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從來就不是錢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人和’。”經歷了一家明星無人車公司的隕落后,Roadstar天使投資人感慨道。
以節氣作比,如果說2016年是中國自動駕駛的“立春”,那么2019年更像是“驚蟄”——雷聲炸起。
2019年剛過去不到4個月,曾經的自動駕駛明星創業公司,相繼陷入破產清算、創始人分家、與前創始人打官司扯皮的局面。
4月3號晚上8點15分,一場線上危機公關會議隱秘進行。參會人員包Roadstar前CTO周光、周光的公關人員、Roadstar天使輪及A輪投資人代表。
“最近外面的輿論又甚囂塵上,投資人決定要澄清一些事情了。”有參會者告訴燃財經(ID:rancaijing)。
這位參會者口中的“輿論”,是指3月30號以來媒體對Roadstar——這家曾經的無人駕駛明星創業公司——破產清算的報道。文章回溯了三位創始人及VP那小川之間的糾葛始末,將Roadstar再次送上風口浪尖,引發了開篇提到的危機公關會議。
3個月前,Roadstar前任CEO佟顯喬聯合現任CEO衡量在公司公眾號上發布罷免時任CTO周光的公告,將三位聯合創始人之間的不和擺上臺面,此后,佟顯喬與衡量、周光與其背后的天使及A輪投資人,兩方陷入了長達數月且至今未結束的糾葛,中間夾雜著私藏代碼、數據造假、收受回扣、私自買P2P理財產品、倒賣固定資產、核心團隊出走等一系列爭端。
此次線上公關會議的結果是,周光本人仍不直接出面,由投資人代表面對媒體。
親歷這場戰役的劉一博有些感慨。就在3個月前,Roadstar還是無人駕駛領域最受人矚目的一顆星,2018年5月,其宣布完成1.28億美元A輪融資(約合8.12億人民幣),創下國內無人駕駛領域單輪融資最高紀錄。就在佟顯喬、衡量發布罷免公告的前一天,劉一博還轉發了周光正在帶隊參加日本東京汽車展、大秀Roadstar最新高精度三維實景地圖技術的新聞。
這已經不是無人駕駛創業公司第一次內訌。過去三年,數百億美元的熱錢涌入自動駕駛行業,據公開數據,僅2018年,國內外自動駕駛總投融資規模就超過70億美元,其中國內超過11.5億美元。
不難理解投資人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巨大熱情:隨著線上流量紅利殆盡,AI成為2016年以來最大的風口,而自動駕駛作為AI技術最易被感知到的應用,是堪比“下一代智能手機系統”式的機會。
但最先扎進海里的人,撲到的可能是泡沫。內訌、紛爭、出局、訴訟、核心團隊流失……Roadstar所經歷的故事,同樣在其他自動駕駛明星公司上演,與Roadstar同為國內乘用車方向無人駕駛Top 3的文遠知行(原名“景馳”)、小馬智行皆未幸免。
原景馳初創團隊分化出文遠知行、牧月科技、中智行三家自動駕駛公司,已逐漸度過陣痛期的文遠知行仍在中美兩地對一年多前出局的前創始人兼首任CEO王勁及其背后的新公司中智行提起多項訴訟;小馬智行也傳出兩位創始人因理念不合即將分家、其中一方正在找買家出售老股的消息。
有趣的是,有自動駕駛領域投資人向燃財經爆料,文遠知行內斗正酣時,Roadstar曾截胡了文遠知行一筆投資,這才有了單輪融資1.28億美元的“神話”,如今,風水輪流轉,該投資人透露,已經有Roadstar的意向投資人轉投了文遠知行的B輪。這一消息尚未得到當事公司的證實。
我們的一個疑問是:無人駕駛距離商業化落地還有很遠,而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卻為何頻頻陷入內斗?燃財經采訪了十余位產業鏈上下游人士,試圖通過復盤中國無人駕駛興起的始末,找出答案。
繞不開的“百度系”
4月17日,本該是文遠知行與王勁、中智行的名譽權糾紛訴訟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的日子,但由于身為美國公民的王勁方面提了管轄權異議,開庭時間另定。
討論今天國內的自動駕駛格局,繞不開王勁這一關鍵人物。如今國內大部分自動駕駛創業者都出自他的麾下,“中國自動駕駛第一案”、Roadstar的清盤后續、小馬智行的分家也都與其相關。
2010年初,谷歌調整中國戰略,時任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的王勁成為第一位加盟百度的谷歌中國高管,一路成為百度高級副總裁。
