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基于大數據精準分析系統下的自適應學習研究的討論會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成功舉辦。自2018年,華師大二附中啟動學生自適應學習課題研究,此次會議邀請了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泠沅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高明教授對課題進行論證指導。華師大二附中教務主任王平,科大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專家馮茂龍、個性化教學研發部教研專家王飛,上海市雙名工程攻關計劃王平基地學員以及華師大二附中數學教研組部份教師參加會議。
華師大二附中教務主任王平對課題做了介紹,他從課題的背景和研究的意義切入,闡明了本課題的四個目標,包括:探求教學過程中有效數據采集方法,探求以數據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新范式,探求以數據為基礎的教學評價新體系,以及探究自適應學習的構建方式。他表示,基于本校大數據精準分析系統對數據價值的挖掘,學校將細致精確地譜畫學生認知能力的知識圖譜,開展可行性分析。
華東師大二附中王平主任
科大訊飛吳婷婷為與會的老師詳細介紹了大數據分析系統并進行了操作演示。她表示,通過對日常考試過程中動態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系統將針對學生的薄弱知識點推送個性化習題,實現針對性練習和精準輔導,讓減負增效成為現實。
科大訊飛吳婷婷進行演示操作
科大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專家馮茂龍在題為“人工智能+大數據助力區校教學質量提升應用實踐”的報告中表示,訊飛主要從教學過程化數據記錄與分析,大數據精準教學以及校本/區本資源建設生態等層面實現精準教與個性學。他介紹說,在教學過程中會生成大量數據,一方面,通過深度挖掘這些數據的價值,教師可全面掌握學生學情,預設教學重難點,實現基于學生常態化學情的精準診斷分析和優質資源推薦,全面提升教學效率與傳統課堂教學容量;另一方面,基于校內日常學業數據分析,教師可定位學生薄弱知識點,為每位學生定制一套專屬個性化學習方案,通過難度匹配與作業量調節,以期達到主動學習、減負增效的價值。此外,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學校對歷年考題、名校試卷、通用教輔等進行智能高效的加工,打造出校本資源庫,有助于精準教與個性學切實落地。
科大訊飛教育技術研究院專家馮茂龍
科大訊飛個性化教學研發部教研專家王飛介紹說,訊飛高階題庫的標簽體系包括難度、適配學段、適配年齡等版塊,能快速定位教師與學生需求。他表示,標簽有助于對基礎知識體系和考點進行解構與分析,刻畫基礎知識與命題點特征,輔助學生高效快速地理解知識點。
科大訊飛個性化教學研發部教研專家王飛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泠沅教授在點評環節中表示,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利用大數據建模,以此助力建準教學是目前的趨勢。他表示,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實現自適應學習,需要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進行貼標簽,這主要是從四個方面著手,包括:錯因的分析和分類;精準分析;自適應學習方式,即學生在教師和機器的幫助下實現自適應學習;以及精準推題。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泠沅教授
華東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高明則表示,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研究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是不同于實驗研究、理論研究和計算機仿真研究的一種新范式。隨著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教育行業積累了海量的、異構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數據,特別是實態的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數據,作為時代的新能源,無論是精準教學還是個性學習,都需要深度挖掘數據中的價值,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
華東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高明
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未來,依托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因材施教”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有了成真的可能。在因材施教的道路上,華師大二附中將繼續攜手科大訊飛,讓自適應學習深入教研、備課、授課、作業、評價、反饋、輔導、自主學習、推送等各個環節,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未來。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39文章
6131瀏覽量
113727 -
科大訊飛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04瀏覽量
61309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4瀏覽量
137497
原文標題:華師大二附中成功舉辦自適應學習研究討論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iflytek-edu,微信公眾號:科大訊飛智慧教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