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作為生物體內最有力的防御屏障,監測細胞和組織的健康狀況,識別外源入侵物(如病毒、細菌、微小生物等),執行免疫清除任務,確保生命體安穩的運轉。然而,在免疫系統成功解除外源入侵威脅的同時,參與體內藥物運輸的納米載體同樣會受到免疫系統的干預,導致藥物運輸障礙。因此,如何幫助納米載體逃脫機體的免疫清除,延長在生物內的循環時間,已成科研人員的一個研究方向。
天然紅細胞可以自由順暢的穿梭于血管及各個組織器官之間,而沒有遭到免疫攻擊,主要由于紅細胞膜表面分布著大量的穿膜蛋白(CD47)用于通過免疫系統的識別??蒲腥藛T受此啟發,使用天然紅細胞膜功能化納米載體的表面。首先將天然紅細胞膜分離囊泡化,借助物理擠出、超聲融合、微流體加工等手段實現天然紅細胞膜在多種納米載體表面的重構(圖1)。經紅細胞膜偽裝的納米載體,利用細胞膜復雜的生物成分和功能,成功的“欺騙”機體免疫系統使其視為非入侵源,順利通過免疫識別,延長在血液中的循環時間,提升病變部位的給藥效率。研究還發現,紅細胞膜偽涂層不僅能幫助藥物載體延長血液循環時間,還能提高其生物相容性,降低在內臟器官中的富集和毒副作用。隨后基于紅細胞膜偽裝材料的研究,科研人員又開發了一系列基于血小板膜、巨噬細胞膜、干細胞膜、癌細胞膜及細菌膜偽裝的藥物載體,這些新型藥物載體在功能上更為多樣化,兼顧血液內長循環和藥物負載的功能,又集成了主動靶向、免疫抗原、生物防污、清除血液毒素等特性,提升了納米藥物載體在腫瘤診斷與治療中的應用潛能。
中科國學院化學研究所李峻柏研究員課題組發展了一系列基于細胞膜偽裝的納米載體,顯著改善藥物分子在體內的遞送效率及腫瘤的光治療效果。近期,該課題組根據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促使其它學科的科研人員更深入的了解并推動該領域與其它學科的交叉,近期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發表了的綜述文章“Cell membranes-Covered Nanoparticles as Biomaterials”。該文章分類總結了細胞膜偽裝的納米載體的研究進展,闡釋人工合成納米藥物載體與天然細胞膜相結合的優勢與重要性,展望了細胞膜偽的納米載體在未來臨床醫學中的應用潛能。
-
納米
+關注
關注
2文章
697瀏覽量
37032 -
免疫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7304
原文標題:細胞膜偽裝技術有助于載藥體系規避免疫系統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