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半導體,有兩個國家繞不過去,一個是日本,一個是韓國。
在今天,韓國半導體以三星為代表,科研技術冠絕全球,除了手機,三星在電視、存儲器、面板等近20種產品上都是全球NO.1。
最逆天的是,它控制著全球手機產業鏈的命脈,手機三大件CPU、存儲器和液晶面板,后兩項三星都是全球第一,芯片代工全球第四。
更恐怖的是,就在2017年,三星終結了英特爾25年的霸主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同時,它還“干掉”蘋果,成為全球最賺錢的企業。
80年代巔峰時期,東芝擁有員工十幾萬人,經營范圍涵蓋基建、制造、發電、核能、半導體、家電、計算機、家電等領域的超級巨無霸企業,其半導體業務當時位居全球第二,也是全球第二大筆記本電腦制造商。
而如今的東芝早已大不如前,光是去年就虧損高達84億美元,這是東芝143年歷史上業績最差的一年。
除了業績不行之外,東芝公司還開始了瘋狂的資產大甩賣。圖像傳感業務賣給了索尼,印尼的家電工廠賣給了創維,整個白電部門打包賣給了美的,相機和醫療部分股份賣給了佳能。去年6月,東芝正式宣布以180億美元將旗下最賺錢的芯片部門整體出售給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但最終,東芝又回購了芯片部門40%的股份。
可無論如何,所有人都知道曾經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導體再也回不來了。
同樣是東亞國家,同樣是半導體領域,憑什么韓國可以活得精彩,而日本卻落得慘敗,這一切還要從美國身上說起。
誰當老二,我搞誰
1983年,美國商務部出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五個科技核心領域,美國只領先兩個,分別是飛機制造和航空航天技術,而半導體、光纖和智能機械技術全部都被日本占領了。
日本是如何做的呢?
其實一開始日本是沒想過當***,只想當個小弟過安穩日子,但架不住***的熱情,才“逼”得他走上“反美”的道路。
話說那是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掀起“反共”浪潮,為了避免日本被赤化,老美一股腦的給島國人民宣傳資本主義優越性,還把大把大把的資源無條件輸送給日本。
日本人也精明,反正不要白不要,管它是什么照單全收就是了。于是,日本就這樣實現第一波技術積累,幾乎是美國白送的。
到了1953年,日本人開始用美國技術生產出了第一臺索尼收音機,結果一炮而紅。這下子,日本人不淡定了,看著白花花的鈔票,島國的中二病果然附體,為了鈔票,不,大日本帝國,沖啊!
通過對美國技術的借鑒與模仿,到了1959年,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收音機達到了400萬臺,獲得5700萬美元。而這就是日本科技的第一桶金。
到了60年代,日本的小心思就起來了,既然大家都是掙錢,那為什么我不是最大的那一個。于是,那一年,日本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叫作通產省,對外宣稱保護初創產業的名義,采取嚴格的關稅壁壘和貿易保護政策。
而正是這個通產省,締造了日本半導體的未來。
1964年,美國德州儀器想進入日本,日本人一看,這哪行,你一來我們連骨頭渣渣都吃不到,于是轉頭就給大哥求情,***,你看小弟這么窮,還是留點湯給我們吧,我們也要吃飯的哇!
美國一開始也不聽,但受不了日本人的軟磨硬泡,最后只能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日本,并且還附有苛刻的市場條件。
然后,三年過去,美國人意識到不對勁,因為他們發現半導體領域,日本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竟然比美國還高百分之七十,大哥并不僅沒吃到肉,成喝湯的了?!
美國人很生氣,第二年直接拒絕提供給日本提供核心的IC集成電路,逼得日本企業大規模退出市場,份額更是直接降到了50%,1974年更是降到27%。
按理說,***都這樣做,小弟應該懂點規矩,可當年的日本多中二啊,鐵了心想“篡位”,既然如此,就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1976年,日本直接搞一個大項目,專門研究半導體技術,由政府牽頭,聯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籌集資金737億日元,設立技術研究所,其中通產省補助291億日元,占39.5%,這幾乎是當時通產補貼支出的50% 。
除了砸錢之外,日本官員還要求所有參與項目的公司必須通力合作,共同研發。因為當時項目有20%是通用性的,政府就要求他們定期將競爭人員組織到一起進行匯報,交流想法,相互促進,哪個方案好,就用哪個的!(當時一共派了整整100名高級技術專員,100名啊)
從結果來看,這個項目是相當成功的,四年時間取得專利1210項,商業機密347件。
導致的結果是什么?
