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racle在中國員工大會上,宣布將對中國區研發中心進行裁員,甲骨文中國區研發中心首批確認裁員約900人。
不出所料,很多甲骨文員工都收到了HR的約談。
并被告知:“5月22日之前,簽訂協議離職的能拿到N+6的補償,而在5月22日到6月7日之前簽字,將只有N+1的補償,6月7日之后的員工,將只有N的賠償。”
被裁掉的工程師平均年齡為37歲,中年被裁不僅找工作困難,作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中年人,又該如何面對一家老小?
被裁員,看起來很值得同情,但是很多人卻對被裁的Oracle員工、乃至對于整個Oracle都不太能同情起來。
為什么呢?
那就從Oracle公司本尊來談談吧。
僵化的中年公司
1977年創立的Oracle,曾經是數據庫中的“絕對寡頭”。
鼎盛時期的它,是僅次于微軟的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
而進入中國的Oracle,在招開發人員時,曾經“必須是清華北大上交復旦和北郵五所學校讀過本科才能進,但是同時得有碩士學歷。”
那些年,Oracle“俘獲”了世界上所有行業的用戶;
那些年,《財富》100強中的98家公司都在用Oracle。
那些年,Oracle亦是第一個跨越整個產品線(數據庫、業務應用軟件、應用軟件開發與決策支持工具)的公司。
但是據CSDN采訪業內人士得知,Oracle這十年來,在國內市場愈加不景氣。
該業內人士認為,導致其敗走中國的原因中,一方面是Oracle在技術方面迭代較慢,在云數據庫方面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力,因此業績下滑較多。
另一方面則因中國國產技術產品成長較快,擠壓到了Oracle,如阿里云數據庫、華為云數據庫都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創新,因此業績下滑是必然。
果然是西方不亮東方亮,在Oracle燈光漸滅的過程中,國內數據庫唰唰唰地亮起了華燈。
這期間,最著名的事件之一便是阿里的“去IOE”。
阿里“去IOE”
所謂“去IOE”,即“在阿里的IT架構中,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代之以自己在開源軟件基礎上開發的系統。”
據淺黑科技報道,“2009年,阿里巴巴的OracleRAC集群節點數達到了創記錄的20個,亞洲第一。”
但是,彼時會使用Oracle數據庫系統的數據庫管理員,卻少得可憐。
而且這些Oracle集群組,一周總有那么幾次“不想干活”,一出岔子就讓阿里的工程師“禿發搔更短”。
要知道,Oracle集群組撂挑子,那可絕對不是呼喚客服就可以解決的,因為有時差。
這時,一個叫王堅的男人,來到了馬云身邊。
后邊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阿里做出來了阿里云,成功打贏“去IOE化”攻堅戰,終于不再受人掣肘。
而此時的Oracle,可謂禍不單行:在海外,Oracle也面臨了AWS和Azure的巨大沖擊。
巨杉數據庫聯合創始人王濤在接受CSDN采訪時曾表示:
“過去很多原本使用Oracle、MySQL的企業已經轉用國內的數據庫,這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是未來時,而是現在時。
在2017年的Gartner年度數據庫推薦報告中,我們中國的數據庫首次入選,包括阿里云、巨杉數據庫SequoiaDB、以及南大通用GBase等,都是已經在商業化市場中證明了自己的,雖然大家的路線不同,但是通過扎實的自研也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當下Oracle在國內云混戰中的角色
就在今天(5月10日)下午,阿里云數據庫產品總監曹偉(花名鳴嵩)發朋友圈喊話稱:
“阿里云POLARDB提供一鍵數據庫遷移服務,如果現在想遷移過來(特別是Oracle數據庫用戶),我們的團隊always stand by!”
很快便有人回復:“想遷,私聊!”
圖源自獵云網
阿里云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也激發了百度云、騰訊云、華為云的“眾云混戰”。
CSDN 2018-2019中國開發者調查報告顯示:在2018到2109年之間,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和百度云,均在國內云市場前五名,其中阿里云以67%的絕對優勢,超越騰訊云拔得“云頭籌”。
而這里面并沒有看到前輩Oracle的影子。
因為,Oracle自己的云平臺并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它更多是通過Oracle數據庫、以及MySQL來曲線占領云市場。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個云廠商都推出自己的關系型數據庫產品,Oracle本就微弱的地位,也會被進一步壓縮。
這樣的場景,和諾基亞何其相似,起起落落本是歷史規律,可因為自己的不作為,而讓員工遭殃,著實讓人恨其不爭。
Oracle,回望歷史,欠下的課程,何時可以補上呢?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816瀏覽量
64470 -
Oracle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9瀏覽量
35144 -
阿里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962瀏覽量
43101
原文標題:Oracle 痛裁程序員,阿里云坐收漁翁利?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world,微信公眾號:嵌入式資訊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