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開發,說到底是人的問題,有什么樣的工程師,就有什么樣的產品。所以想先談談國外的工程師們。
在我們的印象中,比之國內來說國外的工程師仿佛就是活得很滋潤。然而這畢竟只是一些碎片式的感知,因為例證太少的關系我們無從驗證這種感覺。那么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在中國工程師眼中,外國工程師們是“如何存在”的吧!
當外國工程師們坐下來開始工作的時候,那種敬業和認真,是讓人驚訝的。按中國的標準,我幾乎可以用下列詞匯來形容:固執、認死理、不通人情世故、不會變通。在中文里,這些可不是好詞。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如今中國制造因它的低價低質占領世界時,歐美制造卻好好的活在另一個更高的層次,工程師的認真可能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國外的工程師,專業分工非常細,每個人的知識面其實都不廣,但是在他所工作的一個小范圍內,絕對是專家。比如在我辦公室里的一個PCB工程師,坐在哪個位置畫了20多年的PCB。只畫PCB,其他什么也不干,可能也不會干,但是看他畫的PCB實屬精品。
首先來談,什么樣的人適合做工程師
干工作當然是為了一份收入、一個飯碗,國內外都一樣。但是在國外從事工程師的工作,卻不完全是因為飯碗。這話在中國不太好懂,因為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個系統的問題。
今天的歐美,按中國標準已經到了全民富裕的程度。據說70%的歐美人口是屬于中產階級的行列,貧富差距比中國小得多。往下國家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福利保障機制,車間焊電路板的女工拿的是政府定的最低工資,也能夠買房買車。往上國家有一套非常完善稅收制度,公司的白領高層基本上是每多賺10元錢,只能到手5元,一半給國家收去了。
在這樣的機制下,人們選擇職業,更多的是出于個人的興趣愛好。收入當然也看,但沒有中國人看得那么重。對于從事研究開發工作的工程師們,這點尤其明顯。當與人們——不管是工程師還是非工程師,談起做工程師的好處時,聽到比較多的是工作有趣、能夠一直去探索未知、每天不一樣、有創新以及解決了某個難題后所感受到的愉悅,成就感和榮耀。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諸如工作穩定舒適,受人尊敬,收入偏上等等,但收入真的不是一個主要的因素。在研發團隊里我經常能聽到enjoy,have fun之類的形容。因為工程師們確實是從心底里熱愛這份工作。他們更看重的是工作的樂趣,因為這是他們的興趣所在。與此相應的是工程師的工作態度和對工程師的管理,這與國內有很大的不同。
外國工程師年紀都很大,曾有人表示先后與40多位外國工程師共事過。只有2位小于30歲。絕大部分是中年人,還有幾位都過60歲了。外國工程師年紀大其實是有原因的。
第二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外國工程師們一個個快樂愛玩象孩子。下班時間一到人全跑光,因為他們要回家享受生活。12月份辦公室基本沒人,因為圣誕加新年一個長假,再加上一些個人的年假,很多工程師出國度假去了。甚至還見到一個工程師停薪留職半年繞地球跑了一圈。
國內外工程師心態差異
國內的人似乎比較著急,容易把小事看大,國外的人則似乎比較心定氣閑,游戲的心態多一些。曾與朋友聊奧運,英文里把奧運稱為game,游戲而已,是讓老百姓開心的地方。到了中國就會傾舉國之力,提到很高的高度。工作本就是一個飯碗而已,在國內經常能聽到諸如事業,成功,人身價值等等大的詞匯。
國內的人愛想大事,愛做大事,可能和從小的教育有關。記得我在國內讀書時,也看過這樣的名人名言比如“不想當將軍的不是好士兵”等等。作為少年勵志,一點沒錯。人有理想,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但是如果宣傳過分到了極端不見得是好事。按此推理,我們是不是要說不想當老板的就不是好雇員了呢?