那就是80年代,美國半導體市場上中下游全部都被日本企業壟斷,到了86年,日本廠商在DRAM領域的份額再度達到了80% 。
這個時候,美國其實已經對日本非常不爽了。因為當時半導體關系國家安全,其中有一大半的訂購量都是來自美國軍方,這東西全讓給日本可不是開玩笑。另外,就在前兩年,美國商務部出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五個科技核心領域,美國只領先兩個,分別是飛機制造和航空航天技術,而半導體、光纖和智能機械技術全部都被日本占領了。
于是1985年,美國正式向日本半導體動手,由鎂光公司向美國商務部提起了64K DRAM傾銷訴訟,“日美半導體戰爭”正式啟動。
到了1986年,美國又讓日本強行簽下“日美半導體擔保協議”,這個協定被我稱為“自宮協議”。
主要有以下規定:
1)日本政府不僅必須停止在美國市場的傾銷,而且必須停止在其他市場的傾銷(為美國占領其他市場開路)。
2)日本廠商必須保留詳細的成本記錄,以確定“公平價格”。日本廠商可以高于但是不能低于“公平價格”。
3)美國企業將獲得日本20%的市場份額。
按理說,日本都被搞成這樣了,只能下跪求饒了,可沒想到第二年,日本曝出“東芝事件”,原來日本人居然瞞著美國給蘇聯賣精密機床,還賣出整整四臺。
日本這一手,直接讓蘇聯的潛艇軍艦螺旋槳精密度上了天,航行噪音大幅降低,悄么聲四處跑,而***哥美國就虧大發,不僅經營幾十年的反潛探測網直接報廢,還害得北約那幫子人心惶惶,覺都睡不踏實。
這下子,直接動了老美的逆鱗,不說了,就是干!
具體怎么干就不多說了,反正是把日本人收拾慘了:
東芝公司一年之內不準向14個國家出口產品(無一例外都是美國的市場)
首相親自向美國道歉
全國媒體一致討伐東芝公司
從時間點上看,東芝事件可以說是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轉折點,到了1989年美國繼續加碼,迫使日本簽訂《日美半導體保障協定》,向美國開放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知識產權、專利。從這以后,日本幾乎沒能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再加上韓國、***的異軍突起,日本半導體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 2016年,日本半導體只剩下東芝
跟著大哥混,有肉吃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很多網友有個錯覺就是喜歡把日本和韓國放在一起來談論,認為他倆都是一路貨色,可實際上韓國差日本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我也不喜歡日本,甚至很討厭他,但我有一點不得不佩服他,那就是日本是真真正正的挑戰過美國,而且還差點做到了。
而韓國呢?小人一個。
1983年,三星第一家半導體公司正式成立,韓國吹響了半導體技術的集結號。
那一年,三星開發出64KDRAM,其性能落后日本整整五年,同年,內存價格暴跌,從每片4美元雪崩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的成本是每片1.3美元。換句話說,每生產1片虧損1美元。
到1986年底,三星累計虧損3億美元,股權資本全部虧空。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三星的運氣來了。因為內存利潤過低,市場接近飽和,昔日的行業大佬紛紛選擇退出,英特爾轉行干起了CPU,東芝、NEC也大幅減少科研投資。換言之,三星的競爭對手突然就沒有了......
為了盡快搶下大佬留下的市場,韓國人耍起小心思:既然大佬的技術不要了,何不給我呢?
于是,瞅準機會的三星在美國、日本瘋狂搶人搶技術。
比如私下給日本工程師開出高價購買相關技術;
比如派人到美國半導體公司挖掌握相關技術的韓國人;
比如利用金錢交易偷取行業巨頭的最新研究成果;
.......
