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集智谷作為中集集團斥資180億元在東莞打造的四大產業基地之一,攜中集集團龐大的產業資源與優勢入駐松山湖,致力成為科創鏈條上為創業者、為新科技提供“庇護”的載體平臺。
近日,醞釀多時的大灣區規劃綱要重磅出臺。粵港澳三地各界熱議,規劃確立“打造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等宏遠目標,讓7000萬大灣區人熱血沸騰。
大灣區定位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落實“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灣區內的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相關的產業將面臨重大利好。
粵港澳大灣區的硅谷
粵港澳大灣區中,對標101公路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已經成型,大批互聯網、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名企正茁壯成長。作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十大核心平臺之一的松山湖,集聚了一大批創新資源。華為、中集集團、大疆無人機、生益科技、東陽光藥業總部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是松山湖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東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少文在工作報告中提到,松山湖園區高企總量達到358家。
松山湖南部的中子科學城是省級重大發展平臺,有望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及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載體與示范區域。中集智谷作為中子科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華為終端總部基地、散裂中子源一起構筑起區域最強的科技研發基地及先進制造創新產業圈。
產業人做的產業園
中集集團一直堅定不移地走轉型升級、有質增長之路,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中集智谷作為中集集團斥資180億元在東莞打造的四大產業基地之一,攜中集集團龐大的產業資源與優勢入駐松山湖,致力成為科創鏈條上為創業者、為新科技提供“庇護”的載體平臺,以創新空間與產業服務,助力灣區科技企業成就世界冠軍。
園區總規劃占地約502畝,規劃建筑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其中產業園區建筑面積逾30萬平方米,配套住宅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集生態辦公、休閑商業、人才安居于一體,產品規劃有定制總部、獨棟總部、多/中高層研發大廈、配套住宅、商業街區。
園區從規劃布局到建設運營,力求創新發展,不斷賦能增效。目前,已成功引進了中集集裝箱、中集智能、邁威科技、愛協生科技等智能科技企業逾200家,其中包括(含母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家。入園企業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行業為主,涵蓋了金融投資、文化創意等其它行業。
打造灣區獨角獸孵化基地
依托中集集團在資金、品牌、技術、金融及全球客戶資源的強大優勢,園區搭建了“集+”運營服務平臺,并引入中集百人創業計劃與中集產城集創星空創新孵化平臺,為入園企業提供創業輔導、科創服務、金融服務、創業投資等全產業鏈增值服務,以創新的智谷模式引領園區發展。打造科技企業共建共享的成長、加速、發展全產業鏈服務生態圈。
同時,中集智谷依托中集集團的海外資源,積極與國外機構進行深度合作,成立有中英創新中心、中加創新中心、中德創新中心、中法創新中心,為園區企業嫁接全球資源,推動園區實現國際化發展。
中集智谷先后榮獲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兩個“國字號”殊榮,在企業孵化、產業集聚方面獲得國家層面認可;此外,中集智谷連續三年總冠名“贏在東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積極助力東莞創新創業的事業發展,并于2017年7月20日榮獲“廣東省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榮譽稱號。
未來,中集智谷將憑借中集集團強大制造業實力以及松山湖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對于入園企業發展而言,無論從交通區位環境、政策洼地效應還是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都將在中集智谷得到良好的基礎條件及發展機遇,企業在這里發展前景不可估量。中集智谷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理想之地。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48瀏覽量
10323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88瀏覽量
238268 -
獨角獸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5瀏覽量
26532
原文標題:【海目星?高工特寫】358家高新企業集結 松山湖打造粵港澳灣區“硅谷”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