曾聽一個在國外創業的中國人說起過,說他本人是中國人但是不太愿意雇傭中國人。中國雇員從短期來說比外國人好用,勤奮肯干能吃苦。但是往往干上幾年,就會出去另起爐灶與原來的雇主搶生意。相對來說,外國人則比較本份些,打工的會很滿足于打工,肚里沒有中國雇員那么多的想法。
我打工多年,當然知道打工的艱難。但因為年數長了,有機會與老板有近距離的接觸,所以也知道一些做老板的艱難。其實各方都不容易。外國人想得比較實在,工作是自己自愿的選擇,所以要尊重別人的工作,更要尊重自己的工作。應該本份地做好它并enjoy這個工作。按中國習慣,看門是下等工作吧,但是我看我們的門房大爺整天樂呵呵的非常enjoy他的工作。清潔工也是下等工作吧,但是我看清潔工過來給我擦桌子時沒有一點低人一等的樣子,反過來我們都尊重她。每年清潔工過生日,辦公室全體工程師會捐款給她買禮物,感謝她一年來把我們的實驗室打掃得很干凈。
有人問我國外產品到底好在那里,我想了半天回答不出。說句大實話,我有時還真看不出國外產品---我是指我所見過的民用電子產品---在技術上有什么先進之處。但是國外工程師之間經常說這句話:the enemy is in the detail。很多的訣竅其實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上。外國工程師會比較愿意很本份很耐心的坐在那里,靜靜的對著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琢磨半天。而很多這種小事堆積起來,可能就會造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拿著一個國外的產品,實在說不出它有什么好,但它就是有點不一樣。
工程師往往有比較多的書生氣,自我中心心高氣傲,是不太好管的。而中國近三十年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又有些矯枉過正,很多人把叢林法則當成了適用于一切領域的真理。但是對于工程師這個特殊的群體,簡單地用叢林法則來管理是懶政。
國外對工程師的管理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盡管他們也有一些問題,但總體來說我覺得還是有不少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首先在工程師的入職上,就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歐美已經普遍富裕,只要有份工作,哪怕是最低工資也能買房買車。同時歐美人民有非常強烈的民權意識,從國王到平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工作也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只要自己喜歡,就是好工作。在這樣的理念下,如果不是因為對工程師工作的興趣,實在是沒有必要去做工程師的工作,而那些最終選擇從事工程師工作的,則基本上是那些從小就喜歡把玩具大卸八塊的主兒。
反過來,那些愿意從事工程師工作的,也并不是人人都能當得了工程師的。這有一個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叢林法則是有用的。北美有很多“被”自雇的,英國對”被”自雇監管得比較嚴,但是可以有各種形式的短期合同,同時對新入職的有比較長的試用期,少則半年,多的據說有3年的。如果工程師本身不是很過硬,就會經常陷入失業求職的循環中。幾個循環下來,其中的很多人就退出工程師的行列了。不能說他們被淘汰,實在是因為有太多的路可走。如果在工程師這條路上走得辛苦,說明自己并不適合做工程師,也就沒必要委曲自己在這條路上硬走下去了。
而那些適合做工程師的人,大多數人最終會獲得一份無期限和約,這是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地方。前面的文章用了”終身”職位這個詞,引起了一些誤解,可能有網友聯想到了中國過去的”鐵飯碗”。不是這么回事。如果用一句完整的話說,應該是:這份工作是可以干一輩子的,如果能滿足2個條件,第一,工程師是按規矩認真工作的,第二,公司沒有災難性的變化。而在實際上,這二個條件是肯定能滿足的。能得到”終身”職位的都是經過大浪掏沙的精品,對工程師的規矩肯定是了如指掌,不守規矩那真的是屬于自己活得不奈煩了。而對于這些精品,公司肯定也是當寶貝的。
筆者認為,這是歐美管理工程師很成功的地方。歐美的理念是把那些最適合做工程師的人挑選出來,給他們條件,讓他們安安心心在同一個位置上干一輩子,往專家的方向發展。這點可能是值得中國的經理們思考的。工程師從事的是腦力勞動,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個高手可以頂十個新手,這個說法用在工程師上一點不夸張。如果一個中小型企業能有三五個專家非常穩定地長期坐鎮,這個企業可以很多年不需要招聘新人。
技術人員頻繁的進出對于企業來說成本其實是很高的,因為那些沒能拿到”終身”職位的基本上都會離開,所以各公司的技術部門唱主角的基本上就是這些拿”終身”職位的工程師。對他們的管理,叢林法則就不合適了。
-
pcb
+關注
關注
4319文章
23081瀏覽量
397525 -
電路板
+關注
關注
140文章
4952瀏覽量
97694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69瀏覽量
68504
原文標題:對比國內工程師,歐美工程師是怎樣工作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dianyuankaifa,微信公眾號:電源研發精英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