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立整整 10 年之后,Uber 終于實現了 IPO,但開局有些苦澀。
美國時間 5 月 10 日,網約車車鼻祖 Uber 在紐交所以 UBER 的代碼正式上市。上午 11 點 50 分,Uber 開盤報 42 美元,較 45 美元發行價下跌超 6%,后股價跌幅一度達到 8.8%。雖盤中跌幅有所收窄,但一直未達到 45 美元。最終,Uber 首日報收 41.57 美元,跌幅 7.62%。據彭博社統計,截至收盤,Uber 市值跌至 697 億美元,較去年最后私募融資時的估值 760 億美元有明顯縮水。
在上市前一天,Uber 確定了 IPO 發行價為 45 美元,募集資金 81 億美元。財經媒體 CNBC 指出,這一發行價代表 Uber 估值接近 754 億美元,承銷商充分行權后的估值為 824 億美元。這一估值明顯小于去年其 IPO 主承銷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暗示的 1200 億美元。
不過 81 億美元的融資規模依然讓其成為今年以來美股最大規模的 IPO,也是 2014 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美股 IPO。
在 Lyft 上市之時,不少分析認為,Lyft 上市可能為將要上市的超大型初創公司打下前站,尤其是 Uber、滴滴出行等同一模式的出行公司,Lyft 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為后來者刺探了資本市場的價格。
作為 Uber 在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Lyft 自 3 月底上市以來,目前股價已經跌去 29%。如今,Uber 以低于此前預期的價格進行上市,也印證了這一分析。
對此,Uber 首席執行官 ?Dara Khosrowshahi? 在上市首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Lyft 上市后的股價表現“讓我們更加保守。”而 Uber 首席財務官 Nelson Chai 在公司 IPO 后接受美國財經媒體 CNBC 采訪時表示“這是艱難的一天”。
三年虧掉 34 億美元,今年繼續擴大
在過去三年時間里,Uber 作為非上市公司披露了部分財務數據,而在此次 IPO 前,Uber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招股書則詳細披露了其營收、用戶數和股權結構等關鍵信息。
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Uber 總資產為 239.88 億美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為 64.06 億美元,而公司總負債達 171.96 億美元。
Uber 的主要業務組成為:網約車、外賣、貨運、Uber for Business 業務、無人駕駛汽車、金融產品業務及其他技術服務。
現階段,Uber 的營收主要來源為網約車、外賣和其他業務。
其中網約車項目是 Uber 的核心,2018 年網約車業務為公司帶來 91.8 億美元收入,占比超過 80%。Uber 的外賣收益漲幅較快,2018 年,Uber 外賣業務收益為 15 億美元,較 2017 年上漲 149%。
作為曾經“不賺錢”公司的代表,招股書顯示 Uber 在 2016-2018 的三年時間中共虧損了 34 億美元。其中,2016 年營業收入 38.45 億美元,凈虧損 3.7 億美元;2017 年營業收入 79.32 億美元,凈虧損 40.33 億美元;2018 年營業收入 112.7 億美元,實現了首次盈利,凈利潤為 9.97 億美元。需要注意的是,2018 年,公司出售了在俄羅斯與東南亞的部分業務和投資,這部分收入為總營收貢獻了 36.8 億美元,成為 2018 年盈利的關鍵。
在接受 CNBC 采訪時,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表示,他計劃 2019 年該公司虧損將達到頂峰。近日,Lyft 在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報中也同樣表示,2019 年將是該公司大幅虧損的一年。
研發投入方面,自動駕駛是大頭。
招股書顯示,過去 3 年時間里,Uber 研發費用一直保持在支出的 10% 左右。2016-2018 年的總研發支出分別為:8.6 億美元、12 億美元、15 億美元。
(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為研發包括無人駕駛在內的前沿技術,Uber 于 2015 年成立了 Advanced Technologies Goup(ATG),并持續投入了大量研發費用。2018 年,Uber 在 ATG 以及其他技術研發上的支出達到 4.57 億美元,占全年研發支出 30% 左右。
下一個泡沫近了嗎?
作為 2019 年規模最大 IPO,盡管發行價格不及此前預估,但近 700 億的市值證明 Uber 依然是一艘龐大的商業巨輪。
盈利問題自然也是外界關心和質疑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網約車業務增速放緩、競爭對手 Lyft 來勢洶洶,同時無人駕駛業務商用遙遙無期的情況下。
(來源:紐約時報)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在公司虧損的情況下進行 IPO 上市是一個相當常規的情況,數據指出,從 1995 年以來,各大互聯網、科技公司中,Uber 在 IPO 前的虧損幅度是最大的,緊隨其后的則是同樣依靠網約車起家的 Lyft。
隨著后續 Slack、WeWork 和 Palantir 等獨角獸公司可能也選擇在今年上市,再加上之前的 Lyft 和 Pinterest,科技獨角獸公司集中上市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 2000 年的那一場互聯網泡沫。時隔 20 年,科技公司集中上市的 2019 年是否存在泡沫破裂的風險?這是一個討論已久的問題。
不過相比之下,近兩年加入到 IPO 熱潮中的科技公司要“成熟”得多。紐約時報在報道中對 1995 年以后上市的數十家科技公司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從 1995 到 2005 的十年時間里,亞馬遜、網景、Pets.com 以及 Google 等公司在上市前平均成立時間僅為 3 年。
從 2010 到 2017 年,科技公司上市前到平均成立時間延長到了 10 年,這其中包括特斯拉、Facebook、Twitter 等。
(來源:紐約時報)
在近兩年上市的公司里,上市前公司成立的平均時間達到了 11 年,比互聯網先驅們的時間多了近 3 倍。這也表明,在今年出現的 IPO 熱潮中,科技公司在上市前能有更加充分的準備時間。
雖然在追求業務高速擴張的驅動下,多數公司在 IPO 前都未能實現盈利,但非上市公司能夠避開廣大投資者的干擾,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業務和技術上,建立公司更加長期的商業模式。同時,非上市公司能夠避開上市帶來的更加嚴格的法規監管。
根據 CB Insight 的一份統計數據,2019 年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平均市值約為 96 億美元,他們的市值總和在今年年底有望突破 1500 以美元。
不過,后續的科技公司在上市時可能難以避開股價低迷的陣痛。前有 Lyft 作為今年獨角獸公司上市的排頭兵,不到一個半月時間里市值已縮水近 3 成。如今又有 Uber 以接近招股區間底部的價格上市,這種保守做法不僅沒能帶來股價上漲,反而繼續暴跌。
再看看 Slack、WeWork、Palantir 這三家準備在虧損中上市的獨角獸公司,若后續 Uber 無法扭轉頹勢,股價低迷的陰影恐將難以避免地蔓延到它們頭上。
-
ipo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12瀏覽量
32604 -
Uber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1瀏覽量
36276 -
網約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2瀏覽量
11391
原文標題:開盤即破發!Uber 流血上市,市值跌破 700 億美元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