2010年4月到2015年4月的5年間,王勁負責百度商業變現的技術與產品業務“鳳巢”,通過技術手段,讓百度的收入在5年間提升了整整10倍。
在被百度狙擊前,“百度百科”中對王勁有這樣一段介紹:
“王勁分別創立了百度移動云事業部、百度大數據部、百度基礎架構(云計算)部、百度美國研發中心、百度深圳研發中心;并以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IDL)為基礎,聯合創立了百度研究院,專注人工智能發展……”
王勁一手搭建起百度無人駕駛事業部,并于2015年喊出“三年商用,五年量產,十年改變出行方式”的驚人口號,成為國內第一個畫下量產時間線的人,并成功讓百度的無人車在2015年開上了北京五環。百度在推動自動駕駛的國民認知度方面的成績值得稱頌,這背后也不得不承認王勁的功勞。
百度期間,王勁招募來了有“百度美研第一人”之稱的彭軍(James Peng),編程教主、百度最年輕的T10級工程師樓天成,密蘇里大學終身教授、前百度無人車首席科學家韓旭,前滴滴無人駕駛高級總監楊慶雄,百度T9、頂級算法工程師陳世熹,包括王勁自己在內的百度無人車“四大金剛”倪凱、余凱、吳恩達;佟顯喬、衡量、周光也來自百度美研團隊。
這些人后來相繼離開,成為無人車創業領域的“百度系”,構建起中國無人駕駛創業版圖:彭軍與樓天成于2016年12月創辦小馬智行;佟顯喬、衡量、周光2017年2月創辦Roadstar;王勁聯合韓旭、楊慶雄、陳世熹2017年4月在美國創辦景馳;余凱、倪凱、吳恩達等也先后創辦地平線、HoloMatic、Drive.ai。
2017年2月22日,就在景馳風頭正勁之時,百度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將王勁及王勁所經營的景馳科技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成為“中國自動駕駛第一案”。百度的訴訟理由包括:王勁違犯競業限制約定招攬百度員工、在職期間注冊與百度有直接競爭新公司、離職前未返還存有重要商業機密的電腦等物品。
訴訟持續一年,案子還沒有明確結果,但景馳的融資節奏和未來發展明顯被打亂。有自動駕駛領域投資人告訴燃財經,當初多數股東決定舍王勁自救。2018年2月,景馳董事會最終炒掉了王勁,對外宣稱其身體不適需要休養。
同一時間,景馳宣布加入百度Apollo平臺,百度撤銷對景馳的訴訟,而對王勁的訴訟還在繼續。景馳原CTO韓旭接任CEO。
出局、訴訟、打“黑槍”
曾經的“自動駕駛第一人”,成為了“自動駕駛出局第一人”。
王勁出局,景馳管理層大換血。
據內部人士向燃財經介紹,當王勁出局已成定局后,時任景馳科技法人的潘思寧與韓旭關于CEO接替者曾有過激烈撕扯。
王勁在百度分管鳳巢業務時,潘思寧為鳳巢商務搜索產品總監。王勁成為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后,潘思寧成為該部門產品總監、王勁助理。2017年3月王勁離開百度,潘思寧也旋即加入景馳科技,一直負責國內相關運營。
競爭CEO之位失利后,潘思寧逐漸淡出景馳,2月14日,景馳將其解聘。而在2018年8月,景馳A輪融資期間,潘思寧突然發難。她以景馳科技法人的身份,以侵犯企業名稱權為由,將廣州景馳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韓旭)、北京景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為潘思寧,現為呂慶)、CEO韓旭、CTO呂慶訴至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
提起訴訟的時間也大有深意。有接近景馳的內部人士向燃財經透露,潘思寧提起訴訟的8月23日,正值景馳A輪路演后期。9月14日,景馳內部開始溝通A輪融資closing的事情,與此同時,多家科技媒體又相繼開始報道景馳上億資金被銀行凍結、潘思寧奪回法人身份的消息。“九點開會,內部說了一下(A輪closing的事情),對方10:50就開始搞這個活動了。”
