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2019年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能新專業建設資格。
隨著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和社會發展,人工智能必定會成為近年來最為熱門的專業之一,高中生可重點關注。
一、新開設人工智能的院校名單
2019年開設人工智能的院校包含:北航、北交大、電科大、同濟等重點院校。
二、人工智能學制四年屬工科
在首批獲得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資格的35所高校中,在京高校共4所,分別為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教育部的審批名單顯示,這些專業均屬于工學門類,修業年限為4年,并被特別標注為“新專業”。
另外,與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是,本次名單中還有101所高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96所高校新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50所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專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計劃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以計算機學院為承載學院,將聯合人工智能研究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大數據科學與腦機智能高精尖中心等單位進行整合,實施專業交叉培養模式。
有關老師介紹,北航人工智能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具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數學比重高。除了數學分析、概率、代數外,人工智能專業還設置了最優化方法及智能計算中的數學。其中智能計算中的數學講授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科專業核心問題,為學生建立數學與專業間的橋梁;其次,知識面寬泛。由于人工智能具有顯著的學科交叉特性,因此人工智能專業必修課中還包含了認知科學與控制科學相關課程。在必修課基礎上,人工智能專業將規劃大數據智能、智能交互、智能計算體系結構、社會網絡數據工程、統計機器學習等若干參考課程模塊,并鼓勵學生結合個人興趣與發展規劃,自主設計個性化的專業選修課程方案。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初定首批招生規模為60至100名本科生,未來還會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學院院長周志華表示,按照目前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寬口徑人才培養模式,150個學分中大約有60個學分是通識課,15個是畢業雙創課。
人工智能學院將采用全新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將會和一般的計算機專業有很大差別,除了為學生安排較強的數學基礎課程,幫助他們打牢基礎外,還將把人工智能專業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識匯集,建立一個全面的教育課程體系。
西安交通大學去年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學校從2017年就開始籌備人工智能本科生試驗班,并且成立了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工作組,完成了西安交大“2018版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按課程群分類設置,包括通識教育、數學與統計、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機器人等11個課程群,共開設64門課程,其中必修課程41門、選修課程23門(完成所需學分需選修其中12門)。
2018年,西安交大開始選拔第一批學生,“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正式成立,秋季第一批入學的本科生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50%左右通過高考招生選拔,50%左右通過校內新生選拔,在學習過程中施行動態管理與進出機制。最后選出55人作為新成立的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學院首批本科生。學院有關老師介紹,這55名學生分為兩個班,注重全面培養人工智能綜合基礎知識,在軟件和硬件方面會兼顧。
北京交通大學在本科生中已開設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多門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在本碩一體化體系中,研究生教學中已連續10余年開設人工智能基礎、知識工程、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核心課程。人工智能專業的課程體系已經具備雛形。
北交大人工智能專業將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應用技術北京市重點學科、“交通數據分析與挖掘”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醫學智能研究所等學科平臺,結合計算機學會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委會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師資隊伍進行專業建設,探索“人工智能+醫療”的復合專業建設新模式。
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增設人工智能專業。學校招辦副主任王進介紹,該專業通過自動化類招生。學生在大一結束后進行專業分流,預設3至4個班(100人左右)。
本科階段核心課程包括數理基礎、信息技術基礎、人文社科基礎、工程基礎、人工智能理論基礎等模塊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分為智能感知與認知和機器人與無人機系統兩個模塊。旨在培養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掌握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優良的專業綜合素質,具備信息獲取、傳遞、處理、決策及執行的完備知識體系,能從事人工智能理論研究、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研發、智能產品設計和人工智能系統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團隊精神和管理與協調大型工程項目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人工智能迎來春天,和人們生活緊密
專業人才的“量產”,是否會在幾年內造成人才過剩?人工智能專業未來的發展又將如何呢?
1、人工智能是國家戰略,可以滲透到各行各業
某就職于人工智能領域研究院的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目前是國家戰略,在這個指引下,不同于以往的計算機類的畢業生只能從事IT口的相關職業,未來人工智能的思路和意識是可以滲透進各個行業的。這些人才的就業面會是非常寬泛的。各個行業與人工智能形成合力是未來趨勢。每個行業中都要有能動手實現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的人。特別是下一階段5G的商用和普及,又有更多新的故事可以講。有可能再過一段時間,相關知識是每個人必備的素質。
2、人工智能的春天來了
3月底公布的2018年圖靈獎獲得者中,深度學習三巨頭Geoffrey Hinton等獲獎。深度學習獲得了最高榮譽。三位獲獎者在業內被稱為“當代人工智能教父”,開創了深度神經網絡,而這項技術已經成為計算科學的關鍵部分,為深度學習算法的發展和應用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Geoffrey Hinton還提出新的神經網絡模型Capsule Network(膠囊網絡),試圖找到解決深度學習缺陷的新方法。這位71歲的老人熬過上世紀最冷的人工智能冬天,并且認定下一個“冬天”不會到來。Hinton認為,不會有人工智能的寒冬,因為人工智能已經在驅動著手機了。在過去人工智能并不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現在它已經是了。
