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工智能(AI)、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也在不斷加速。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和瞬息萬變的市場,保險業不僅要積極應變、擁抱新技術,更要把技術植入業務基因中,來更好地滿足業務需求,即用科技打造數字競爭力。
而保險業務的網絡化和數字化,也使得保險公司的業務日益呈現出大容量、高并發、管理復雜等特點,這就對業務數據的存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數據存儲的高可靠與穩定性?數據處理速度如何能進一步提升?怎樣幫助管理者實現更加智能、便捷的數據管理?這些都成為保險行業亟須解決的難題。
中國人壽率先洞察行業趨勢,
以創新實現新突破
面對變化,轉身最迅速的往往是行業領軍者。創建于1949年的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是中國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以3.35萬億的資產規模連續15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行列。中國人壽2016年營業收入超過6963億元,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前三季度2.7億保單。
作為中國保險行業的領導者,中國人壽于2014年建成投產了上海卡園數據中心,形成了上海、北京的兩地三中心的數據中心布局,并且確定了全國數據大集中的建設思路。
中國人壽在數據集中和整合的過程中,伴隨互聯網+、智能移動終端,基礎設施等的數量大量增加,促使原始的“煙囪式”建設和維護模式必須轉變為對各類基礎設施更專業的維護、資源更充分的共享;也逐步顯現出原有數據中心在機房空間和電力供應上的瓶頸。
中國人壽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洞察未來海量數據發展趨勢,認為在海量存儲容量和越來越高的性能體驗需求下,SSD固態存儲介質將必然成為數據存儲的發展方向。
自2014年開始,中國人壽就開始在固態全閃存領域進行創新探索,逐步研究、測試、試用、生產,SSD介質比例從10%、20%、30%穩步提升,至2018年,經過4年技術儲備和生產實踐檢驗,中國人壽數據中心實現了存儲從機械介質到全閃存介質的轉變。
全閃存的使用,為中國人壽提升客戶體驗、擴大業務增長點建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同時全閃存介質實現了存儲密度的提升和能耗的下降,在需求側降低了空間、電力的實際需求,使數據中心現有資源支撐更多業務成為可能。
華為以客戶為中心,
將技術創新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華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儲自2016年開始為中國人壽數據中心提供閃存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憑借華為存儲全閃存解決方案“6個9”的高穩定性,為中國人壽提供了穩定、可靠,且具備超強IOPS、雙活、高容災等能力的數據存儲、分析、管理的平臺。
?超強IOPS能力,助中國人壽輕松應對業務高峰
華為全閃存存儲的超強IOPS能力幫助中國人壽輕松應對包括每年“開門紅”在內的持續業務高峰。在200%提升現有存儲性能的同時,900G和1.8T SSD盤的使用,使之前通過300G 15k盤堆積性能帶來的大量空間和電力的消耗減少了約60%~80%,原本5個標準機柜的高端存儲,縮減為1個標準機柜。
?HyperMetro技術,助中國人壽業務持續演進
基于華為HyperMetro技術,為中國人壽提供了包括SAN和NAS在內的一體化的雙活能力,并已成功部署于承保、理賠、ERP精算、萬能等核心業務系統。
與此同時,在中國人壽全閃存轉型的過程中,華為OceanStor 18000高端系列存儲的五大融合能力,尤其是HDD和SSD的融合、SAN和NAS的融合,為其分批次、漸進式、可持續的閃存演進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撐。
?兩地三中心架構,全面提升容災可靠性
位于北京稻香湖中國人壽科技園數據中心的建設投產,對于兩地三中心的高容災可靠性架構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華為OceanStor 18000高端存儲“本地雙活高可用+同城遠程復制+異地容災”的架構,不僅保證了主“生產中心”堅如磐石的業務連續性,還進一步加強了系統性和地域性災難的抵御能力。
創新性技術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檢驗,自2016年起,華為OceanStor 18000高端存儲的全閃存技術經歷了中國人壽海量業務壓力的考驗,在3年的時間內全面展現了高性能、高質量、高穩定的特性。
同期,華為與中國人壽還展開了全方位戰略合作和聯合創新,通過拉通設備、系統、開發、運維等多個部門,實現更貼近中國人壽實際情況的、整體端到端的方案設計,將更好地支撐其未來技術架構的演進,從而制定更符合客戶自身發展的先進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將新技術變現為生產力,助力中國人壽在以技術引導業務創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實現更大的突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7瀏覽量
25154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298
原文標題:華為全閃存助力中國人壽數字化轉型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6ee649e83ee2,微信公眾號:華為云與計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