2018年5月,景馳科技完成由英偉達、創新工場等投資的5200萬美元Pre-A輪融。彼時,景馳科技就表示:A輪融資即將完成,融資額有望超過國內所有自動駕駛企業。而直到5個月后,景馳科技的A輪融資仍未公布,反而等來了 Roadstar刷新自動駕駛單輪融資紀錄的消息。
10月30日,風雨飄搖中的景馳終于官宣了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戰略領投的A輪融資,為降低企業名稱侵權案帶來的影響,宣布改名“文遠知行”。
一系列變動均未見王勁其人,但背后似乎又都有王勁的影子。
2018年6月,一家名為“中智行”在江蘇南京成立,其硬件副總裁黃坤,此前為文遠知行美國公司的前硬件負責人。
公開信息顯示,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以無人駕駛為基礎的智能出行公司,未來將推出新一代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服務。
在中智行的公司描述中,有這樣一句話:“由中國無人駕駛殿堂級專家、商業化領路人帶隊”,隱隱約約似乎指向那個最早提出“三年商用,五年量產”口號的人。
更直接的證據是,中智行曾經想抄底清盤的Roadstar,有Roadstar投資人拿了中智行的offer去面談,洽談方就是王勁。“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低價抄底,把周光的技術團隊弄過去。”但因為未達到投資人預期,并且在盡調過程中發現公司本身問題頗多,這筆交易最終未能成行。“中智行作為一家外資公司,在國內融資,融的是人民幣的錢,這件事情就非常詭異。”按照法律程序,人民幣要投入外資公司,需要申請ODI,過程漫長且不易通過。況且,Roadstar需要的是美元的錢。
中智行在中美兩地的官司,或許也是導致這筆交易流產的原因之一。
2018年11月19日,王勁第二次被前東家告上法院:文遠知行在美國向中智行、王勁和黃坤提起訴訟,認為三者竊取文遠知行的商業秘密。在訴訟文件中,文遠知行認為黃坤離職前偷竊了包括源代碼等在內的大量商業秘密,用于中智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并最終發布。
3月22日,美國聯邦法院北加州地區法院頒布了針對中智及其硬件副總裁黃坤侵犯文遠知行(原“景馳”)商業秘密的臨時禁令,中智行和黃坤將不得繼續使用文遠知行的商業秘密,要求交還含有文遠知行商業秘密的所有資料和交出其軟件源代碼,并指出其他獲得商業秘密的人員。由于沒有任何資料顯示王勁與中智行有股權或員工關系,王勁并未被列為禁令執行人。
在這場訴訟中,文遠知行同時指控王勁離職后向投資者誣蔑公司,違反了王勁離職時與公司簽署的非貶低協議,并導致公司在A輪融資中損失超過7500萬美元的預期投資。
根據《新京報》的報道和刊發的訴訟文件截圖,文遠知行方面控訴王勁在公司A輪融資期間向意向投資方漢富資本散步以下消息:1、文遠知行的駕駛技術并不成功;2、文遠知行制作視頻演示了它的自動駕駛技術,但視頻是“偽造的”;3、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汽車曾卷入一起交通事故,文遠知行試圖“掩蓋”此事;4、文遠知行的一些核心工程師正準備離開公司;5、文遠知行有意稀釋王勁的股票。在王勁與漢富資本聯系后,后者對文遠知行的投資金額從2000萬美元降低至450萬美元。那段時間,5個已簽署投資協議的投資者(不包括商湯科技)撤回了共計6400萬美元的潛在投資。
針對文遠知行的指控,4月10日,中智行宣布在中國提起反訴,要求進行相關源代碼比對,以證明中智行不存在對文遠知行的商業機密的侵權行為。
另一家明星創業公司小馬智行也不太平。有接近小馬智行內部的自動駕駛研發人員向燃財經透露,兩位創始人彭軍、樓天成在技術路線上有分歧,內部技術團隊分為幾派:“技術團隊有教主(樓天成)的人、James(彭軍)空降的人,還有吃瓜的。”他口中“空降的人”,指的是谷歌無人車Waymo前技術主管與主任工程師張一萌。
“小馬的情況就是教主單方面被James吊打。”前述研發人員認為,由于小馬智行非技術團隊都由James管理,所以也“鬧不起來”。
頻頻內斗,原因有三
內訌、竊密、訴訟、出局……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正在經歷的一切,美國也曾提前上演。
成立未久的明星創業公司,為何傾軋頻頻?