3、人工智能與各領域的結合不斷加強
手機可能就是人工智能離我們最近的工具。用美顏相機拍一張美美的自拍照,“刷臉”解鎖手機、指紋支付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范疇。人工智能與各領域的結合也不斷加強,推動了許多新興學科領域的研究發展。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進入新階段。
相關理論和知識體系日漸成熟,技術應用逐漸走出實驗室,與各類傳統產業發生深度聯系。比如人工智能+醫療。以肺結節輔助診斷為例,通過大數據的學習,人工智能可以對肺結節CT影像進行智能檢測與識別,將探查到的疑似結節標記出來,既可以代替醫療人員進行重復的機械性工作、提高效率,也能幫助醫生提高診斷的準確度。
近年來,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的融合及計算能力的提升使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人類社會從信息化時代走向智能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或即將促進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教育、傳媒、法律、醫療、家居、農業、汽車、環境等行業的升級重構。
四、專業人才儲備不再“頭痛醫頭”
因為之前沒有“人工智能”這個本科專業,高校無法批量培養,而人工智能行業在迅猛發展,目前的從業者大多來自計算機、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原有的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與現階段技術發展脫節、課程設置過于基礎和陳舊,在實際工作中愈加明顯。與此同時,社會上面向在職人員、高校學生的培訓班提高班,以“快餐”知識形式把人工智能的技術、基礎理論,特別是動手實踐的一些任務拿來進行培訓,結果是課程缺乏大學通常應有的知識體系系統的完整性連貫性,屬于“頭痛醫頭”的層次。
1、缺口大,人才培養和行業發展同步
就職于國內某知名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的李柯(化名)表示,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的人才缺口目前很大,專業人才培養需要與目前行業發展同步。首批35所院校增設人工智能專業,也是證明了對相關領域的關注和重視。高校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對于增加人才儲備,提升全民意識,會有積極的幫助,讓大家更認同技術所能創造的價值。數理基礎過硬、計算機思維全面,編程動手能力強,思路開闊,對于新事物有極強好奇心,具備全面的分析問題、歸納思路、通過技術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是人工智能業內人士對未來這個專業畢業生的期待。
2、人工智能專業需要非常好的數理基礎
李柯表示,人工智能專業需要跨多學科領域的知識,需要有很好的數理基礎功底,對統計學、概率論等知識需要有很好的理解,同時對于計算機系統、算法也需要有很好的基礎素養。
另外,由于這個專業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更多更新的技術跟蹤實現也要有良好的英語閱讀的功底。有碩士或博士的經歷和錘煉會更容易在領域內獲得好的發展。
3、互聯網巨頭公司對該專業需求量巨大
目前如BAT、華為等為首的巨頭,以及大疆、商湯等一系列新興獨角獸企業,對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巨大。相關行業新人通常是國內名校的計算機系、電子信息系的優秀博士、碩士。他們也是各家爭奪的重點。每年的畢業生搶人大戰很激烈。
碩士起薪在25萬至35萬年薪,博士會更高,個別優秀博士可以到50萬至100萬年薪不等。另外這個行業里從業3年至5年的優秀人才,也能夠獲得60萬至100萬左右水平的年薪。崗位通常是研發崗。這類崗位壓力大,對技術跟蹤和實現需要有較強能力,同時對于實際任務中的難題解決,理論結合實際要求很高。
五、互聯網大佬鐘愛人工智能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云、馬化騰、雷軍、李彥宏、沈向洋等互聯網大佬紛紛參加。并針對人工智能發表自己看法,一起來看看。
全新未來智能體驗
(人工智能大會主會場,馬云、馬化騰、雷軍、李彥宏、沈向洋等發言)
馬 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人工智能的力量需要尊重,但人類有愛,這是機器無法企及的。”
我們不能用過去的方式去解決未來的問題,一定要相信人類的智慧。我的理解是,人工智能,這是人類認識未來世界、認識自我、甚至重新定義自我的一種方式。
馬化騰(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很可能變成一把“萬能鑰匙”。它能夠釋放過去所有人類技術和工具的潛能,也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挑戰。
李彥宏(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現代化就是AI化。未來,任何企業都不可以說自己與AI無關。
雷 軍(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不管走到哪里,所有巨頭都在討論人工智能。”
潘云鶴(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
“經過60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已進入2.0時代。”
劉慶峰(科大訊飛創始人)
現場的翻譯神器還有更多“手足”
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升和運用需要全球合作開發。下一步需要從三個方面實現突破:首先,算法的突破;第二,充分結合腦科學研究;第三,實現人機耦合。
羅杰·瑞迪(圖靈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工智能的資源是每個人都能用的,接下來的50到100年間,實時語音翻譯等AI技術將為更多人的生活、工作給予幫助。”
本文部分信息來源于:文匯報.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全球AI大咖云集,精華語錄在這里.2018-09-17
六、人工智能工資高到無法想象
2018年11月20日,一篇關于人工智能的報道火了。人工智能(AI)人才薪水之高、漲幅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文中這樣講述目前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稀缺:
一年前,針對AI領域的應屆畢業生,碩士生約能拿到30萬元的年薪,博士生則高達50萬元。2018年,薪水行情仍在蹭蹭上漲。
有企業給應屆生的薪水拔高了10%~20%;也有企業上漲幅度更大,尤其是給博士生的薪水從去年的50萬元年薪倏地躥到80萬元;也有準備布局AI領域的新銳企業,雖然還沒考慮好具體的價位,但是打算花高價從互聯網巨頭處搶奪人才。
該報道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企業并不直接去招聘會現場招募AI人才,因為太搶手了,這些人基本都不用去招聘會:
即使是AI專業的應屆生,也完全不需要大費周章來現場找工作,企業會早早通過導師或實驗室找到他們;而對那些有經驗的研發人才,獵頭會主動上門聯系。
在經驗豐富的人才稀缺的背景下,應屆博士生相對于碩士生而言,更是“香餑餑”。他們大多已經跟隨導師做過相關的項目,并因此積累了一定的AI技術和經驗,因而很受企業的歡迎。
有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他還不清楚如果招AI人才,具體要開多少價位。但他確定的是,這些人才看重的不僅僅是薪酬,還看重平臺和穩定的前景等。他們要搶人的話,只能開價更高。
這么好、這么火的專業,考生們有福了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14瀏覽量
238625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3瀏覽量
137462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03瀏覽量
121200
原文標題:35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為啥它這么火?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