總之,能“買”的就“買”,能“偷”的就“偷”,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就是90年代初韓國半導體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1992年,三星率先推出全球第一個64M DRAM,并于當年超越日本NEC,成為全球最大的DRAM制造商。
很快,美國人發現不對勁了,準備收拾一下韓國人。
1993年,美國商務部直接判定韓國三星等DRAM存儲器存在傾銷行為,必須征收反傾銷關稅。
韓國人得到這個消息,他們就很“聰明”,沒有選擇跟美國硬剛,而是直接向美國派遣大量人員進行游說活動,對象包括美國白宮、議會、貿易及科技部門的有關人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美國僅象征性向三星等韓國企業收取0.74%的反傾銷關稅,三星最終度過了這場危機。
事后有人采訪白宮官員為何放過三星,“他們承諾幫助我們對付日本”,他這樣說道。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沒有像對付日本那樣對付韓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韓國成為制衡日本的一個有力棋子,這類似于明朝統治國家的方式,太監內閣互相掐著,最終的權利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美國的授意下,韓國存儲器業務迅猛發展,帶動整個韓國形成內存產業集群,并誕生了另一個半導體巨頭SK海力士,后者與三星聯手對日本內存業務采取毀滅式打擊。
在韓國廠商“價格戰”的輪番轟炸下,日本半導體企業潰不成軍,為了挽回敗局,日本政府不得不整合日立、NEC、三菱的DRAM業務,組建“國家隊”爾必達”,以尋求對抗。
但大勢已去,日本人再也沒能找回昔日的地位,10多年后,再一輪周期更迭,三星再次如法炮制,最終以自殺式的投資,徹底將日本人趕出了這個行業。
韓國沒有受到美國大力度的科技打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韓國人非常自覺的轉移了目標市場,他們將市場從歐美轉向了中日。
1993年,美國是韓國最大的存儲器出口國,而到了第二年,最大出口國就成了日本,到了第十年就成了中國***,到了第十五年就成了中國大陸。
當然,肯定有人會問,日本被干掉之后,美國為何還任由韓國半導體繼續發展?
我們先來看張圖:
▲ 2018年三星股東結構圖
這張圖非常有意思,仔細看的話就知道三星公司的55%股權在國外資本手上,而國內資本只有25%(19%+6%)。而這55%的股份其中大部分都是美資,是華爾街在控股三星電子,比如花旗銀行和摩根斯坦利,換言之,今天的三星其實也是國家隊,只不過國家換成美國罷了。
那么,美國是如何奪得三星公司的股權的呢?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韓國成了最大受害者之一,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從1008∶1跌至創紀錄的1737.60∶1,國家財富幾乎被洗劫一空。
這個時候,韓國又把目光對準美國,美國人很粗暴,直接告訴韓國人要想幫忙,必須答應我兩個條件,第一,金融業全面改革;第二,開放資本市場。
第一個政策幾乎幫美國干掉了所有韓國大型銀行,并注入大量外國資本;第二個政策則是幫助美國資本收購韓國大型企業,獲得大比例的優先股。
而優先股是不參與公司經營,但享受利潤優先分配的穩定分紅股份,而這一比例被美國人提高了驚人的81%!換言之,任何一家由美國注資的韓國企業,不管它經營的再好,利潤再豐厚,其中的大頭最終都會流向美國,而不是韓國。
據統計,韓國開放外資的第一年,韓國的前十大公司的一半資產被美國資金拿下,幾十年積累的成果被生生剪了羊毛。
被美國人掌控之后,三星電子在半導體領域就像開掛一樣,一路披荊斬棘,把日本、***甚至美國部分企業都打了下去,這是因為棒子可以從美國低價獲取各種技術以及市場空間的分配,美國金融資本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會主動配合三星電子的技術獲取。三星電子的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和硅谷或者某個美國大學實驗室聯合研發取得的,這背后有太多美國資本的力量。
2015年三星電子是世界500強的第13位,營收1958億美元,利潤219億美元,以韓國的國家體量,如果不是美國資本做為后盾是不可能支撐三星電子這樣體量的企業。
而這,才是美國沒有對韓國半導體領域痛下殺手的關鍵因素所在。
結語: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體系》一書中提出了“踢開梯子”的說法,講的就是“一個人攀上高峰后,就會把身后的梯子一腳踢開,以免別人跟上來,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優勢”。
的確,從美國的發家史上看,這家伙自從當了***之后,最喜歡干的事就是整老二,而整老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踹梯子,你看日本80年代風生水起,美國針對日本的汽車和芯片貿易制裁就沒停止過。
所以我們看到今天也一樣,為什么美國不整韓國而要來整我們,就因為韓國企業本質上是美國公司,而中國企業不一樣,我們本質上還是中國公司,這跟當年的日本其實是差不多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沒有一項支柱性或命脈性產業掌握在外國人手上。
一旦中國順著梯子爬了上去那肯定是要革美國人老命的!美國人干不干?肯定不干啊!
于是,我們就看到***,芯片戰,金融戰、輿論戰等等手段一股腦的砸向我們,我們做錯了什么嗎?沒做錯嘛!唯一做錯的可能就是我們太優秀了!搶了美帝老爺子的飯碗,惹得人家著急了唄!
所以,就像金燦榮教授所說,未來十年中美關系肯定是競爭為主,或者七分競爭三分合作,那還說什么?
一句話,干就對了!
-
東芝
+關注
關注
6文章
1399瀏覽量
121236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290瀏覽量
218093 -
家電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010瀏覽量
34349
原文標題:同樣是半導體,為什么美國只搞日本而不搞韓國!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lun99,微信公眾號:芯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