“這個行業從來就不是錢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人和’。”經歷了一家明星無人車公司的隕落后,Roadstar天使投資人感慨道。
同樣是技術天才,Roadstar三名聯合創始人之間的不信任在創業之初就顯露端倪。
據內部人員透露,在合作創業之初,三人就各自搭建技術團隊,團隊之間也互有防備。另據鈦媒體報道,三位創始人曾與順為資本接觸,希望獲得雷軍的投資。當時(創始團隊)提出的股權分配是絕對平均(即三人按1:1:1分配),順為方面認為“三人不成熟”,拒絕提供融資。
據報道,為了推進融資,三人勉強通過了CEO佟顯喬持有更多股份的方案,CTO衡量和首席科學家周光的股份則保持一致。經過天使輪和A輪融資后,佟顯喬持股16.8%,衡量和周光分別持股10.2%,差距并未拉開,也即,三個創始人沒有一個擁有絕對控制性的股權份額。
“長遠來說,單核心才是最穩定的。”在上述投資人看來,不談技術,目前國內無人車領域最“健康”的公司應該是飛步,因為創始人何曉飛掌握絕對主導權。
親歷過一系列變故的自動駕駛創業者王軍同樣認可“人是關鍵”,他把人的問題劃分為共細致的三個方面:
自動駕駛技術門檻高,人才少,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和人才。“自動駕駛屬于系統性工程、相互之間的協同工作很多,真正懂得end to end的人不是很多。所以這樣的人才會比較搶手,流動性高。這樣的人一動,他帶的兄弟們就會跟著一起動,看起來就像是分家。”
年輕人多, 缺少真正的管理經驗和社會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市場、資本的訴求和誘惑。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好政府的資源和政策來發展自己的企業。
創業時缺少共同的愿景,或者是不一樣的價值觀,有些人急于求成,過于短視,不知道如何處理問題和困難,缺少德才兼備的優秀領軍人物。
除了有意向接盤Roadstar ,據業內人士透露,王勁還曾接觸過小馬智行的樓天成。之所以頻頻接觸這些技術團隊,正是因為王軍所列的第一個原因。
無人駕駛卡車創業者陳默曾做出判斷,如果2018年底還沒組建起一只50人以上的隊伍,無論從人才還是技術積累而言,基本就很難跟第一梯隊競爭了。“無人駕駛創業的窗口期馬上就要關了。”目前國內自動駕駛相關人才基本已被各公司收羅殆盡,想要再組建起一支有競爭力的隊伍,只能挖角。
有自動駕駛領域投資人認為,小馬智行的內部紛爭不會發展到Roadstar、景馳這樣公開撕扯的程度,原因之一就是相對其他創業團隊,已經從業22年的彭軍有更成熟的管理經驗。“James和教主不合在業內不是秘密,目前站 James。”業內傳聞,樓天成有意退出,尋找股東收購手上老股。“聽說樓開出的價碼不高,大幾百萬就可以走。”
相對于乘用車方向的無人駕駛團隊,無人駕駛卡車團隊似乎顯得和諧一些。究其原因,這些公司的創始團隊中大多有管理基因。
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圖森未來CEO陳默是一位有十多年經驗的連續創業者,此前涉足的行業包括框架廣告、二手車交易和棋牌游戲。據介紹,圖森的早期投資人新浪當初看中了陳默的商業化落地能力,希望引入陳默為自動駕駛找到商業化方向。
另一無人卡車公司智加科技,創始團隊也包括連續成功創業者,CEO劉萬千、CTO鄭皓此前分別創辦三家、兩家科技類公司。
“有罪”的不止是創業者。作為涉及硬科技的新興行業,投資人在判斷自動駕駛項目時往往只能根據創始團隊的過往經歷,缺少成熟的判斷標準。2016年,國內自動駕駛創業的草莽期,只要是在特斯拉、谷歌、英偉達、蘋果、百度等大公司無人車部門跳出來創業,就會被投資人踩斷門檻。
而投資人衡量項目的標準,似乎就是過往的光鮮履歷。有 Roadstar前員工向燃財經透露,Roadstar最初是佟顯喬和周光聯手創業,但早期投資人覺得他們的從業經歷不夠有看點,引入了曾就職谷歌、特斯拉的衡量。而此前,三人在百度美研相識不過幾個月,稱不上王軍認為非常重要的“共同愿景”。
“自動駕駛作為一個融資過于容易的新行業,太容易讓人膨脹了。”某從業人員說,“大幾億放在眼前,誰不動心?”
10年前,Waymo前身、谷歌X實驗室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時,外界看待這項研究就像是谷歌要研究長生不老藥。而今,谷歌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已經投入運營。與谷歌相比,在起跑線上就落后的中國無人駕駛公司們道阻且長,只有創業者們將精力更多投入在研發而非傾軋,中國自動駕駛才有機會“彎道超車”。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787瀏覽量
166406 -
Roadstar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2642
原文標題:為何自動駕駛團隊多內斗?
文章出處:【微信號:pedaily2012,微信公眾號:投資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