加上標配的6GB運存,魅族15Plus的流暢度應該是有保證的。
實際使用中,我手上這臺運行著Flyme7.0.3的魅族15Plus表現尚可,不過偶爾的掉幀讓它距離“旗艦級”水準還有一段差距,正式上市的機型在流暢度上應該還會有提升。考慮到魅族此前幾款Exynos旗艦機的表現,15Plus的流暢度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魅族15采用的SoC是高通驍龍660,這顆SoC大家應該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它的性能表現雖然距離驍龍835、845差距明顯,不過本身水準倒也不差,搞定魅族15的1080p分辨率應該沒啥問題。
不過可能是為了和15Plus強行拉開差距,魅族15的運行內存只有4GB可選,如果你像我這樣習慣在后臺保留10個app來回切換,4GB運存可能會有點不太夠用。
對了,入門版的M15用的是驍龍626(魅藍E3:有人叫我?)……
電池容量方面,15Plus為3500毫安時,15是3000毫安時,二者均支持24W快充,實測15Plus在沒電狀態下,半小時可以充到接近60%。
在我幾天的使用中,15Plus的續航基本足夠我堅持一整天的重度使用,表現介于iPhoneX和P20Pro之間。
一款黃章式魅族旗艦
作為黃章時隔5年的回歸之作,魅族15和15Plus身上可以看到很多“黃章式”的堅持,比如屏幕、指紋識別、mEngine等眾多定制化的元器件,精心“打磨”的弧度后蓋,聽筒、攝像頭、傳感器等細節部分的精致處理。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一個從MX、MX2、MX3時代一路走來的魅族用戶,在拿到魅族15或者15Plus的那一刻,應該可以一下子感受到那個熟悉的魅族味道。
售價方面,魅族15的4GB+64GB版本為2499元,4GB+128GB版本2799元,15Plus的6GB+64GB版售價2999元,6GB+128GB售價3299元,入門版的M15售價1699元。
相比半年多之前的PRO7系列,15系列的定價要明顯合理了很多,特別是擁有Exynos8895+6GB運存+2K屏的15Plus。
當然了,如果你想買一款“便宜又大碗”的高性價比產品,魅族15顯然不是最優解。不過如果你是一個“魅友”或者就是簡單地想買一部和異形屏、AI等“主流趨勢”不太一樣的手機,這次的15和15Plus應該不會讓你失望。
-
魅族
+關注
關注
7文章
2673瀏覽量
456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